山西遊記(上)

“地上三千年看山西,地下三千年看陝西”,作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山西境內擁有眾多歷史悠久的名勝古蹟;“人說山西好風光,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呂梁”,山西大地上也不乏壯美的自然景觀。

我和山西還有著一段特殊的情結,知青生涯的最後三年,我一直在山西跑供銷,先後到過太原、大同、長治、運城等城市。如今半個世紀過去了,常常會有一種故地重遊的衝動。為此,2018年秋,在夫人的支援和陪同下,踏上了山西全景八日遊的行程。

山西遊記(上)

9月24日上午,我們來到了位於山西忻州市的五臺山,五臺山被稱為“金五臺”,位居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相傳是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並非一座山,它是坐落於“華北屋脊”之上的五座山峰,分別為東臺望海峰,南臺錦繡峰,中臺翠巖峰,西臺掛月峰,北臺葉鬥峰。因為五峰如五根擎天巨柱,抜地崛起,巍然矗立,峰頂平坦如臺,故名五臺。

五臺山是中國唯一一個青廟(漢傳佛教)黃廟(藏傳佛教)交相輝映的佛教道場,現存宗教活動場所共86處,其中有相當多的是敇建寺廟,歷代有多位皇帝前來參拜過。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目前五臺山有大大小小的寺廟300多個,其中有名的寺院就有47個。我們遊覽了其中的塔院寺、顯通寺、萬佛寺、鎮海寺和廣濟寺。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所到的每個寺廟都是香火鼎盛,許願的、還願的、祈福的人群絡繹不絕。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五臺山是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共存的佛教道場,圖中青衣僧和黃衣僧相偕同行。

山西遊記(上)

五臺山是中國佛教寺廟建築的集大成處,歷代修建的寺廟鱗次櫛比、佛塔摩天、殿宇巍峨、金璧輝煌。這些規模宏大的寺廟古建築群,反映了自隋唐以來中國各個時期佛教建築文化,是研究中國古代佛教建築藝術的活標本,在中國乃至世界建築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五臺山為中國十大名山之一,有“華北屋脊”之稱,在大巴沿著盤山道下山時,沿途層巒疊嶂,峰嶺交錯,挺抜壯麗,特別是遠眺山峰的臺頂,如臺似鏡、蒸雲浴日,還有寺廟建築時隱時現,一派詩情畫意。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山西晉北旅遊以佛教文化為特色,昨天剛遊覽了五臺山,今天又領略了三個見證山西燦爛文化的佛教建築。

山西遊記(上)

首先是位於山西朔州應縣佛宮寺內的應縣木塔。該塔正名為釋迦塔,建於遼清寧二年,因據傳塔內供奉著兩顆釋迦牟尼舍利而得名,是我國現存最古老一座木結構塔式建築。塔高67。31米,五層六簷,各層夾設暗層,實為九層。塔底層直徑30餘米,呈平面八角形,純木結構,無釘無鉚,全塔共用54種斗拱。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進入景區山門,整座木塔赫然在目,原來這裡屬於前塔後殿佈局,木塔位於山門和大殿之間。木塔雖然陳舊不堪,但是仍然顯得挺抜巍峨。踏進塔內底層,灰暗的光線中,仍可觀察到高十餘米的釋迦牟尼像及內壁上的六幅如來像。二層以上裝有木質樓梯,本可供遊人逐級登塔遊覽的,只是為了保護千年古塔和遊客的安全,早已經不對外開放了。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走出木塔,對面有一座高大的如來佛像,座下是一個巨大的蓮花臺,這蓮花臺則有八名金剛般的力士扛著。這八名力士個個顯得力挺千鈞,形象生動逼真。這就是景區裡的著名景點之一的蓮花臺下八力士。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遼代古蹟儲存下來的不多,像這樣的千年古塔更是彌足珍貴。

山西遊記(上)

接著來到了被稱為把力學、美學和宗教盡善盡美地融合在一起的懸空寺。懸空寺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恆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峭壁間,建於1400多年前的北魏年間,是我國僅存的佛道儒三家合一的獨特寺廟。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懸空寺以險、奇、巧著稱。險指選址之險,它建於恆山金龍峽的峭壁間,就象憑空掛在或貼在刀削般的峭壁上;奇指建築之奇,“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在當時沒有鋼筋水泥的條件下,能夠建成如此奇妙的建築,簡直是難以置信的奇蹟;巧指結構之巧,整個建築以半插橫樑為基礎,藉助岩石的託扶,迴廊欄杆、上下樑柱左右緊密相連,形成一個整體緊湊的框架木質結構,巧妙地運用了力學原理。為此懸空寺曾經被評為世界十大不穩定建築。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雖然在電視節目中看過懸空寺的介紹,但是身臨其境後,還是被深深地震撼了。

