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百家哲理寓言10則,簡練生動,寓意深刻,值得品讀

矛和盾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什麼

·神龜的智慧·

宋元君夜半而夢人被髮窺阿門,曰:“予自宰路之淵,予為清江使河伯之所,漁者餘且得予。”元君覺,使人佔之,曰:“有”。君曰:“令餘且會朝。”明日,餘且朝。君曰:“漁何得?”對曰:“且之網得白龜焉,其圓五尺。”。

——莊子《莊子·外物》

有一隻神龜被一個打魚人捉住了,就託夢給宋國國王宋元君。夜間,宋元君夢見了一個披頭散髮的人在門口探頭探腦地向裡窺視,並說:“我住在一個名叫宰路的深潭裡。我在替清江水神出使河伯居所時,被一個叫餘且的漁夫捉住了。”

宋元君早上醒來,找人占夢。占卜人說:“這是一隻神龜給大王託的夢。”宋元君問左右的人說:“有沒有一個叫餘且的漁夫?”左右回答說:“有。”於是,宋元君命令手下人找來餘且。

餘且來見宋元君。元君問他:“你打魚時捕撈到了什麼?”餘且說:“我捕到了一隻大白龜,龜的背圍足足有五尺長。”宋元君命令餘且將龜獻上。餘且不敢抗命,只得將捉到的白龜獻了出來。

宋元君得到神龜後,不知該怎麼處置,最後只好請占卜人來做決斷。占卜的結果是:“如果殺掉這隻龜,用它來占卜,一定大吉。”於是,宋元君命人將神龜殺死,剖空了它的腸肚,用龜殼進行占卜,結果一共卜了72次,竟然次次都靈驗。

孔子對這件事深有感慨地說:“這隻神龜有託夢給宋元君的本事,卻沒有逃脫餘且之網的本事。它的智慧能達到72次占卜次次靈驗的境地,卻不能避免自己被開腸剖肚的災禍。”

【慧言箴語】

有的時候,聰明也有受侷限的地方,智慧也有照應不到的事情。

·宋之富賈·

宋之富賈有監止者,與人爭買百金之璞玉,因佯失而毀之,負其百金,而理其毀瑕,得千鎰焉。

——韓非《韓非子·說林下》

宋國有個叫監止子的商人,很有經濟頭腦。

有一次,有人在大街上拍賣一塊玉石。監止子見那玉石晶瑩剔透,以他多年的經商經驗判斷,那是一塊上等玉石。於是,他也加入到了競買的行列。可是參與競買的人都很有錢,他認為自己得到玉石的機率很小。於是他動了動腦筋,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他從拍賣人的手中拿過玉石觀看,假裝不慎失手,將玉石掉在地上摔成了兩半。

眾人見玉石碎了,都惋惜不已,誰也不肯出錢買了,而這正合了監止子的心意。他照價賠償了一百金後,把碎玉石拿回了家。回去後,他精心雕琢,得到了一塊光彩熠熠的寶玉,賺得了千鎰,是他當時賠償價格的十倍。

【名家典籍】

韓非重要的著作有《孤憤》《解老》《喻老》《勢難》《說難》《定法》《五蠹》《顯學》等。

【慧言箴語】

有的時候,要想勝,須先敗,敗正是為了取勝;但要在勝敗之間穩操勝劵,必須有敗中見勝的眼光、以敗求勝的權謀和敗中取勝的智慧。

·拔苗助長·

宋人有憫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孟子《孟子·公孫丑上》

戰國時期,宋國有個農夫,以種田為生。又一年的春天來了,農夫辛勤地播種撒肥,種了一大片田。這個農夫是個急性子,剛播完種就三天兩頭地去地裡看。

莊稼慢慢長大了。有一天,農夫去田裡鋤草,鋤累了,就坐在田埂上休息起來。他坐下以後,往周圍一看才發現,自己家的秧苗要比別人家的矮一截。他想:我怎麼才能讓我的秧苗和別人家的一樣高呢?左思右想,他也沒想到什麼好主意,就垂頭喪氣地回家去了。為此,他愁得睡不好覺,吃不下飯。

第二天,他又扛著鋤頭來到田裡鋤草,忽然冒出了一個想法:把秧苗往上拔一拔不就變高了嗎?說幹就幹,他把鋤頭扔在一邊,彎腰一棵棵地拔起了秧苗,從這頭拔到那頭。炙熱的太陽曬得他大汗直流,他都顧不上擦,繼續埋頭拔苗。幹了整整一天,所有的秧苗都在他的幫助下“長高”了。

