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城唐水——大連的吳姑遺風

魏城唐水——大連的吳姑遺風

位於大連市普蘭店區星臺街道葡萄溝村巍霸山上,修建於魏晉時期

背景

東漢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靈帝死,劉辯繼立為少帝。董卓擁兵人洛陽後,盡攬朝政並廢少帝,立劉協為帝,即漢獻帝。 董卓的專橫激起東漢朝臣和地方牧守的反對,釀成大規模的內戰。初平三年(公元192年), 長安兵變,董卓被殺,關中大亂。

黃初元年(公元 220年),曹丕稱帝,國號魏,都洛陽,建元黃初。公元 221 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世稱 蜀、蜀漢),建元章武。公元 222年, 孫權在武昌稱帝(後遷都建康一今南京),國號吳,建元黃武,由此形成 三國鼎立之勢。而此間遼東仍由公孫氏把持。魏吳都欲將遼東納入各自的勢力範圍。

黃初元年(公元220年),魏文帝首先派使者融弘出使遼東,公孫康稱臣附魏,大連地區遂成魏國領地,其郡縣設定不變,今大連地區南部仍設 沓縣平郭縣,行政仍由公孫氏把持。至康子公孫淵統治遼東時期,採取了 聯昊拒魏的政策,以求遼東的相對獨立。霸山城就是在這一大背景下修建。

巍霸山城,俗稱“吳姑城”

位於大連市普蘭店區星臺街道葡萄溝村巍霸山上,修建於魏晉時期。

山城城垣依山勢起伏繞山脊一週,全長約 3000米,平面呈不規則形,東、西、北三面設有城門。城牆外壁由加工成大頭小尾的楔形石砌築,砌築時大頭向外、小頭向內,牆體內部以長條石層層相壓。牆體自下而上逐層內收,嚴謹有序。城牆延至絕壁處則以自然峭壁作屏障。山城南部有一石砌高臺,稱“點將臺”;山城北側建有石砌小城,俗稱“紫禁城”;靠西門內側有一蓄水池,稱“飲馬灣”。

該山城是高句麗據守遼東半島南端時修建的眾多山城之一,且製作精良,規模宏大,內涵豐富,對於探討魏晉時期高句麗山城建築、開展有關高句麗的歷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藝術和學術價值。

清泉寺,俗稱“吳姑城廟”

坐落於巍霸山城內東部,始建於唐代,是一座集儒、釋、道三教一體的古建築群,座西北面東南,佔地面積約 1700 平方米。據明碑記載 :“唐王建剎、吳姑重修。”可見清泉寺始建於唐代,吳姑於明萬曆三十五年間(1607)復修,清同治三年(1864)增設藥王殿和禪房等,民國十六年(1927)全面大修,重修前後大殿,增建兩配殿、中殿樓閣、鐘鼓二樓、山門裙牆和保安祠火池等。清泉寺建築工藝精湛、儲存完好,對研究我國古代廟宇建築有著十分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