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勿學盧多遜,得勢切記要容人

宋太宗太平興國七年(982年)的一天,崖州(位於今海南三亞)郊外官道上一個簡陋的旅店,大堂裡稀稀拉拉地坐著幾位客人,大堂一角,一位看上去風塵僕僕、氣質儒雅的中年男人正在埋頭吃飯。

這時,一個手拄柺杖、衣衫襤樓的老婦人走進來,挨桌討要剩飯,漸次來到中年男人的桌邊。

中年男人抬起頭,看著這個步履蹣跚的老婦人,不覺生出憐惜之情,將面前的飯菜分出一些給她,老婦人一邊道謝,一邊迫不及待地吃了起來。

中年男人好奇地問老婦人:“老人家,聽您口音也像是中原人氏,如何流落到這蠻荒之地呢?”

老婦人抬起頭來,滿臉悲憤,道:“先生,您有所不知,我原本也是中原的官宦人家,有個兒子在朝中為官。誰知兒子時運不濟,正趕上盧多遜任宰相,要挾我兒與他同流合汙,我兒不願違背正道,不肯順從,惹得那老賊火起,遭他陷害,全家都被流放到這天涯海角,因為水土不服,家人們一個接一個都病死了,只剩下老婆子我一個人,無依無靠,只好四處流浪,討飯為生。想那奸相仗勢欺人,一味妒賢嫉能,必不得好報,早晚也得落個流放的下場,先生您說,老天不讓我老婆子死掉,是不是要讓我看到他的下場呢?”

老婦人一邊嘟嘟囔囔,一邊低頭吃飯,卻沒注意到這中年男人的臉瞬間變得鐵青,他沒有迴應老婦人的話,只是默默地起身,快步走出旅店,騎上馬匆匆揚長而去。

老婦人不知道的是,這位中年男人,正是剛剛因謀反罪名被罷相,然後以投荒之典流放到崖州的盧多遜。

曾經宋太祖、宋太宗跟前的紅人、手握朝廷大權、炙手可熱的盧多遜,如何落到被流放崖州的下場呢?

這一切都和盧多遜的做人有很大關係。

做人勿學盧多遜,得勢切記要容人

崖州故城

官宦子弟立大志

盧多遜(934年―985年),懷州河內(今河南

沁陽

)人,據說是東漢著名經學家、史學家、有“海內大儒”之稱的盧植的後人。盧家一直延續儒學傳統,五代時期,盧多遜的曾祖盧得一、祖父盧真啟先後擔任縣令,父親盧億也以

孝悌舉明經,

歷仕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到宋朝初年做到了少尹、少府監的位置,稱得上是官宦世家。

盧多遜的父親盧億是個低調謙和的人,生活儉樸,頗知進退,當同朝為官的兒子盧多遜提拔為知制誥時,盧億為避嫌,果斷上表辭去官職,回鄉養老。後來,他眼看盧多遜日益顯貴,生活越來越奢侈,不覺憂心忡忡,忍不住對親友說:“我家世代儒素,勤儉持家,如今驟然富貴,恐怕是禍非福,我不知死後是否有葬身之地啊。”

後來,盧多遜果然敗落,人們都歎服盧億的見識,這是後話。

在這個家庭濃厚的儒學氛圍薰陶下,盧多遜自小聰明好學,紮下了深厚的儒學功底,

後周顯德初年,二十多歲的盧多遜便考中進士,被授為秘書郎、集賢校理,後升任為左拾遺、集賢殿修撰。

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王朝更替,機會多多,看到很多無名小卒搖身一變成為新貴,特別是小吏出身、無甚學識的趙普,憑著從龍擁戴之功,一躍成為當朝的宰相,讓一向自視甚高的盧多遜深受刺激,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豈能鬱郁久居人下!盧多遜暗暗發誓,要憑藉自己的才能和謀略,有朝一日也要攀到位極人臣的位置。

做人勿學盧多遜,得勢切記要容人

盧多遜影視形象

謀略過人獲君寵

乾德六年(967年),素以博聞強記、精通經史而聞名的盧多遜加任史館修撰、判館事,成為朝廷史館的一把手。

史館主要負責修史、藏書,是個清閒部門,遠離朝廷中樞,完全不符合和盧多遜的政治理想,盧多遜一度有些失落,但不久他就驚喜地發現,宋太祖趙匡胤喜歡讀書,常常親自到史館裡來取書。

盧多遜暗叫機會來也,他安排自己信任的館吏負責管理藏書,並叮囑他注意宋太祖取走了哪些書籍,隨時向他彙報,然後他立即找來同樣的書籍,通宵達旦進行研讀,等到宋太祖看書有疑問、找人進行諮詢的時候,其他人往往回答不上來,盧多遜卻因為早有準備,因此對答如流,深合宋太祖的心意。一來二去,宋太祖開始注意到這個文辭敏捷的年輕官員。

