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輝:請不要用你的三觀,來要求整個世界

作者 | 樊登讀書 · 那漣

董宇輝:請不要用你的三觀,來要求整個世界

董宇輝曾在直播間裡,講過一件讓他後悔不已的往事。

他說弟弟當時在老家工作,雖然朝九晚五,但收入不高。

於是,他建議弟弟辭去工作,趁年輕出去闖蕩磨練一番。

後來弟弟果然聽他的去了深圳,工作非常辛苦,常加班熬夜不說,有時甚至房租都交不起。

咬牙打拼了兩年後,日子依舊原地踏步,弟弟最後還是遺憾地回了老家。

董宇輝:請不要用你的三觀,來要求整個世界

董宇輝:請不要用你的三觀,來要求整個世界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講到這裡,董宇輝慚愧地說:

後來,我就再也不給人亂建議了,我們偏頗、片面、狹隘的思想不足以指導別人的人生。

很多人總會不自覺地打著“為你好”的旗幟,去規劃別人的生活,指點別人的選擇。

但每個人的發展時區不同、價值觀不同,接受的考驗也不一樣。

真正高層次的人,從不會用自己的三觀來要求整個世界。

董宇輝:請不要用你的三觀,來要求整個世界

宋朝有個官員叫鍾傅,自稱很喜歡書法。

每到一處,就喜歡找匾額上的字進行點評。

但事實上,他自己的字寫得相當一般。

一次外出路過廬陵,他見一山中寺廟矗立著一幢巍峨的閣樓,匾額上寫著“定惠之閣”四個字,但上面署名已有些模糊不清。

於是他開始自以為是地對匾額上的字加以批評吐槽,並讓寺中僧人取下匾額,想要自己動手重寫。

誰曾想,寺僧取下匾額擦拭乾淨後才發現:

這被鍾傅大肆貶低的字,竟出自著名書法家顏真卿之手。

場面頓時有些尷尬了。

鍾傅只得悻悻地嘀咕:“像這樣的字畫,為何不刻在石碑上?”

他本想彰顯自己頗有才華,這回反倒在人前露拙了。

馮唐曾經在網上調侃:

“中年油膩”的表現之一,就是愛端著“過來人”的身份,教人做事。

生活中,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

你想買保險,有人湊過來跟你說,千萬別買,都是坑,還不如做理財;

你想辦健身卡,有人說這個純屬智商稅,還不如每天去公園跑跑步;

你想報培訓班,有人教導你:學什麼學,你現在當務之急就是先把手上的工作幹好。

有些人總以為,自己在某個領域發展得不錯,就想把自己的經驗到處普及。

張口就是

"聽我說”、“你應該”、“這不對”

閉口就是

“現在的年輕人不行!”“你怎麼這麼固執呢?”“以後有你後悔的!”

自以為給別人提供了有益的指導,實際上恰恰暴露了自己的傲慢。

董宇輝:請不要用你的三觀,來要求整個世界

就像老話講的:

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

人際交往最忌諱的,莫過於自作聰明地到處秀優越,自詡“人生導師”。

因為在這個步履不停的時代,經驗比衣服更容易過時。

甲的所謂好心好意,很可能是乙的人生絆腳石。

董宇輝:請不要用你的三觀,來要求整個世界

聽過這樣一個詼諧的段子:

有人問渠:“渠,你哪得清如許?”

渠說:“你先管好你自己。”

好笑之餘,也覺得諷刺不已。

生活中,越是意識不到自身侷限的人,越是喜歡對別人的生活品頭論足。

朋友有次和久未謀面的老同學一起吃飯。

老同學在體制內工作,事業風生水起,個性也比較好強,總是看不起體制外的人。

吃飯時,他不停說服朋友去考公。

朋友表示,自己很喜歡現在公司的工作氛圍,目前沒有考公的打算。

對方瞥了他一眼,說:

你們這種人眼光太狹隘了,企業經常加班加點,連個公積金都沒有。而且隨時都可能被炒魷魚,能有什麼前途。

朋友苦笑著回答:“我知道體制內的福利待遇確實不錯,但那不是我的追求。”

老同學依舊不依不饒,繼續質問他:

“你上班不是為了穩定和高福利,難不成是想當好人,做善事?”

