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乙肝合併2型糖尿病患者可透過最佳化血糖控制改善肝臟轉歸

慢性乙型肝炎(CHB)和2型糖尿病(T2D)是兩種常見慢性疾病。既往研究表明,CHB患者合併T2D不僅與其肝細胞癌(HCC)等癌症的發生風險增加有關,而且與其HBeAg清除延遲、進展期肝纖維化和肝硬化、肝臟相關死亡和全因死亡以及需要肝移植的風險增加亦有關。

我國

香港大學瑪麗醫院司徒偉基教授和袁孟峰教授

等研究團隊完成一項前瞻性研究,對CHB合併T2D患者發生HCC及肝纖維化進展的相關因素進行了評估,結果表明:

T2D病程較長、平均糖化血紅蛋白(HbA1c)較高以及HbA1c達標時間較短所反映的高血糖負擔,與HBV相關HCC的發生風險較高有關。

相關內容近日線上發表於美國肝病研究學會(AASLD)官方雜誌

Hepatology

上。《國際肝病》特此邀請司徒偉基教授詳細解讀了研究發現。

慢乙肝合併2型糖尿病患者可透過最佳化血糖控制改善肝臟轉歸

DOI: 10。1002/hep。32716

背 景

一項薈萃分析表明CHB患者的T2D患病率為8。2%,而CHB伴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患者的T2D患病率可高達42。9%。CHB合併T2D,與肝細胞癌(HCC)的發生風險增加有關,包括肝硬化、年齡、性別、糖尿病狀態等因素的CAMD評分系統可以預測HCC風險,已被臨床驗證,此外,合併T2D還與HBeAg清除延遲、進展期肝纖維化和肝硬化、肝臟相關死亡和全因死亡以及需要肝移植的風險增加有關。然而,多數研究中的CHB合併T2D患者樣本量較小,尚未對血糖控制和血糖變異性的預後意義進行評估。因此,我們進行該項研究,對CHB合併T2D患者HCC發生和肝纖維化進展相關的T2D特異性因素進行評估。

方 法

研究人員對香港一家三級醫療中心納入的中國CHB成人患者進行前瞻性觀察,至少隨訪3年,評估HCC的發生,並且透過瞬時彈性成像(TE)評估肝纖維化,肝纖維化進展的定義為從基線到3年時的纖維化分期增加≥1期。在CHB合併T2D患者中,透過納入研究之前5年內糖化血紅蛋白(HbA1c)檢測結果所確定的平均HbA1c水平和HbA1c變異性,對血糖控制進行評估。

首先,在整個佇列中,證實T2D與HCC發生及肝纖維化進展的相關性;其次,對肝臟不良轉歸的相關因素進行評估,特別是對高血糖負擔等相關的T2D特異性因素進行評估。

結 果

該項研究總共納入2330例CHB患者,平均年齡為54。6±11。8歲,55。5%為男性,57。9%接受抗病毒治療,其中671例(28。8%)患者合併T2D,平均年齡為61。9±9。3歲,65。6%為男性,T2D的平均病程為7。2±4。6年,1/4曾經吸菸(8。8%目前吸菸,16。2%之前吸菸),62。9%接受抗病毒治療。基線時,分別有30。4%(204例)和17。3%(116例)為進展期肝纖維化和肝硬化,平均HbA1c水平為7。2±0。9%,HbA1c達標時間佔HbA1c測量總時間的百分比(HbA1c-TRT)為88%(IQR:50%~100%),93。4%患者至少應用一種降糖藥物治療。

中位隨訪5。9(IQR:4。0~6。3)年期間,95例患者發生HCC,年發生率為0。69%,合併和不合並T2D患者的6年HCC累積發生率分別為4。92%和3。74%(

P

=0。001),詳見圖1。在有3年TE檢測結果可供評估的1399例CHB患者中,537例(38。4%)患者發生肝纖維化的進展,在671例有配對TE檢測資料的CHB合併T2D患者中,373例(55。6%)患者發生肝纖維化的進展。在整個研究佇列中,合併T2D與HCC發生[風險比(HR)為2。080,95% CI:1。343~3。222,

P

=0。001]及肝纖維化進展[比值比(OR)為4。305,95% CI:3。416~5。424,

P

<0。001]獨立相關。

慢乙肝合併2型糖尿病患者可透過最佳化血糖控制改善肝臟轉歸

圖1。慢性乙型肝炎合併與不合並2型糖尿病患者的HCC累積發病率 (引自發表文章)

多因素Cox迴歸分析表明,在CHB合併T2D患者中,T2D病程(HR:1。107,95% CI:1。023~1。198)、平均HbA1c水平(HR:1。851,95% CI:1。026~3。339)、HbA1c-TRT(HR:0。978,95% CI:0。957~0。999)等反映血糖負擔的因素以及肝臟硬度值(HR:1。041~1。043)和吸菸(HR:2。726~3。344)與HCC風險獨立相關(所有

P

值均< 0。05),但是,HbA1c變異性或受控衰減引數(CAP)與HCC風險無關,詳見表1。

表1。多因素Cox迴歸分析顯示CHB+T2D患者的HCC獨立預測因素(n=671)

慢乙肝合併2型糖尿病患者可透過最佳化血糖控制改善肝臟轉歸

(引自發表文章)

