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於秦朝的“傳國璽”去哪兒了?“上博講壇”帶你解開那些歷史謎團

傳國璽鑄於秦出自哪裡

昨晚,上海博物館與新民晚報共同推出的公益性文博知識普及講座——“上博講壇”上,上海博物館研究館員、西泠印社副秘書長孫慰祖用近兩個小時的時間,圍繞出土資料和現存實物,解答了歷代帝后璽寶體系怎樣形成、演變,歷史上各朝的天子璽寶去了哪裡?

這些問題,“去掉皇帝‘六璽’和‘傳國璽’身上的神秘感和神聖感,不要被電視連續劇五花八門的描述牽著鼻子走。秦漢出現的‘傳國璽’,從形態和文字上,就是特定時代文化背景下的產物,現在可以從傳世和考古發現的帝璽封泥、印章和皇后玉璽結合起來推證出基本面貌。”孫慰祖說。

始於秦朝的“傳國璽”去哪兒了?“上博講壇”帶你解開那些歷史謎團

圖說:孫慰祖講解歷代帝后璽寶體系 新民晚報記者 李永生 攝

何謂璽

上海博物館收藏了戰國至近現代各個歷史時期的官私璽印和文人篆刻文物一萬五千餘件,館內的中國曆代璽印館是國內外第一個專題陳列璽印篆刻的藝術館。璽印作為政治權力象徵和自然人的特殊憑信物,在戰國時期已普遍使用,至漢代更盛。其刻鑄技巧精詣,鈕式豐富多樣,文化意涵深厚。秦統一以後,天子之印稱為璽,諸侯王、將軍和太守等稱章,其他臣民只稱印,形成嚴密的等級制度。這套制度體現了中國印章的政治性格,一直影響至明清時代,帝、後、妃,以至親王、郡王以下印章,都有明確體現等級的形態標誌,因而成為世界上制度化發育最充分、沿續歷史最久的官印體系。

始於秦朝的“傳國璽”去哪兒了?“上博講壇”帶你解開那些歷史謎團

圖說:秦 ”皇帝信璽“封泥(陳介祺舊藏 今藏東京國立博物館) 主辦方供圖

帝璽和“傳國璽”是中國古代最高統治者地位與社稷存廢的象徵之器。帝、後的御璽體制始創於秦,“傳國璽”文字又相傳為秦丞相李斯書寫而刻成“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被後來各朝天子作為“皇權天授,正統合法”依據和國祚延續的物化標誌。秦二世而亡,子嬰奉天子符、璽獻給劉邦,即象徵交出了國家政權。“傳國璽”在西晉末年亡失後,東晉王朝即被北方政權蔑稱為“白板天子”。可見帝后御璽及“傳國璽”在中國社會的權威地位與至為深入的社會心理。因而隋唐代構建了一套新的璽寶體制,後世沿循過程中代有增損,統治者對秦漢“傳國璽”的迷夢從此基本破滅。

始於秦朝的“傳國璽”去哪兒了?“上博講壇”帶你解開那些歷史謎團

圖說:上博講壇活動現場 新民晚報記者 李永生 攝

璽之謎

但圍繞“傳國璽”身上的許多謎題在文學作品和民間傳說卻不絕如縷。比如,“傳國璽”上的文字究竟是鳥蟲書嗎?孫慰祖肯定地認為:“不可能!”秦代對官印文字有明確的規制。至今沒有秦漢官印中使用鳥蟲篆的一例。鳥蟲篆作為當時非正體的美術化文字,不可能被用於需要體現神聖莊嚴的皇帝玉璽上。現在看到的所謂鳥蟲篆“傳國璽”,完全是宋代好事者偽託之物。

“傳國璽”上是不是真的“缺了一角”?孫慰祖的回答是:“可信的。”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篡權,時孺子劉嬰年幼,璽藏於長樂宮太后處。王莽遣其堂弟王舜來索,太后怒而詈之,並擲璽於地,破其一角。“玉易碎,破角是可能的。現在有一系列的實物發現,印證《漢書》中對於印章典制與具體事件的記載是十分嚴謹的。”