開寶二年(969年),宋太祖趙匡胤征討北漢,特意帶上了盧多遜,安排不同的崗位對他進行歷練、考察,盧多遜也意識到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因此傾盡全力表現,逐漸得到宋太祖的賞識,兩年後,在宋太祖的授意下,盧多遜被朝廷任命為翰林學士,成為宋太祖身邊的新晉寵臣。

盧多遜得到宋太祖的賞識,自信心愈發增強起來,不久之後

,又抓住機會立了一功。

開寶六年(973年),宋太祖派盧多遜為江南生辰國信使,以為南唐後主李煜祝賀生日為由,出使南唐,實則是想刺探南唐虛實,李煜被後人稱為千古詞帝,文采風流冠絕一時,盧多遜也以文采著稱,再加上刻意投其所好,與李煜詩詞唱和,很快贏得了李煜的好感,對他喪失了警惕,盧多遜趁機多方留意觀察南唐的社會狀況。

盧多遜即將返程之時,派人稟告李煜說:“朝廷計劃重修天下圖籍經典,目前史館唯獨缺少江東各州的資料,希望您能給予幫助。”

李煜本想趁機結好這位宋太祖身邊的紅人,以便讓他在太祖面前為自己說些好話,為南唐爭取一些苟延殘喘的時間,便滿口答應下來,立即安排人將江東十九州的資料送給盧多遜,盧多遜結合這些資料進行研究,將南唐各地的地理形勢、屯兵遠近、人口多寡等情況摸得一清二楚,回到京城開封,立即呈報給宋太祖,併力陳江南衰弱可取之狀。

久懷統一天下之志的宋太祖聞言大喜,對盧多遜更加重視起來。

做人勿學盧多遜,得勢切記要容人

南唐後主李煜畫像

落井下石逐趙普

盧多遜想要實現自己終極的政治理想,唯有現任宰相下臺才有可能實現。因此,現任宰相趙普便成了盧多遜心中最大的政敵。

趙普是宋朝的開國功臣,

為人剛毅果斷,是陳橋兵變的主要策劃人,宋初採取的諸如削奪藩鎮、罷禁軍宿將兵權、改革官制等一系列重大措施,趙普都是主要操盤手,此外,還協助宋太祖制定了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統一戰略,為宋太祖鞏固統治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他與

太祖、太宗兩兄弟淵源深厚,名為君臣,實同手足。

盧多遜想要取趙普而代之,原本是不自量力的痴心妄想。

但問題卻出在了趙普自己身上。趙普為相十餘年,權傾朝野,漸漸變得剛愎自用,獨斷專行,

難以採納不同意見,同時,妒賢嫉能,對認為會威脅他權勢的人才,進行打擊排擠,逐漸引起包括皇弟趙光義等一批同僚的不滿。

時任

開封尹、同平章事的皇弟趙光義,早有心思覬覦皇位,因此把對趙匡胤忠心耿耿、獨攬

朝政的趙普視為眼中釘,與趙普進行了各種明爭暗鬥,盧多遜敏銳地捕捉到這個機會,與趙光義私下聯合起來,共同對付趙普。

趙光義負責蒐集不利於趙普的證據,盧多遜則利用宋太祖對他的信任,時常吹耳邊風,向宋太祖灌輸趙普的種種不是。

宋太祖一開始不以為然,但時間久了,不免對趙普產生疑心,後來發生了兩件事兒,讓趙普在宋太祖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

宋太祖與趙普情同手足,當上皇帝后,還經常在下朝後跑到趙普家裡吃飯聊天,很多軍國大事就在兩人閒談中敲定下來。

做人勿學盧多遜,得勢切記要容人

宋太祖雪夜訪趙普

有一次,宋太祖又到趙普家裡來,看到廊房下面擺著幾個筐子,太祖好奇,問是什麼東西。

趙普紅著臉對宋太祖說:“吳越王錢俶派人趁我不在家,說給我送點海貨,我還沒顧上看呢。”

宋太祖一聽,來了興致:“來來來,開啟看看是啥海貨,正好讓嫂子給擺治擺治,咱哥倆喝兩杯。”

誰知道,開啟筐子一看,哪是什麼海貨,裡面裝滿了瓜子金。

這下子尷尬了,趙普慌忙下跪叩頭,連聲謝罪,說臣實在不知道里面是啥呀!