晚上他回家後,一看到妻子就興奮地說:“今天我真是累壞了!不過我可幹了一件好事。我把田裡的莊稼都拔高了。它們一下子就長高了很多,現在誰家的秧苗都比不上咱們家的高了!”妻子聽了大吃一驚,連話也顧不上說,就往田裡跑。妻子來到田裡一看,莊稼已經全都枯死了。

【慧言箴語】

每個事物的發展都有自己的客觀規律,人若不遵守這些規律,急功近利、急於求成,就只能失敗。

·畏影惡跡·

人有畏影惡跡而去走者,舉足愈數而跡愈多,走愈疾而影不離身,自以為尚遲,疾走不休,絕力而死。不知處陰以休影,處靜以息跡,愚亦甚矣!

——莊子《莊子·漁父》

有一個人,總是很討厭自己的影子。他覺得走在路上時,有個黑影跟著自己很恐怖。瞧瞧地上,自己每走一步,就留下一個腳印。他看到這些腳印也十分害怕。為此,他總想擺脫自己的影子和腳印。

有一天,他走在路上時,又想甩掉自己的影子和腳印,就加快了腳步。當他路過朋友家時,已經累得滿頭大汗了,就乾脆到朋友家裡坐坐,歇歇腳。他剛推開朋友家的門,就發現影子不見了。他鬆了一口氣,說:“這下好了。”

朋友見他慌張的樣子,以為出了什麼事,就問他:“你怎麼了。”他不好意思說實話,就說:“沒什麼,就是累了,來你這坐會兒。”他跟朋友聊了會兒天,休息了好半天,又見影子、腳印都沒有了,就準備起身回家。

可他一走到路上,影子和腳印就又出現了,還像先前一樣緊跟著自己。這下,他更害怕了,以為是自己走得慢,影子和腳印又追上來的緣故,就拼命奔跑起來。可是他跑得越快,影子也跟得越快,腳印也越來越多。他就這樣跑著,到了家門口也不敢進去,怕把影子和腳印一併帶回家去。他就這樣一直這樣跑個不停,最後累得筋疲力盡,倒地死去了。

其實,這個人不知道,只要在陰暗處停下來,就不會有影子;停下腳步,就不會有腳印。

【慧言箴語】

解決問題時,必須探究事情的根本。不抓根本而抓枝節,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被問題壓倒。

·烤肉治罪·

宰人頓首再拜請曰:“臣有死罪三:援礪砥刀,利猶干將也,切肉,肉斷而發不斷,臣之罪一也;援木而貫臠而不見發,臣之罪二也;奉熾爐,炭火盡赤紅,灸熟而發不燒,臣之三罪也。堂下得無微有疾臣者乎?”公曰:“善!”

——韓非《韓非子·內儲說下》

晉文公在位時,非常喜歡吃烤肉。

有一次,晉文公設宴。廚師專門為他烹製了一盤烤肉。晉文公拿起一塊肉剛要吃,忽然發現烤肉上粘著一根頭髮。晉文公很生氣,大聲訓斥廚師說:“你存心謀害我嗎?為什麼烤肉上居然有一根頭髮?”

廚師一聽,趕忙接過肉來仔細看了一下,然後跪下連連叩拜說:“我犯了三條死罪,請您處置。”晉文公問他:“你自己說你都犯了什麼死罪?”

廚師說:“我用最好的磨刀石磨刀,把刀磨得比利劍還鋒利,使它能切肉如泥,可是卻沒切斷毛髮,這是我的第一大罪過;我把肉塊穿在木棍上仔細地翻烤,卻沒有發現毛髮,這是我的第二大罪過;我在烈焰炙人的炭火上烤肉,把肉烤得油光可鑑、香味撲鼻,可是卻沒把肉上的毛髮烤焦,這是我的第三大罪過。您是一位明察秋毫的聖明君主,我請求您盤查一下堂下的臣僕,看看其中是否有人想陷害我。”

晉文公聽了廚師入情入理的分析後,明白了此事不是他所為,一定另有其人。於是立即召集屬下進行追問,果然找出了那個在烤肉上放頭髮的人。他栽贓廚師,是為了取代廚師的地位。

