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張鼎延刻制《琅華館帖》的真正原因

揭示張鼎延刻制《琅華館帖》的真正原因

"神筆"王鐸與《琅華館帖跋》

——揭示張鼎延刻制《琅華館帖》的真正原因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張澤武整理

揭示張鼎延刻制《琅華館帖》的真正原因

序言

1958年《琅華館帖》刻石在河南省洛寧縣寨根大隊新寨村明末清初兵、刑二部侍郎張鼎延別墅遺址出土。該石刻出土時石面油黑光亮,字跡晶瑩潔白,如新鐫一般。是帖分一、二兩冊。一冊編號從一冊一到一冊十,約2800餘字;二冊編號從二冊一到二冊十,約3300餘字。全帖共約6130餘字,鐫刻在十二塊漢白玉條石上,刻字二十一面。《琅華館帖》刻石,現為國家一級文物,而原石拓片精拓少之又少,極為珍貴。作者為王鐸、張鼎延、張璿等人。

從《琅華館帖》中,王鐸與張鼎延之來往書信內容“親家”、“年翁”、“姻弟”、“天政婿”等字眼看,王鐸與張鼎延既是同榜進士,又是河南同鄉,同在京做官,且王鐸之次女王相與張鼎延次子張璿自幼定親,他們二人既是同年關係,又是兒女姻親,兩家關係自然情深意篤,往來書信,聚讀會文,共遊山水,相互唱和,亦當不少。王鐸既是書法名家,張氏求其將書信詩文刻石成帖,留後傳世,當是情理中事。

從《琅華館帖》中可以看出,當時王鐸極其認真地為《琅華館帖》書寫了跋語,這就是最末一刻二冊十“琅華館帖跋”。張鼎延與王鐸是天啟二年壬戌科同榜進士,其父張論為明萬曆三十八年進士,官至四川巡撫;其兄弟子侄俱登科第,張氏一門實乃書香之家宦門之第。

為了方便人們瞭解張鼎延刻制《琅華館帖》的真實用意,瞭解《琅華館帖》有關的情況,我經過反覆查考歷史文獻,請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金玉國老師將《琅華館帖跋》翻譯為現代文體,便於人們閱讀。金玉國老師為此付出了十分艱辛勞動,在此特表感謝!現將《琅華館帖跋》有關的情況介紹於後,以饗讀者。

本篇共分為六部分:序言、一、《琅華館帖跋》作者介紹;二、《琅華館帖跋》涉及到的歷史人物;三、 琅華館帖跋;四、《琅華館帖跋》註釋;五、《琅華館帖跋》譯文。其中序言、第一、第二、第三部分為張澤武整理;第四部分、第五部分為金玉國整理,張澤武補充完善。

一、《琅華館帖跋》作者介紹

王鐸,明末清初大臣、著名文學家、書畫家。字覺斯,號十樵、嵩樵、痴庵、痴仙道人、煙潭漁叟,河南省孟津縣(今孟津縣)人。李志敏評價:“王鐸的草書縱逸,放而不流,縱橫鬱勃,骨氣深厚”。

揭示張鼎延刻制《琅華館帖》的真正原因

王鐸明朝萬曆二十年(1592年)生於河南府孟津縣。 天啟二年(1622年),考中進士,入選庶吉士,歷任太子左諭德、太子右庶子、太子詹事、南京禮部尚書。弘光政權建立,出任東閣大學士。順治元年(1644年),跟隨錢謙益投降清朝,授禮部尚書、弘文院學士、太子少保。順治九年(1652年),病逝,享年六十一歲,安葬於河南鞏義縣洛河邊,諡號文安。

王鐸善於書法,與董其昌齊名,有“南董北王”之稱。書法作品有《擬山園帖》和《琅華館帖》等。繪畫作品有《雪景竹石圖》等。

王鐸的主要成就:

王鐸的書法上追“二王”,尤以王獻之為主,此外廣泛涉獵魏晉唐宋諸名家,對《閣帖》的研究最為深入,師古臨帖是獨具特色。其書法獨具特色,世稱“神筆王鐸”。 他的書法與董其昌齊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稱,他書法用筆,出規入矩,張弛有度,卻充滿流轉自如,力道千鈞的力量。

王鐸擅長行草,筆法大氣,勁健灑脫,淋漓痛快。他的墨跡傳世較多,不少法帖、尺牘、題詞均有刻石,其中最有名的是《擬山園帖》和《琅華館帖》。其書法在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深受歡迎。日本人對王鐸的書法極其欣賞,還因此衍發成一派別,稱為“明清調”。他的《擬山園帖》傳入日本,曾轟動一時,把王鐸列為第一流的書法家,稱“后王(王鐸)勝先王(王羲之)”。 世稱“神筆王鐸”。

