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編鐘——沉睡上千年的文化奇蹟

40年前,湖北隨縣西郊擂鼓墩,一座沉睡於地下2400多年的戰國早期古墓,因軍事單位的施工得以再現在世人面前。

15000多件文物重見天日,勾勒出一個宏大的青銅時代。而曾侯乙編鐘正是其中的“名角兒”。

戰國餘音-編鐘重見天日

曾侯乙編鐘——沉睡上千年的文化奇蹟

1978年,由譚維四先生帶隊的發掘隊伍,率先揭開了曾侯乙墓的神秘面紗。在他的帶領下,考古隊掌握了墓坑填土的地層關係,排除盜洞干擾,除去封土移去石板,挖掉夯土等填土層後,終於見到了巨大的槨蓋板,然而,眾人費盡力氣揭開槨蓋板後,面前的景象卻讓所有人都愣住了。

曾侯乙編鐘——沉睡上千年的文化奇蹟

隨州的地下水在這兩千多年的時間裡,慢慢突破了古人的防水封鎖,幾乎所有的墓室都被水所淹沒,棺木漂浮在水上,出乎了所有工作人員的意料,也為接下來的發掘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曾侯乙編鐘——沉睡上千年的文化奇蹟

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考古學有句老話說“幹千年溼萬年,半乾半溼就半年”,環境正是文物可以跨越時空,與今天的我們相遇的重要因素之一,地下水的滲透讓墓室保持在一個封閉狀態,其中的文物也藉此避開了時光的侵蝕,直至此刻,重見天日。

見此情景,工作人員只得採用抽水機。隨著水位慢慢下降,只見三根處於同一高度的方木漸漸從水面露頭,曾侯乙編鐘這一青銅時代的瑰寶,終於顯露在世人眼前。

龍的世界-曾侯乙編鐘的龍紋樣式

曾侯乙編鐘——沉睡上千年的文化奇蹟

編鐘現世,除填補我國音樂史上的空白外,也具備著獨特的藝術價值,過去人們的工藝與審美,在編鐘紋路上完全展現出來。現在,讓我們把目光移到它們身上,去領略那青銅時代的美麗。

曾侯乙編鐘——沉睡上千年的文化奇蹟

中國人是龍的傳人,龍的形象在中國古代的藝術品中屢見不鮮。龍紋用於編鐘的裝飾,初見於西周早期,西周中晚期較為盛行,且多裝飾於鐘的鼓部。在曾侯乙編鐘以及曾侯乙墓其它器物的裝飾中,龍紋始終佔據著最重要的地位。

曾侯乙編鐘——沉睡上千年的文化奇蹟

龍紋的造型比較豐富,相對寫實的龍紋主要看重在龍頭的刻畫,龍身則稍顯簡略。相對抽象的龍紋,各個部位都受到簡化。曾侯乙編鐘上的龍紋造型包括:獸首龍紋、鳥首龍紋、牛首龍紋、花冠龍紋。

獸首龍紋

曾侯乙編鐘——沉睡上千年的文化奇蹟

獸首龍紋。龍的頭部本來就帶有獸的特徵,這裡的獸首龍紋是指一些頭部被認為是獸的形象,其形體又具有龍的特徵的某些樣式。不過這裡的獸首雖有具象的表現,但無法像鳥首、牛首那樣可確認出其具體物種。這些獸首是摹於自然而又超於自然的形象。獸首龍紋是全套鍾裝飾中最為普遍的紋飾。

鳥首龍紋

曾侯乙編鐘——沉睡上千年的文化奇蹟

鳥首龍紋。是指紋樣頭部具有禽鳥的特徵,主體部分為龍驅的某些樣式。龍驅雖然已經作了變形處理。但是透過前後兩足及後部彎曲的長尾仍可辨別出龍的基本特質。

牛首龍紋

曾侯乙編鐘——沉睡上千年的文化奇蹟

牛首龍紋。見於下層銅人柱座及下層橫樑東端銅套的裝飾,作為主紋蟠龍紋的輔助型紋飾,以淺浮雕的形式附著在蟠龍之上。其頭部的形象特徵與牛首近似,但蜿蜒的身軀又具有龍的特點。該紋與主紋相互交映,融為一體,增加了主紋的精緻華美。又顯出主次秩序和分明的層次感。

花冠龍紋

曾侯乙編鐘——沉睡上千年的文化奇蹟

花冠龍紋。也是獸首龍紋的一種,其特點是龍頭上沒有角,而代之以鳳鳥式花冠,花冠彎曲的形狀與龍身相似,龍口中伸出粗鉤型長舌,均兩足各四爪。整條龍造型邊緣飾一週密的圓點紋,龍身轉繞處飾雲雷紋,龍的頭、舌、花冠及體驅上遍飾雲紋。此龍紋造型活潑,紋飾繁簡適度,極具裝飾的美感。

龍的世界

龍自古就是先民神話尊崇的神靈,其造型也是千變萬化。曾侯乙墓器物中所展現的龍紋母題在繼承中原文化傳統的基礎上,龍紋形式感上就與中原地區有很大的不同。西周時期已具備比較齊全的龍類紋飾的種類,主要是以粗獷型線條為主的青銅紋。而春秋晚期的淅川下寺楚墓中銅器審美的取向則發生了變化,紋樣製作工藝逐漸精細,紋樣日趨複雜,銅器中的蟠繞龍紋裝飾飽滿、粗壯有力,春秋戰國之交的曾侯乙墓自然吸取了春秋晚期的龍紋特點但其形式和結構也發生了變化。相對於春秋晚期龍紋的繁複,曾墓中龍身從粗壯飽滿變為纖細、簡單,這也從側面反映了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國力的盛衰。

曾侯乙編鐘——沉睡上千年的文化奇蹟

(春秋早期·枝江百里洲銅匜上的龍紋)

曾侯乙編鐘——沉睡上千年的文化奇蹟

(春秋晚期·淅川下寺M2鄬子倗簋上的蟠繞龍紋)

曾侯乙編鐘——沉睡上千年的文化奇蹟

(戰國初期·曾侯乙墓器物上的蟠繞龍紋)

面對遙遠的青銅時代,我們往往不知所云,被迫停留在想象階段。曾侯乙墓眾多文物的出現,為我們創造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讓遐想變為現實,記載映照眼前,這或許就是文物的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