慮澹物自輕——獨領天下才氣一斗的謝靈運,用遊戲人生開創山水詩

慮澹物自輕——獨領天下才氣一斗的謝靈運,用遊戲人生開創山水詩

世人知道謝靈運,大多來自於他牛皮哄哄的自我吹噓——他創造了“才高八斗”這個成語,雖然是用來誇讚曹植的,但是這句話聽完,你就知道他有多傲氣了。

天下才共一石(一石等於十鬥),曹子建(曹植)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

這意味天下人的才華都不在他眼裡,只有曹植文采卓越,可使他由衷折服。雖然曹植拿了八斗走了,但是天下今古文人才共得一斗,他謝靈運一人能抗住所有文人的靈氣——曹植八斗又如何,他都死了,我還活著呢,這還不是我天下第一?恃才傲物的清狂志氣毫不遮掩。

任誰這麼自嗨,必定會被冠以“輕狂”,可是謝靈運這麼說吧,咱們還真不得不服,只能稱他為清狂——因為他在自己擅長的領域,配得上第一人的稱號。他和陶淵明是在寫景詩的山水和田園兩大派系中各佔魁首,陶淵明是隱逸、安樂為性格底色,而謝靈運走的空靈、清狂的快樂路線,兩者之間並不相悖,共稱第一。

謝靈運和陶淵明同為東晉末年、劉宋政權的人,他本名謝公義,字靈運。和陶淵明(陶潛)一樣,以字行世。家庭背景比陶淵明更好,是“王謝”大家世族子弟,祖父是康樂公。而他十幾歲就繼承了康樂公的爵位,從小嬌生慣養,怕養不活,就送到廟裡掛名當和尚。入了佛家,回家反倒成了客人,因此小名“客兒”,所以又名“謝客”——並非閉門謝客的意思。

慮澹物自輕——獨領天下才氣一斗的謝靈運,用遊戲人生開創山水詩

十幾歲就承襲康樂公爵位的謝客,在朝中地位非常高,是正兒八經的官N代、富N代。其實這位公子哥並不想當官,就好像今天的校長看不上公務員早出晚歸一樣,但當時的規矩是你既然繼承了朝廷給你的爵位,你就得做官。可是他壓根沒有工作的概念,愛好就是玩,追求康、樂,所以他的本職工作做得相當的差勁。

南朝資源豐富,豪門鉅富家中日子非常精緻,器具精良,因而謝客愛好廣泛,遛狗、鬥鳥,無所不會;家庭教育、文學氛圍也好,他博覽群書,學問淵博,又很有文采、才氣,詩文出類拔萃——這不就是賈寶玉的模子麼?

他對曹植的佩服,自然是浮華修辭文風方面的師法,“才高八斗”的自負比喻,也說明和曹植詩風接近。曹植的詩風特色,就是文采高,巧用詞、重修飾、喜雕琢、講煉字,這樣出來的文風跟詩經、漢樂府的樸拙文風正好是相對的,跟我們前面所說的北朝民歌風格也是完全不同的,完全是華麗麗的風格。

南北兩種風格,談不上好壞之分。由曹植開始的文辭修飾之風,謝靈運一脈承接了下來,非常推崇文采。謝靈運只是曹植詩風的一個代表人物,很多文人走上了講文采、雕琢、煉字的路子。實際上絕大多數南朝詩人都走上了華麗華美的路子,直到“徐庾體”的形成,興寄都絕,南朝詩歌進入齊梁體的空洞浮華。

實際上拙樸、樸實的詩風也有傳承脈絡,建安七子中的王粲,後來的左思風力,就是走的詩風剛健之路,不過在宋齊梁陳大面積的華美之風堆填下,顯得力不從心,最終被淹沒。

慮澹物自輕——獨領天下才氣一斗的謝靈運,用遊戲人生開創山水詩

謝靈運的詩就是華美詩風的代表作,這也是為什麼直到今天還有很多朋友沉迷於他作品的緣故。他的詩內容是山水為主,是公認的山水詩開創者——因為他好玩,到處爬山遊覽寫詩。

他好玩到什麼程度呢?可以說是專業,他愛登山,但是苦於山路坎坷泥濘,就親自發明瞭一種專門用來爬山的鞋子,前後齒可以拆裝的木頭鞋子,叫作“謝公屐”。家裡有的是錢,一天到晚在外面玩,還不好好上班,又因為才氣高,恃才傲物,說話自然就陰陽怪氣,毫不意外就得罪了大多數辛辛苦苦做官的人。宋文帝雖然非常喜歡他,但總不能因此違背大多數人的意願,因此將他貶謫溫州。