二、《琅華館帖跋》涉及到的歷史人物

①【張論】:明末大臣、政治家、文學家。字建白,號葆一,河南府永寧縣(今河南省洛寧縣)人,明朝隆慶五年(1571年)生於永寧縣金門川德里村,萬曆庚戌科進士,官至四川巡撫。

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舉人,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第三甲第一百五十九名進士。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服闋,初授行人司行人。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授陝西道監察御史。天啟元年(1621)八月,奉旨巡按四川,奢崇明之亂,同撫軍守成都。天啟四年(1624年)擢大理寺左丞,天啟六年(1626年),擢通政司右通政。崇禎二年(1628年),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四川,剿滅奢崇明、安邦彥。以敘平叛功,廕襲錦衣衛指揮使世襲,著有《前後言兵事疏》二百七十餘篇,《暑涼谷集》等。明朝崇禎七年(1634年)夏病逝,享壽六十四歲。《四川通志》《河南通志》《河南府志》《永寧縣誌》皆有傳。

參考資料:《四川通志》《河南通志》《河南府志》《永寧縣誌》《張氏家乘》

②【張鼎延】:明末清初大臣、政治家、文學家、書法家。張論之長子,字慎之,號玉調,河南府永寧縣(今河南省洛寧縣)人,明朝進士、清朝政治人物。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生於永寧縣金門川德里村,天啟二年(1622年),登進士,授兵科給事中。崇禎年間,升任兵科都給事中、南京吏部驗封司郎中。崇禎七年(1634年)以丁父憂歸裡守制。後因為父張論陳請,被罷免官職,閒居家中十一年。

揭示張鼎延刻制《琅華館帖》的真正原因

清朝順治元年甲申(1644年)山東道監察御史傅景星疏薦:明朝南京吏部驗封司郎中張鼎延。清朝順治二年(1645年)以薦徵起用,朝廷授張鼎延為吏部考功司郎中。順治四年(1647年),升任太僕寺少卿。順治五年(1648年)改大理寺少卿。順治七年(1650年),升任大理寺卿。順治八年(1651年),升刑部右侍郎,加工部左侍郎。順治九年(1652年),轉兵部右侍郎。順治十年(1653年),致仕歸鄉。順治十六年(1659年)病逝,享壽六十三歲。

參考資料:《明實錄》《崇禎長編》、《碑傳集》、《清實錄:世祖章皇帝實錄》、《河南通志》《河南府志》《永寧縣誌》《張氏家乘》

③【張璿】:清初官員、文學家,書法家。字天政,號越青,張鼎延之次子,河南府永寧縣(今河南省洛寧縣)人,清朝進士、政治人物。明朝天啟六年(1626年)生於永寧縣金門川德里村,清朝順治五年(1648年)戊子科舉人,清朝順治六年(1649年)己巳科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兵科給事中,升任吏科都給事中。順治丁酉【1657年】,上疏求歸養親,以乞養回籍,蒙旨歸裡。丁憂,服闋,補禮科都給事中。轉湖廣分巡長沙道,裁補廣東分巡嶺南道,裁補江南分巡廬風道,以病歸。先聘孟津縣王氏,明東閣大學士、大宗伯(禮部尚書)覺斯王公諱鐸之次女王相。故王鐸稱張璿為天政婿。張璿卒年不詳,大約逝於康熙三十年(1691年)——康熙四十年(1701)之間。