【慧言箴語】

廚師面對晉文公的質問,沒有急於為自己辯解;而是先承認下來,再進行分析,最後達到了不辯自明的效果。由此可見,只有掌握了科學的思維方法,才能在錯綜複雜的事物面前立於不敗之地。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於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

——韓非《韓非子·難一》

矛和盾是古時候作戰用的兩種武器。矛是用來進攻的;而盾則恰恰相反,是用來防守的。

春秋時期,戰事頻繁,武器奇缺。有很多人利用這個機會製造武器來賣,從中漁利。一天,有個楚國人拿著一個矛和一個盾到集市上賣,吆喝了半天也沒人理會。他很著急,一看別的小販周圍都被圍得水洩不通。原來,他們都當眾大肆誇讚自己的東西。於是,他為了招攬顧客,也學著人家的樣子,誇耀起自己的矛和盾來。

他清了清嗓子,首先舉起了手中的盾,向著過往的行人吹噓道:“各位請停下腳步,瞧瞧我手上的這塊盾。這可是用最好的材料鍛造而成的呀,質地堅固,任憑您用多麼鋒利的矛也戳不穿它!再不來買就沒有了!”他說完這番話後,果然有很多人爭著看他的盾,一邊看還一邊品評著。

這個楚人見自己的誇耀奏效了,就趕忙拿起了地上的矛,繼續誇口:“諸位,再請看我手上的這根長矛。矛頭再鋒利不過了,不論如何堅固的盾,也抵擋不了我的矛!”

聽了他的話,人群中站出一個人,大聲問道:“你剛才說你的盾堅固無比,無論什麼矛都不能戳穿;而你現在又說你的矛鋒利無比,無論什麼盾都不能抵擋。如果我用你的矛來戳你的盾,結果會怎樣呢?”楚人聽完,漲紅著臉,無言以對。眾人鬨然大笑,紛紛散去了。

【慧言箴語】

說話、辦事要實事求是,如果言過其實,前後自相牴觸,只能為人們所恥笑。

·玉器和瓦罐·

對曰:“夫瓦器,至賤也,不漏,可以盛酒。雖有乎千金之玉卮,至貴而無當,漏不可盛水,則人孰注漿哉?今為人之主而漏其群臣之語,是猶無當之玉卮也。雖有聖智,莫盡其術,為其漏也。”

——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右上》

戰國時期,韓國的君主韓昭侯平時說話很不注意,總在無意間將一些軍事機密洩露出去。因為他的疏忽,很多周密的計劃都不能實施。大臣們對此很傷腦筋,又不好直接告訴他。

有一位叫堂谿公的大臣,很有智謀。一天,他來拜見韓昭候,對韓昭侯說:“假如有一隻玉做的酒器,價值千金;可是它沒有底,能盛酒嗎?”韓昭侯笑著說:“當然不能了。”

堂谿公又說:“另有一隻瓦罐子,很不值錢;但它不漏,能用來盛酒嗎?”韓昭侯說:“可以啊。”

堂谿公接著說:“一個瓦罐子,雖然值不了幾文錢,但因為它不漏,就可以用來裝酒;而一個玉做的酒器,儘管它十分貴重,但它卻因為空而無底,所以沒有一點兒用處。”

見韓昭侯在注意傾聽,堂谿公繼續說道:“人也是一樣,如果一個地位至尊的國君,經常洩露國家機密的話,那麼他就像那個沒有底的玉器一樣。一個人的計劃,如果總是被洩露出去,那麼即使他再有才幹,也施展不出他的才幹和謀略。”韓昭侯頓時恍然大悟,連連點頭說:“你的話很對。”

從此以後,韓昭侯說話的時候總是很謹慎,再也沒有洩漏過重要的計劃。

【慧言箴語】

有智慧的人總是善於從日常生活的小事中引出大的道理,達到勸說他人的目的。這樣的方式,既讓人比較容易接受,又能避免尷尬。

·游水之道·

孔子從而問焉,曰:“吾以子為鬼,察子則人也。請問:蹈水有道乎?”曰:“亡,吾無道。吾始乎故,長乎性,成乎命。與齊俱入,與汩偕出,從水之道而不為私焉。此吾所以蹈之也。”