溫州多小山小水,謝靈運那是求之不得,玩到公事一概不管,成天遊山逛水,不務正業。一出去就是十幾天,甚至一兩個月不歸號。特別是去那些沒路的山中探索,要帶的人多,常以百計。有次在山裡,當地聽說一兩百人在逛遊,以為是山賊,還帶了人去圍攻他。

總之這傢伙是個地方官看著也頭疼的角色。

謝靈運把溫州一帶幾個山頭圈起來,做了自己的別墅莊園。幾座山頭,有幾個湖,自然湖、人工湖。我們今天看他一首代表作,也是南朝山水詩風代表作,其實就是寫他在自己院子裡的一棟房子(石壁精舍)裡面看完書,然後回到湖中的房子(睡房)去。

慮澹物自輕——獨領天下才氣一斗的謝靈運,用遊戲人生開創山水詩

這就是當代的霸總啊,每天從八百平方的床上醒來,從廚房去廁所得坐個小電動車,謝客坐的是船——真是有錢又有閒的人,還不用像霸道總裁為女子傷感情,這種日子真是太爽了。

石壁精舍還湖中作

昏旦變氣候,山水含清暉。

清暉能娛人,遊子憺忘歸。

出穀日尚早,入舟陽已微。

林壑斂暝色,雲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趨南徑,愉悅偃東扉。

慮澹物自輕,意愜理無違。

寄言攝生客,試用此道推。

“昏旦變氣候,山水含清暉。”

“昏”是晚上,“旦”是早上。“清暉”,“暉”是特指日光,要注意不是“清輝”,“清輝”可以形容月光,而“清暉”就是指日光。

頭一句就是老凡爾賽了——我這莊園裡啊,早上和晚上的氣候是不一樣的(為什麼?大啊),山山水水裡蘊含著清亮的麗日光輝。

別人寫山水,都是陽光普照、對映,而謝靈運的山水,自帶陽光往外發散,“含”嘛。

慮澹物自輕——獨領天下才氣一斗的謝靈運,用遊戲人生開創山水詩

“清暉能娛人,遊子憺忘歸。”

“憺”,安定,安然,很舒服。

這種山水清暉讓人很開心,賞心悅目。我們這些遊覽的人,感覺很舒服,不想回家了。

“出穀日尚早,入舟陽已微。”

一大早就從山谷裡出來,踏上歸舟的時候太陽已經沒什麼光亮了。

這其實就是說到石壁精舍的時候,還是大清早,現在上船回湖中去休息,太陽就已經要下山了。

“林壑斂暝色,雲霞收夕霏。”

這兩句是名句,是寫景山水詩的代表。“壑”,山溝或大水坑,山谷。“斂”,收斂。“暝色”,就是暮色。“夕霏”,傍晚的陽光照在上面的雲彩,如同有顏色的薄霧。

樹林和山谷聚集了暮色,被晚霞照得紅彤彤的。放眼望去,山林都帶著落日陽光的閃耀,天上地下湖裡水中蕩然一片,全都是這種顏色。

慮澹物自輕——獨領天下才氣一斗的謝靈運,用遊戲人生開創山水詩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芰”,讀“jì”,菱角。“迭”,重重疊疊。“映”,對映著晚霞。“蔚”,蔚為大觀,茂盛、盛大。“蒲”,蒲草,香蒲。“稗”,讀“bài”,即野草。菱角、荷花在水面上,香蒲、野草在水邊擠擠挨挨,交錯生長,極為濃密。

滿湖的菱角、荷花重重疊疊,輝映著夕照,到了島上,香蒲、綠草在岸邊交錯生長,互相依偎。

這些都是在湖中到上島時看到的景色,遠處的山林、晚霞,近處的水面和水邊的植物。

“披拂趨南徑,愉悅偃東扉。”

“批拂”,就是撥開。“趨南徑”,從南邊這條路走。“偃”,關上。“扉”,門,或者窗頁子。其中的方位詞“東”、“南”並不是專指這兩個方向,這是寫詩的虛指手法,也是字詞對仗的一種。

詩歌發展到這裡,已經出現精巧的對仗了。像上一聯“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和這一聯“披拂趨南徑,愉悅偃東扉”,都是標準的對仗句,不過這個時候還只能稱之為“對偶”。真正成為詩歌對仗要求,要到初唐上官儀手中,不過各種上下聯對偶的形式,已經開始在精美的南朝詩歌中大量出現。