時值正午,陽光特別強烈。我們來到了懸空寺下的峭壁前,一塊立著的岩石上的“壯觀”兩個字特別醒目,因為壯字還多了一點。據傳這是詩仙李白所書,由於李白認為壯觀兩字,還不足以形容懸空寺的了不起,所以又特地多加了一個點。是啊,這一巧奪天工的神奇建築的確是難以用任何詞彙來形容和表達的。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出於安全考慮,景區不建議遊客進懸空寺內遊覽。我和夫人順著臺階,走到寺門的鐵柵前,近距離的觀賞了這座小巧玲瓏、小中見大、佈局緊湊、錯落相依的建築。之後又從另一小道折返,在半山腰找到了觀賞拍攝懸空寺全貌的最佳位置。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第三個遊覽的是位於大同西郊武周山南麓的雲崗石窟。雲崗石窟依山開鑿,東西延綿一公里,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洞龕252個,石雕造緣51000軀。該窟建於北魏時期,距今已有1500年曆史。它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進入景區後,我們由東向西逐一遊覽。由於年代久遠、風化嚴重,大多數洞窟存在不安全因素,因此對外開放的洞窟其實屈指可數。

第一第二窟為雙窟,佛像大都剝蝕,一窟只有東壁下部有少數幾尊仍較為完整。二窟中央為一方形三層柱塔,每層四面刻有樓閣式佛龕。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第三窟是雲崗最大的石窟,分為前後室,前室上部中間鑿出一個彌勒窟室,左右鑿出一對三層方塔。後室南面西側雕刻有面貌圓潤、肌肉豐滿、花冠精細、衣紋流暢的三尊造像,為一佛二菩薩雕像。本尊坐佛高約10米,兩菩薩立像各高6。2米,這些雕像體態自然,面容豐滿、神態豐富。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第五窟門為一座四層木式閣樓,拱門兩側,刻有二佛對坐菩提樹浮雕。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第五窟又被稱為彌勒佛洞,是雲崗石窟中期開鑿的一個比較成熟的洞窟。該洞窟屬皇家投資,現存大小佛像2300餘尊,每一尊都雕飾精美。

洞窟內主像釋迦牟尼像高17米,膝上可站100餘人,中指長2。3米,兩膝之間距離14。3米,堪稱雲崗石窟的萬佛之冠。相傳此佛是北魏孝文帝為其父親獻文帝所雕塑。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再往西走,前面是“西巖絕唱”和“西天梵音”兩塊石碑,遊覽就到此結束了,因為前面都是不開放的石窟。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遊覽了晉北三大佛教建築後,我們來到了雁門關。雁門關位於山西忻州代縣北,素有中華第一關之稱,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

在下大巴換乘景區小交通之際,天空中有一群大雁排成人字形從北方飛來。原來由於雁門關兩山對峙,形如鬧門,因此成為大雁南下北歸的主要通道之一,雁門關也因此而得名。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雁門關隨山勢而建,城牆南端與關城的東西兩翼相連,向北沿著山脊伸到谷底合圍。合圍後建有城門,城門外築有3道大石牆和25道小石牆,起到屏障作用。在關城以西建有鐵里門,兩關之間用石壘長城相連,並建造了敵樓和烽火臺,從而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防禦系統。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雁門關有東、西二門,皆以巨磚疊砌,過雁穿雲,氣度軒昂,門額分別 雕嵌“天險”、“地利”二匾。東西二門上曾建有城樓,內塑楊家將群像。東城門外還建有戰國名將李牧祠碑。但是可惜均在日本侵華時焚於戰火。城門兩側“三關衝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的對聯也已被損。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我和夫人一口氣登上了城牆的最頂端,這裡依山傍險、雄關似鐵。不遠處有一條五千多米長磚砌的外長城,它就是明代建造的白草口長城,是我國儲存最好的長城段之一。再極目遠眺,又看到了四周山頭逶迤起伏的土長城,但大部分已經成了斷垣殘壁。東面的盡頭,應該是著名的平型關。此時此刻,不由得觸景生情,耳邊彷彿聽到了冷兵器時代金戈鐵馬的廝殺聲;眼前似乎浮現起抗戰時期平型關戰場上的滾滾硝煙。

雁門關,你雖然早已經不是祖國的北部屏障,但是你仍然彰顯著中華民族拒敵於國門之外,誓死捍衛國家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永遠值得每一箇中國人紀念和遊覽。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

山西遊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