朋友忍無可忍,終於回懟:

“難道工作就只是為了圖穩定,賺大錢?你喜歡穩定,我喜歡競爭和挑戰,大家只是志向不同罷了。”

同學臉色瞬間由晴轉陰,寥寥敷衍幾句,便匆忙吃完飯離開了。

董宇輝:請不要用你的三觀,來要求整個世界

汪曾祺曾在《四方食事》中感慨:

“有些東西,自己儘可不吃,但不要反對旁人吃。不要以為自己不吃的東西,誰吃,就是豈有此理。”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

你覺得體制外沒前途,TA可能如魚得水;

你覺得二人世界很快樂,TA或許就享受單身;

你憧憬大廠的奮鬥,TA也許覺得朝九晚五更適合自己。

換個角度想想,誰樂意別人在自己的世界裡指指點點?

有些事你無法理解,不代表這件事是錯的;有些東西你沒見過,不代表它不存在。

成熟的人,都懂得理解別人的選擇、尊重別人的三觀。

董宇輝:請不要用你的三觀,來要求整個世界

心理學上,曾提到過兩種認知偏差:

一是

“樸素現實主義”

:人總相信自己掌握真理,他人是不理性,甚至有偏見的。

二是

“樸素犬儒主義”

:人總認為自己是客觀的,他人在以自我為中心。

熱衷於好為人師,其實就是這兩種“思維誤區”在作怪。

真正智慧的人,都懂得打破思維的侷限,向內求,向外修。

臺灣作家金惟純在《人生只有一件事》中提到,他年輕時曾經也“好為人師”過。

他打小學習成績優秀,後來又成功創辦《商業週刊》。

事業發展順利之後,他的心態也慢慢開始轉變,整個人都“膨脹”了許多。

無論碰上大事小事,都愛發表觀點。

身邊人,包括父母、配偶、子女、朋友等,無不被他評價指導過。

直到有一次,他看見了真正為人師表的樣子,他們是如此的謙卑、內斂,才醒悟自己過去有多麼傲慢和自以為是。

於是,他痛定思痛,把自己身上那些“好為人師”的症狀一一列下來:

一、有時根本不管別人需不需要,只因我看不順眼,就強行指教別人;

二、有時看到別人有需要,但不管他是否準備好,自顧自地指教起來;

三、有時別人願意受教,但我沒弄清楚狀況,就開始長篇大論……

然後連續三年,一一對照,克己修正。

很認同一句話:“他人其實是自己的一面鏡子,我們發現別人有需要改變的地方,其實是自己某些方面做得不足。”

人生最大的牢籠,就是“我執”太重。

一個人聲音越大,聽到的東西就越少。

總是以自我為中心,習慣扮演一個“施教者”,很容易固步自封。

懂得放低姿態,沉澱自己的人,才能枝繁葉茂,走得長遠。

董宇輝:請不要用你的三觀,來要求整個世界

劉潤曾說過一段意味深長的話:

無論是朋友、工作還是戀愛,如果你感到與對方特別契合,溝通愉悅。

1%的可能,你遇到了soulmate。

99%的可能,你遇到了智商情商都在你之上的人,對方在向下相容而已。

《十三邀》裡,談到如何與年輕人相處,錢理群老師說:“不做導師,不給別人指路,我只是不斷地提出各種思考,讓年輕人去想。”

無獨有偶,在B站爆火的復旦教授梁永安也曾謙虛地表示:

比起指導年輕人,自己實際上是跟著他們學到了更多的東西。

你看,面對聰明的人都懂得戒掉好為人師,始終保持一顆敬畏之心。

因為他們知道,世界山高水闊,我們所見的不過其中一隅;

時代瞬息萬變,我們唯一能確定的,就是自己的無知。

餘生,做一個向內紮根,對外淺言的人,不在言語上爭高低,只在格局上爭大小。

作者 | 那漣

主編 | 阿醫

排版 | 餘景

圖片 | 圖蟲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