湖中島上回家的路並不是很暢通,需要扒拉開這些濃密的野草,終於到家,我心情舒坦地關上門窗。

慮澹物自輕——獨領天下才氣一斗的謝靈運,用遊戲人生開創山水詩

前面六聯十二句,是描敘詩人整個從清早出谷到晚上歸家島上的過程,中間寫了四句景物,然後心情愉悅地關上門。整個過程到這裡就結束了,那麼剩下的自然就是對於過程的感想。寫事之後進行總結和拔高,就是我們小學生寫作文的方法,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詩歌,在文理上也就處於這個階段。

“慮澹物自輕,意愜理無違。”

“慮”,思慮。“澹”,澹泊。“意愜”就是愜意,舒適。“理無違”,心裡沒委屈,不違背自己的願望。注意這種“意愜”雖然隨心所欲,但是並沒有超出自身能力的慾望,這才是“慮澹”,是真正的散仙生活。

我考慮東西很少,沒有什麼思想雜念,所以呢,什麼東西在我看來都不那麼重要,我只要活得隨自己的心,不違背自己的性情。

——這其實是典型的站著說話不腰疼。詩人十幾歲就是康樂公,要錢有錢,要地位已經到了人臣之極,你總不至於想當皇帝吧?到了這個地步,自然是無慾無求了。別人追得要死的功名利祿在他看來,當然不重要了。這樣的條件,自然是夠資格說“物自輕”的。

這兩句開始進入感觸抒發,依然保證了上下句對仗。

慮澹物自輕——獨領天下才氣一斗的謝靈運,用遊戲人生開創山水詩

“寄言攝生客,試用此道推。”

“攝生客”是什麼意思呢?“攝”,攝取,吸取。所以“攝生客”就是比“養生客”更高階的修行者,是從大自然吸取生命靈氣來養生的人,比那些所謂食補、藥補要更高明。其實就是借山水怡情,以求長生的人。

你們這些追求長壽的人啊,試著像我一樣,用山水之氣來養生吧。

這更是廢話,誰能有這麼多錢和閒工夫像他一樣只管玩樂怡情呢?簡直就是“何不食肉糜”的翻版。這話道理不對,但是謝靈運是無法從自身角度來看穿的,因為他就是過的這種日子,他可能真的以為天下人都差不多,只不過不願意寄情山水。他根本就不知道,像他這樣有錢有權又有閒,還有才氣的人,這世上難尋第二個。

我們在以前講陶淵明詩的時候,說過魏晉時代的山水詩其實都是從玄言詩、遊仙詩發展而來。因為遊仙了這麼多年,並沒有真正成功的人,因此遊仙詩逐漸蕭條。詩歌創作繼承了遊仙詩中對仙境的描寫方法,開創了山水詩一脈,而陶淵明則開創了田園詩一脈。不過這一時期的山水詩、田園詩既繼承了遊仙詩的景色描寫,也繼承了玄言詩的說理特徵。即不論前面怎麼寫,習慣性到最後幾句,都要總結一下中心思想,發表一下個人感慨。

慮澹物自輕——獨領天下才氣一斗的謝靈運,用遊戲人生開創山水詩

前面說了,魏晉時代的文法邏輯其實就類似於今天小學生作文的方法。你看,即使謝靈運、陶淵明這樣的大才,用的也不過是咱們現在小學生的作文方法,他們的文法是初級的,但是他們的靈氣和詩意是高階的,這種低階技法、高階內涵的結合,只有在我們能夠接受這種詩格的同時,才能去感受他們作品中的靈氣。

相對於謝靈運,陶淵明走得往前一些。“其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我是想跟你們說說道理的,但是我自己忘了,你們猜去。而謝靈運相對守舊一些——他的思維靈性沒有放在對格式的突破上面,而在於字詞的唯美浮華。“慮澹物自輕,意愜理無違。寄言攝生客,試用此道推”——不但告訴你道理,還讓大家都來學他。

他的山水詩一般是兩部分組成,一個是對景物的描寫,然後感慨一兩句,表達喜歡和隱居的樂趣,甚至還表達求仙的心境。

這種遊仙詩的小尾巴方式在當時是正常的,但是我們經過唐詩發展後再來看,很明顯就會有一種畫蛇添足的感覺——這說明詩人總是想說教,或者總是認為讀者無法領會他要說什麼。

我們現在都知道,為什麼讀者無法領會詩人在前面景色描寫中要表達的是什麼?