——莊子《莊子·達生》

有一次,孔子到呂梁遊覽。呂梁的瀑布似從天而降,濺起的水花直達40餘里以外。瀑布下面是一條水流湍急的河,就連黿魚、鼉等都不敢在此游水。然而,孔子卻發現有一個人在水中暢遊。只見那人遊了幾百步遠以後,露出水面,還披著頭髮邊唱歌邊游到了堤岸下。

孔子走上前,問他:“我還以為你是個鬼呢,原來是人啊!你游水有什麼訣竅嗎?”那人說:“我沒有任何秘訣,只是開始時出於本性,成長中依照天性,有所成在於自然。我能順著漩渦一直潛到水底,又能隨著向上的湧流露出水面,完全順著水勢而不以自己的生死來左右自己的行為,這就是我游水的道理。”

孔子又問:“開始出於本性,成長中依照天性,有所成在於自然是什麼意思呢?”那人回答說:“我出生在丘陵,就順應這裡的生活,即是開始出於本性;長在水邊則去適應水邊的生活,這就是成長中依照天性;不是故意這樣做卻自然而然地這樣做了,就是順應自然。”孔子聽完,若有所思。

【慧言箴語】

聰明的人之所以有智慧,就在於他能找到生活中的規律並掌握規律,因此做什麼事都會得心應手,並且能達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鄭武公伐胡·

昔者鄭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娛其意。因問於群臣:“吾欲用兵,誰可伐者?”大夫關其思對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國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聞之,以鄭為親己,遂不備鄭。

——韓非《韓非子·說難》

春秋時期,鄭國的西北面有一個很小的國家——胡國。這裡土地肥沃,水草豐美,是個天然的好牧場。野心勃勃的鄭武公早就對胡國垂涎三尺了。但是胡國雖然小,胡國人卻個個高大勇猛,擅長騎馬射箭,加上他們對鄭國一直高度警惕,在邊防的關口都派有重兵把守。因此,鄭武公一時也不敢輕舉妄動。

不久,老謀深算的鄭武公終於想出了一個計策。他派了一位大臣,攜帶了很多貴重的禮物到胡國去求親,說願意把自己的女兒鄭姬嫁給胡國國君,以此加強兩國家之間的友好關係。

胡國國君見鄭武公肯把親生女兒嫁給他,很高興,心想:一旦親事成了,自己就是鄭武公的女婿了,那麼兩國之間只會越修越好,是不可能發生戰爭的。於是,他欣然答應了這門親事,甚至認為自己以前對鄭國的提防是多餘的。

鄭武公把鄭姬嫁到胡國時,排場十分奢華,儀式非常隆重。胡國國君見此情景,更放鬆了對鄭國的警惕。

鄭姬嫁到胡國不久,就討得了胡國國君的歡心。鄭姬則藉機掌握了胡國的很多軍事情況,並把訊息秘密傳出,報告給鄭武公。鄭姬出嫁時,鄭武公特意安排了一大群美女陪嫁。這些美女,個個能歌善舞,整天給胡國將領們表演歌舞,陪酒嬉戲。日子一長,這些將領們都沉醉在聲色犬馬中,放鬆了軍事操練。

鄭武公知道了這些情況後,興奮不已。有一天,他召叢集臣,說:“鄭國現在實力增強了,但地少人多,必須擴張領土。你們認為哪個國家可以討伐?”

有個叫關其思的大臣,跟隨鄭武公多年,早就知道鄭武公有吞併胡國的心思,便直截了當地說:“我看應該討伐胡國。”

鄭武公一聽,故意裝作大怒的樣子,將桌子一拍,厲聲斥責:“大膽!胡國是我們的兄弟鄰邦,又與我國聯姻。你竟敢生出討伐胡國的想法,這是有意挑撥離間!”說完,鄭武公命人把關其思拉出去斬了。

這個訊息很快就傳到了胡國。胡國國君對鄭國的誠意和友善深信不疑了,於是乾脆就不派兵把守邊關了。

胡國國君不思進取,將士們也只知歌舞玩樂,沒過多長時間,胡國腐朽墮落到了不堪一擊的程度。鄭武公見時機成熟了,就突然發兵討伐。胡國毫無戒備,被一舉消滅了。

【慧言箴語】

對待敵人要時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如果貪圖小恩小惠,被假仁假義迷惑,就會思想麻痺、喪失鬥志,從而給敵人以可乘之機。

諸子百家哲理寓言10則,簡練生動,寓意深刻,值得品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