始於秦朝的“傳國璽”去哪兒了?“上博講壇”帶你解開那些歷史謎團

圖說:西漢“文帝行璽”龍鈕金印(西漢南越王博物館藏) 主辦方供圖

孫慰祖說,“傳國璽”相傳是卞和所獻的和氏璧製成,這倒是不可能的。從形制要求來看,和氏璧無法達到玉璽的形態標準,秦國所處之地即產藍田玉,從這個意義上看,更沒有必要毀去作為禮器的玉璧來改制印章。

秦“傳國璽”有“方四寸”這麼巨大,是“五龍鈕嗎”?“當然不是。這也是漢以後的記載被一步步鋪衍、神化的表現。東漢文獻記載帝璽寸二分,約合今2。76釐米,已是當時官印體系中的最高標準,“傳國璽”決不會相去太遠。這也是受當時用印方式制約的。直到隋唐新制後才出現8釐米以上的規格。”

璽在哪

大江東去,百代更替,被視作“傳國之器”的玉璽最終去往何處?孫慰祖找到了零星線索,除了秦“傳國璽”在西晉末年不知所終外,後來的歷朝帝后璽寶大多在改朝換代的戰亂中毀失或被改制新器。北宋欽宗靖康元年,宋廷御寶多為金人所掠;元軍攻入臨安,皇后獻交宮中御璽。元人王逢有詩《則天皇后玉璽歌——所山居宣慰徵賦》雲“皇朝內府多舊璽,盡畀太師作鷹墜。黨臣勢焰同薰天,亦得分為玉押字。”這首詩無心披露為元人掠去的玉璽去向——分割改作“鷹墜”,另一種是改刻為元人使用的押印,分給大臣,“改朝換代,當作廢物利用。這一線索提示人們:這一時期的大型龍鈕玉押,它們的前身也許就是前朝皇帝的御璽。”

始於秦朝的“傳國璽”去哪兒了?“上博講壇”帶你解開那些歷史謎團

圖說:清“天子之寶”龍鈕玉印(故宮博物院藏) 主辦方供圖

始於秦朝的“傳國璽”去哪兒了?“上博講壇”帶你解開那些歷史謎團

圖說:清“皇后之寶”龍鈕金印(故宮博物院藏) 主辦方供圖

在中國古代二千多年政治生活中扮演皇權象徵角色的帝后璽寶,隨著清王朝的終結而黯然謝幕。保存於故宮的大清“二十五寶”和皇后、妃璽印,成為唯一保持完整的帝后璽寶遺存。(新民晚報記者 徐翌晟)

馬上評|開啟“封面” 讀史實

“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這是在各類電視劇、小說裡有關“傳國璽”的特徵描述,乃至於“百度百科”上都照搬了這句話。聽了專家孫慰祖的“上博講壇”,就會發現,此言半真半假——李斯所書文字為真,其餘描繪為假。

歷史劇乃至穿越劇,一度讓故宮觀眾成倍增長,令故宮憂喜參半——喜的是關心傳統文化的人越來越多,憂的是他們關心的內容大多來自半真半假的電視劇。這也是故宮要推出一系列紀錄片以及由自己員工排演故宮歷史話劇《海棠依舊》的主要原因之一。

影視、小說等有藝術加工,挺正常;但讓觀眾如何分辨哪裡是“加工的”,哪裡是史實,還挺難。這就是“上博講壇”等文史普及講座的價值。對於真相而言,影視、小說好比一本書的“封面”甚至“腰封”,是瞭解歷史的催化劑,但不是歷史本身。當我們在看風靡的文藝作品之際,只是打開了歷史的“封面”,研讀史實的方法之一,還是要靠文博專家深入淺出的解讀。(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