其根本原因在於詩人的創作路數不對。

慮澹物自輕——獨領天下才氣一斗的謝靈運,用遊戲人生開創山水詩

為什麼小學生才使用這種結尾拔高,講感動、講道理的方式?因為小學生的作文中間可能只是敘述、描述,沒有把道理結合在文中說明——寫詩也是一樣的,你如果能像唐詩一樣寓情於景、情景交融,讀者讀到你的作品,自然就能夠感受到你的情感,領會到你要傳達的道理,你又何必再加上一個小尾巴,多此一舉?

其實我們可以做個假設,假如是王維來寫這首詩會如何?

頂多寫到“愉悅偃東扉”便戛然而止,我把門關了,至於我要表達什麼,你們猜去。唐詩基本上很少大發議論,都是靠寫景、寫事來讓讀者共情,讓讀者陷入情境之中,自我領悟。這才是讀唐詩總是意猶未盡的緣故,因為讀者參與了思考,與作者互動了。

但是作品受困於時代,在南北朝山水詩開創時期,我們當然不能以後來者的標準去要求謝靈運。他的作品相對曹操《步出夏門行》的初級形態來說,于山水詩是一次成熟的重建。謝靈運的這種山水詩寫法,有成熟的一面,但是肯定也有不成熟的一面。

從詩歌創作手法來看,這類小尾巴是多餘的。後人講究含蓄,講究意在詩外。只需要在寫景的時候選擇適合情境營造的意象,那麼情感就會在詩中自然流淌。比如李白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空曠的水面就一個小船,給人的感覺就是孤單。天際流,水一直流,沒完沒了,就是思念長得沒有盡頭。這種情感的寄寓都不需要寫明,意在言外,是對詩有更高要求的寫法。

慮澹物自輕——獨領天下才氣一斗的謝靈運,用遊戲人生開創山水詩

詩歌都是一種傳承,都是在前人那裡吸取了經驗,學會了技巧。山水詩來自遊仙詩,遊仙詩有大量的仙境景色描寫,詩人們在描繪完仙境,一般會發兩句感嘆,表達對仙境的嚮往。謝靈運既繼承了他們對山水景物細緻入微的描寫,也傳承了這個玄思小尾巴。在這個時期的詩歌中這個問題是一直存在的,一直到謝朓出來,才真正開始去掉這個闌尾,逐漸走向寓情於景的表現方式——這就非常之“唐詩”了。

謝朓的作品我們後面在講,今天主要是講謝靈運。

詩是一步步發展的,哪一個步驟都不可能缺少。唐詩的繁榮也不是憑空而來,魏晉南北朝時期詩歌的成熟和音韻學的發展,為唐詩做好了堅實的格式基礎和內容取向。因此,南北朝的詩歌在詩歌史上是非常重要的,這種為盛唐飛歌作出的大量準備,並非是主動為之,而是這個時代大量詩人、音韻學家的努力和創作,讓詩歌的技巧更加成熟,直到盛唐的瓜熟蒂落。

其實像詩歌從玄言詩、遊仙詩到山水詩、田園詩,再到說理小尾巴的去除,都是大量詩人在創作實踐中最終的磨合選擇。人們在寫詩的過程中,發明了很多新的方法,有好的,就流傳下來,像謝朓的表達方式,不好的,就自然消亡,我們從後世的上帝視角來看,傳承的脈絡非常清晰,實際上在當事之時,詩人們都只是沿著自己的靈感方向不斷前進而已。

慮澹物自輕——獨領天下才氣一斗的謝靈運,用遊戲人生開創山水詩

說回謝靈運,這麼個奇人,卻並沒有好下場。他是個玩家,也是個詩人,還是個佛教徒。會稽太守孟顗天天吃齋唸佛,結果被謝靈運鄙視,說成佛的人必須像我這樣聰明的人才可以,你們這些蠢人,信佛、唸佛也沒用。死得比我早,成佛比我晚。孟顗很不高興,對謝靈運恨之入骨,便找機會告他的黑狀,偏偏謝靈運這個人荒唐事情多(恃才傲物,怠工擾民),所以經不住折騰,雖然皇帝很喜歡他,但是幾經周折還是殺了他平息官場輿論。

因為不務正業,所以謝靈運雖然只活了四十九歲,詩卻寫得非常多,對詩歌史貢獻很大。他的成就主要在山水詩,對後世詩人的影響非常大,和五柳先生算得上一時瑜亮,成為後代詩人,特別是唐朝詩人所尊崇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