參考資料:《清實錄:世祖章皇帝實錄》、《河南通志》《河南府志》《永寧縣誌》《張氏家乘》

三、 琅華館帖跋①

是帖皆予與中丞葆一年伯、玉調親家②往還牘③也,中間天政婿僅一二小札④,及遊金門山有韻之語,玉調公念顛狽多有失墜⑤,遂鉥⑥之。夫昔年得以遨溪山吟詠,沿潭石題壁上,是為何時耶!筇僰⑦大定酋,葆一公為御史不骳⑧法,受命撫蜀⑨,擐(10)甲爭利,人馬不罷,以全制敵,而承其敝,排山壓卵(11),所馘(12)如縛豬(13)羊,一何雄哉!顧公沈毅大略,雖若妬(14)者屈,豈邀功馬上,不足懾朐䏰(15)而為天下歟!玉調為名給事,力除六邪五蠹(16),皆與乃翁功在社稷,詎第較功尺寸者乎?故知橋梓(17)之支展偉矣!天政今為常吉(18),復纘前烈(19),尺牘之存誠不以辭焉,己也(20)。使中丞公不即死,後來更有建樹,大業赫奕(21)必多。雖然子若孫繩繩奮起,除民瘼(22),興禮樂(23),磊砢(24)八九,古人何忍自墮壞(25),不光大纘緒(26)哉!是刻成,止謂無失於文墨字畫,則輕;謂張氏之屈前伸後(27),天道之昌鯁亮(28)者,社稷所需,若其會然(29),則又不輕;如以尺牘言,非其細(30)者歟!辛卯(31)三月十四日夜鐸書”。(本文見《琅華館帖》石刻)

揭示張鼎延刻制《琅華館帖》的真正原因

《琅華館帖跋》之一

揭示張鼎延刻制《琅華館帖》的真正原因

《琅華館帖跋》之二

揭示張鼎延刻制《琅華館帖》的真正原因

《琅華館帖跋》之三

揭示張鼎延刻制《琅華館帖》的真正原因

《琅華館帖跋》之四

揭示張鼎延刻制《琅華館帖》的真正原因

《琅華館帖跋》之五

揭示張鼎延刻制《琅華館帖》的真正原因

《琅華館帖跋》之六

四、《琅華館帖跋》註釋

①【跋】:文體的一種,寫在書籍,文章或書畫作品的後面。前序後跋。 跟序對應地寫在後面的就是跋。 跋,也叫後記。

②【中丞葆一年伯、玉調親家】:中丞葆一年伯:此處指張鼎延的父親張論。玉調親家:此處指張鼎延。

③【牘】:1。牘是指古時書寫用的木片。2。公文;書信。此處指書信。

④【天政婿僅一二小札】:天政婿:女婿天政公張璿。張璿為張鼎延的次子。僅一二小札:僅有一二封小篇書信。札:信件;書札:書信。

⑤【顛狽多有失墜】:顛狽:顛沛。顛沛流離。失墜:指失去、廢弛。

⑥【鉥shù】:1。長針。 2。刺。此處指鐫刻碑帖。

⑦【筇僰】:筇qióng竹:一種竹,實心,節高,宜於作柺杖。僰:我國古代稱,居住在西南地區的某一少數民族。“僰(bó)人”又稱“濮(pú)人”,是先秦時期對西南諸族的統稱,即今雲貴高原及川渝西南部地區諸民族。此處代指西南少數民族。

⑧【骳bèi】:為屈曲的意思。骪髙。脛曲。引申為屈曲。

⑨【撫蜀】:撫,安撫。蜀,指四川。此處指張論巡撫四川。

(10)【擐】:穿、套。

(11)【排山壓卵】:比喻事情極容易成功,毫不費力。 排山 : 推開山嶽。極言勢大力猛。 壓卵 : 謂以山壓卵,極言以強壓弱。

(12)【馘】:戰時割下敵左耳計功。

(13)【豬】:zhu,同豬。

(14)【妬】:同,妒,妒忌。

(15)【朐䏰】:地名,現在一般也稱朐忍。 朐䏰,古代縣名,東周赧王元年(前314年)始置,秦屬巴郡朐忍縣,朐忍縣在今雲陽、開州、萬州、梁平及湖北利川一帶,朐䏰故城在今重慶市雲陽縣舊縣坪一帶。東漢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劉備分朐忍地置羊渠縣,為萬州建縣之始。“朐忍”指今重慶市萬州。

(16)【六邪五蠹】:六邪:指來源於大自然的六氣,為風、寒、暑、溼、燥、熱。正常情況下,六氣組成大自然。人體亦有六氣,若六氣過盛,而表現出對人體有害的一面,即為六邪;五蠹:散文篇名。載於《韓非子》。文中以學者(戰國末的儒家)、言談者(縱橫家)、帶劍者(俠客)、患御者(依附權貴逃避戰爭或勞役的人)、工商之民為“五蠹”,認為必須將其清除,國家才能免於衰落、滅亡,並提出了重視耕戰之士以富國強兵的觀點。體現了法家的治國原則。

(17)【橋梓】:橋梓,又作“喬梓”,指父子,用來比喻父子關係。《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孝友之性,豈伊橋梓。”