多因素二元邏輯迴歸分析表明,T2D病程(OR:1。044,95% CI:1。005~1。085)、基線空腹血糖(OR:1。109,95% CI:1。010~1。218)、基線HbA1c水平(OR:1。247,95% CI:1。050~1。480)、平均HbA1c(OR:1。220,95% CI:1。005~1。481)和HbA1c TRT(OR:0。993,95% CI:0。988~0。999)等血糖負擔相關因素以及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水平(OR:1。030~1。042)和抗病毒治療(OR:1。582~1。822)與3年時的纖維化進展風險獨立相關,相比之下,體質指數(BMI)、腰圍、CAP、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膽紅素和糖尿病藥物並非肝纖維化進展的獨立風險因素,詳見表2。

表2。多因素二元邏輯迴歸分析顯示CHB+T2D患者纖維化進展的獨立預測因(n=671)

慢乙肝合併2型糖尿病患者可透過最佳化血糖控制改善肝臟轉歸

(引自發表文章)

結 論

在CHB合併T2D患者中,高血糖負擔與HCC發生和肝纖維化進展的風險相關,凸顯了血糖控制以減少肝臟相關併發症的重要性。

研究者說

在該項前瞻性研究所納入的中國CHB患者大型佇列中,超過1/4合併T2D。與文獻報道一致,確認合併T2D與CHB患者的HCC風險增加32%有關。對HCC相關的T2D特異性因素進行研究,結果表明,

T2D病程較長、平均HbA1c較高以及HbA1c達標時間較短所反映的高血糖負擔,與HBV相關HCC的發生風險較高有關。

本研究除了再次證實T2D和血糖控制不良作為CHB患者的HCC風險因素之外,還顯示了血糖負擔的細節與HCC風險之間的相關性。此外,血糖負擔相關因素還與3年時的肝纖維化進展風險有關。

尚不清楚CHB患者高血糖負擔與HCC風險增加之間的關聯機制。在動物模型中,高胰島素血癥可以促使癌症的增長和轉移。一項臨床研究發現,HCC(多數為HCV相關)患者的血糖控制較差,與治癒性射頻消融後的HCC復發風險較高和生存率較低有關。另外一項研究表明,在既往未診斷T2D的中國人群中,隨機血糖(即使在正常範圍內)與HCC風險呈正相關(HR:1。04)。我們的研究結果明確顯示,CHB合併T2D患者的HCC發生風險與血糖負擔直接相關。

慢性肝病患者的HbA1c變異性較高。我們的研究發現,在CHB合併T2D患者中,作為連續變數的平均HbA1c水平與HCC發生和纖維化進展風險獨立相關,表明

血糖控制與肝臟不良轉歸風險之間存在穩健的關聯。

我們的研究發現,肝臟硬度值也與HCC發生風險獨立相關,肝臟硬度值已被一些研究納入CHB和NAFLD患者的HCC風險預測模型。此外,CHB合併T2D患者吸菸與HCC發生風險增加存在一直關聯,與包-年數呈正相關,這一發現與之前的薈萃分析及研究結果一致。由於多數患者接受了抗病毒治療,整個佇列的中位HBV DNA為20 IU/ml,因此,發現HBV DNA水平與HCC風險無關並不意外。

本研究的侷限性:首先,我們單中心佇列僅納入中國患者,所得出的平均HbA1c水平切點值需要進行外部驗證後,才能用於個體患者預後的預測;其次,可以延長隨訪時間,以便觀察到更多的事件;再者,未進行肝活檢,不清楚共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組織學資料,透過TE檢測CAP,得到了肝臟脂肪變性的患者比例,而對TE檢測結果為“灰區”的患者不能進行準確評估;最後,觀察性研究不能完全解決未測量混雜因素(例如HCC家族史和穩態模型評估的胰島素抵抗等已知因素以及其他未知因素)的問題。

總之,在合併T2D的CHB患者中,高血糖負擔與HCC發生和肝纖維化進展的風險密切相關,對於可調整的血糖因素,可以透過最佳化血糖控制,改善患者的肝臟轉歸。

參考文獻:Mak LY, Hui RW, Lee CH, et al。 Glycemic burden and the risk of adverse hepatic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with type 2 diabetes。 Hepatology。 2022 Sep 21。

慢乙肝合併2型糖尿病患者可透過最佳化血糖控制改善肝臟轉歸

專家簡介

司徒偉基

教授,醫學博士,現為香港大學內科學系腸胃肝臟科臨床教授,肝病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香港大學)主要研究員,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消化內科主管。在

Lancet、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Lancet Global Health、Journal of Hepatology、Gut、Hepatology

等多份高影響力的國際性SCI消化及肝臟期刊,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的身份發表超過230份論文;主持數項中國香港特區政府重大研究基金專案。司徒教授於2013年由香港醫學專科學院授予傑出青年院士獎,2016-2017年被授予香港大學傑出年青研究員獎, 2017年被授予廣東省衛健委傑出青年醫學人才, 2018年獲得亞太消化病周協會頒發Asia-Pacific Disease Week Emerging Leader,2019年被授予香港內科專科學院達安輝教授命名講座,2021年獲授予美國胃腸協會院士。

相關推薦

慢乙肝合併2型糖尿病:控糖可減少不良肝結局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