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陵中有很多的隨葬品,為何卻沒有一件是書畫作品?

1928年,孫殿英悍然盜掘了乾隆和慈禧的陵墓,此案引起了軒然大波,社會各界人士一直要求國民政府要嚴懲孫殿英。但更多的人則是關注乾隆和慈禧的隨葬品,由此也引出了很多的傳聞。

清代皇陵中有很多的隨葬品,為何卻沒有一件是書畫作品?

根據時人的記載,說慈禧的隨葬品摺合成白銀多達五千多萬兩,更有夜明珠、翡翠白菜、翡翠西瓜等價值連城的寶物。關於慈禧的這些寶物,如今都沒有現世,至於有還是沒有,真是說不準。

不過可以肯定是,清代帝后的隨葬品並非有想象中的那麼豐富,至少和明代比起來有著天壤之別。如果去過十三陵以及清東陵的朋友,估計從地宮規模以及隨葬品數量上就會有一個基本的認識:清代帝后的隨葬品遠遠不及明代。

道理很簡單,因為清代帝后的隨葬品都在棺槨之內,此外還有一個面積不大的金井。而明代的隨葬品除了棺槨之外,還有許多的大箱子,萬曆帝后定陵的隨葬品,幾乎就是一個博物館。

清代皇陵中有很多的隨葬品,為何卻沒有一件是書畫作品?

從史料的記載來看,清代帝后的隨葬品有寶石、珍珠、翡翠、瓷器、玉器、金銀器、古玩、穿戴、陀羅尼經被等幾大類,需要說明的是,從現有的發現來看,沒有書畫作品。從形式上來說,清代帝后的隨葬品主要放置在棺槨和金井內。

先來說塞棺

塞棺就是放在棺槨內的隨葬品,其目的是為了填補棺內的縫隙。按例,帝后去世後,會有大量的珍寶被倒入棺內,屍身周圍塞滿了寶物。而且,這些隨葬的寶物在清宮內務府檔案中是有明確記載的。

清代皇陵中有很多的隨葬品,為何卻沒有一件是書畫作品?

這類隨葬品一是為帝后生前日常用品,包括四季所穿的衣物、首飾、朝珠、如意以及各式珍玩;另一類則是大殮時皇室宗親贈送的寶物。按照規定,帝后大殮時,皇室宗親都要最後看上一眼,他們都會帶來一些寶物放入棺中,經過這個程式後,才會最終蓋棺入葬皇陵。

皇室宗親贈送的這部分,內務府同樣也要記錄在案,不過這類贈送的隨葬品一般都不是那麼珍貴,都是一些荷包、鼻菸壺、玉石墜子之類的小玩意,走個過場而已。

慈禧太后去世後,隨葬了大量的珍寶,這在內務府檔案中也是有記載的。只不過內務府的這個檔案很少有人去關注,反而是另外一本民間筆記——《愛月軒筆記》的名氣更大。

清代皇陵中有很多的隨葬品,為何卻沒有一件是書畫作品?

據說《愛月軒筆記》是李蓮英的侄兒所著,他將慈禧的隨葬品羅列了一個長長的清單,搞得煞有其事。而內務府檔案中所記載的和《愛月軒筆記》有很大的出入,裡面根本就沒有翡翠白菜、荷葉、荷花及水果的各色寶石等物。這也證明了《愛月軒筆記》的真實性有待考證。

目前從內務府檔案和發掘的例項中,沒有發現清陵中有紙製品,即書畫作品。我們知道清代的皇帝對書畫作品尤其喜愛,比如乾隆皇帝就很痴迷書畫,但就是在乾隆的裕陵中,也沒有隨葬書畫的先例,檔案中也沒有記載。

帝王陵寢中隨葬書畫是常有的事,很多珍貴的書畫作品都被帶進了帝王陵寢。那麼清代的皇帝為何不隨葬書畫呢?

清代皇陵中有很多的隨葬品,為何卻沒有一件是書畫作品?

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清陵的地宮深度都一般,在道光帝的慕陵之前又沒有滲水孔,地宮屢有滲水發生,裡面比較潮溼。因而,即便是愛書畫如命的乾隆也沒有隨葬書畫的原因。

再來說金井和冊寶

金井是皇陵的正中心,是修建皇陵的一個重要引數指標,它決定著地下建築的位置。金井位於地宮金券之內,深度為1。5米,直接僅有0。4米。

清代皇帝生前都會將自己日常珍愛之物放入金井。比如慈禧太后生前幾次到過自己的地宮,6次向金井中投入大量珍寶,但這些珍寶一般體積都不大,是一些珍珠手串、金銀器、懷錶、各類寶石等。

清代皇陵中有很多的隨葬品,為何卻沒有一件是書畫作品?

冊寶就好比是身份證,皇帝后妃們生前如果晉升都要頒佈給一個冊寶,上面寫明具體的名位,以及何時冊封的。冊寶包括冊文和印璽,冊文的材質要依等級和場合而定,有絹、玉、金、銀、木等,比如供奉在太廟的皇后冊寶材質為玉質,而地宮中隨葬的則是絹質。

冊寶雖然不是名貴物品,但卻很神聖,象徵著等級地位。慈禧陵被盜後,經過清理發現了她的冊寶,這也為研究清代喪葬典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儘管清代帝陵的隨葬品不如明代,但地宮的有些細節卻是精雕細琢,尤其是清統治者受到佛教的影響,都喜歡在地宮中雕刻許多佛像。其中尤以乾隆裕陵地宮的佛像雕刻最精美。

清代皇陵中有很多的隨葬品,為何卻沒有一件是書畫作品?

這些地宮雕刻當時也是花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如果從用工用料上來講,一點不比隨葬品遜色。而這些佛像雕刻,同樣也是清代喪葬制度中的一個文化符號,很有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