(18)【常吉】:指翰林院庶吉士,亦稱庶常、常吉。其名稱源自《書經·立政》篇中“庶常吉士”之意。是中國明、清兩朝時翰林院內的短期職位。由透過科舉考試中進士的人當中選擇有潛質者擔任,為皇帝近臣,負責起草詔書,有為皇帝講解經籍等責,是為明內閣輔臣的重要來源之一。

(19)【復纘前烈】:又繼承先祖的功業。纘:繼承;烈:指功業。

(20)【己也】:自己也應。己:自己,本人; 也:表示強調。如:也須(也應當;也應該)。

(21)【赫奕】:形容光輝炫耀貌,或者顯赫貌;美盛貌。赫:顯赫、顯耀。明顯,顯著,盛大:顯赫。喧赫。赫奕。赫烜。 發怒:赫吒。赫怒。赫然。奕:指下棋。

(22)【除民瘼】:除:指去掉;民瘼:百姓疾苦。

(23)【興禮樂】:興:興起。禮樂,形式內容包括禮儀、音樂。中國的文化,非常重視禮樂。禮就是指各種禮節規範,樂則包括音樂和舞蹈。此處指禮樂文明,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夏商周時期,古代先賢就透過制禮作樂,形成了一套頗為完善的禮樂制度,並推廣為道德倫理上的禮樂教化,用以維護社會秩序上的人倫和諧。禮和樂相輔相成,構成了一個完整有序的社會政治文化制度。

(24)【磊砢 】:比喻人有奇特的才能,形容才氣卓越。

(25)【自墮壞】:自己甘心墮落變壞。

(26)【光大纘緒】:光大繼承前人未竟的事業。纘緒:繼承世業。

(27)【屈前伸後】:指能屈能伸。

(28)【天道之昌鯁亮】:天道之昌:天道的昌盛。鯁亮:諒直,剛直誠實。

(29)【會然】:會:聚合;合在一起。然:如此;這樣;那樣。

(30)【細】:細:細小,小事。

(31)【辛卯】:此處為順治辛卯,即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

五、《琅華館帖跋》譯文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金玉國

這個琅華館帖都是我和御史中丞葆一年伯(張論)、玉調(張鼎延)親家往來的書信。其中還有天政(張璿)女婿只有一兩小篇書札以及遊覽金門山的韻文詩作。玉調公回想自己一生多遇挫折顛沛流離,於是將這些平生書信及詩作刻在石碑上傳世。我們在往年能夠遨遊山水、吟詠詩詞,沿著水潭在石壁題詩,那是什麼時候啊!

在雲南四川一帶平定酋長部落土司叛亂時,葆一公身為御史中丞,恪守法度,執法嚴明,接受任命,安撫蜀地,親披甲冑,振臂爭鋒,人馬不停,率領全軍制服敵人,承受困乏疲憊,以排山壓卵之聲勢,殺敵如綁縛豬羊,那是多麼雄壯威武啊!可見葆一先生沉穩剛毅、堅強果敢,遠見卓識,謀略深遠。即使有妒忌他功勞的人,也不能使他屈服,難道他是把別人的功勞搶過來邀功請賞嗎?難道他不足以震攝四川重慶一帶,這不都是為了天下太平嗎?玉調公作為有名聲的給事中,全力興利革除弊政,這都是和他父親一樣,功在國家社稷。豈能依次第,去比較功勞的長短大小嗎?因此知道,他們父子所做的的一切都是施展才華建立偉業啊!天政女婿現今為翰林院庶吉士,又繼承前代功業,妥善儲存這些來往書信,這件事實在不用推辭。以往,假使中丞公倘若不死,後來會更有建樹,顯赫大功一個接一個,一定還有很多。雖然如此,他的兒子及孫輩,相繼奮起,去除百姓疾苦,振興禮治樂教,才能卓越的人十有八九,過去的人,何曾忍心自甘墮落變壞,不發揚光大、繼承前人未竟的事業呢!這些碑帖石刻完成後,如果只是認為留住文墨字畫免於損失,那就太輕了;應該說,張家人的屈伸進退(即在朝廷為官和在野屈居為民),說明天道昌盛正直的人,是國家社稷的需要。如若知道體會到這個用意,這樣,就又分量不輕了。若只就書信來說,那也並非是小事啊!順治八年辛卯(1651)三月十四日夜,王鐸書。

揭示張鼎延刻制《琅華館帖》的真正原因

作者簡介:張澤武,洛寧縣陳吳鄉新寨村人,2003年發起並組織成立了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任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2006年參與組織籌備成立洛陽姓氏文化研究會,任副秘書長。2017年被推舉為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