宋太祖嘆了一聲,說:“算了,既然送來了,你就收下吧,這也不是你的錯,是錢俶那小子以為天下大事都是你一個書生說了算,所以格外看重你呢。”

宋太祖表面上好像是原諒了趙普,但實際上內心對趙普懷疑的種子已經開始發芽了。

趙普原本不拘小節,為這事懊惱了幾天之後,看宋太祖對他一如既往,便放下心來,過後不久,便派親信小吏前往秦隴山區購買巨木,然後連成成片的木筏,順河而下,運到開封,為自己營造豪華府第。

本來趙普自己蓋個宅院也用不了多少木材,誰知這個小吏卻趁機假公濟私,偷偷採辦了幾倍的巨木,然後打著趙普的旗號在京城裡倒賣,從中牟取暴利。

當時秦隴山區的巨木屬於稀缺資源,早已被朝廷列入政府專營專案,嚴禁私人販賣,趙普私下派人去採購並在京城販賣顯然屬於知法犯法。

結果這事兒被三司使

趙玭知道了,趙玭正好跟

趙普有矛盾,便跑到宋太祖跟前告狀,宋太祖又想起不久前錢俶送給趙普的金瓜子,不禁勃然大怒道:“他還要貪得無厭到什麼時候?”當即下令身邊的翰林學士擬寫詔書,要罷免趙普。幸虧兩代四朝元老王溥在場,替趙普說情,詔書才沒有發出去。

時任翰林學士的盧多遜怎肯放過這個機會,在宋太祖跟前更加起勁地編排趙普的壞話,宋太祖對趙普日益疏遠起來。

趙普是個聰明人,看出宋太祖對他態度越來越冷淡,就主動上疏請求辭職,宋太祖第一時間表示同意,封趙普為河陽三城節度使,直接將他逐出了京城。

趙普下臺,朝廷出現權力真空,宋太祖隨即將盧多遜提拔為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距離他的目標只有一步之遙了。

盧多遜的父親盧億聽說後,不但不興奮,反而

喟然長嘆

道:“趙普乃是開國元勳,小子無知,竟敢詆譭先輩,將來恐怕難以免禍!”

貪權盧相不饒人

開寶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50歲的宋太祖趙匡胤在斧聲燭影中離世,皇弟趙光義繼位,是為宋太宗。

宋太宗剛上臺,便提拔他信任的盧多遜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也就是事實上的宰相,盧多遜終於實現了他一生孜孜不倦追求的理想,這一年,他42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

人生得意馬蹄歡,盧多遜無法掩飾自己的得意。然而,這位已經位極人臣的宰相卻突然患得患失起來,他不是考慮怎麼去全力以赴輔佐宋太宗治理天下,而是擔心他在這個位置上能不能坐穩,能不能做得更長久。

為了把這趙家的宰相一直當下去,盧多遜一方面將目光投向了他潛在的政敵們,一方面私下結交已接任開封尹的齊王趙廷美,就像他在宋太祖時期私下結交皇弟趙光義一樣,盧多遜的考慮,不可謂不深遠。

被盧多遜視為最大對手的人竟然是已被宋太祖貶出京城的趙普,盧多遜看不起趙普,卻又把趙普視為一生的敵人,他想盡種種辦法抓住一切機會汙衊、陷害、打擊趙普,想要把趙普徹底打敗、擊垮,然後再踩在自己的腳下。

宋太宗同樣也沒有忘記老對手趙普,在他登基的第二年,便把趙普從河陽調回京城,給他了個太子太保的虛職,讓他在家閒居,就近監管起來,趙普就此成為大宋官場被邊緣化的第一人。

趙普的妹夫侯仁寶,是歷仕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北宋五朝的耆舊老臣侯益的兒子,侯益在世時被宋太祖賜予等同於宰相的待遇,放到今天也是響噹噹的正國級。侯益退休後,安家在西京洛陽,家中有良田美宅,稱得上是家大業大。

早在趙普為相時,為了照顧這個妹夫,就特意安排他在洛陽本地為官,侯仁寶和趙普的妹妹,背靠大樹好乘涼,過上了悠哉悠哉的幸福生活。

然而,隨著盧多遜的得勢,兩口子的好日子很快就戛然而止了。

盧多遜趁著趙普受冷遇的機會,說動宋太祖,將侯仁寶外放到幾千裡之外的邕州(今廣西南寧),當時的邕州,還是尚未完全開化的蠻荒之地,經濟落後,生活條件艱苦,與繁華的西京洛陽有著天壤之別。

對於過慣了好日子的侯仁寶來說,在這遠離中原的窮山惡水之間做官,簡直是不堪忍受,度日如年,整天盼著朝廷早些把他調回去,但在盧多遜的“照顧”下,侯仁寶在邕州任上幹了九年,還是沒有挪地方。

趙普深怕這位妹夫老死在邕州,便想方設法要將他調回,可現在是盧多遜當政,要想讓盧多遜放妹夫一馬,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趙普苦思冥想,終於想出來一個主意。

原來邕州臨近交州(轄今越南北部及兩广部分地區),交州原是唐朝屬地,五代時屬於南漢,南漢被宋太祖平定後,交州地方政權被一個叫黎桓的人趁亂把持。趙普覺得,如果能夠說動宋太宗攻取交州,宋太宗必定會召擔任邕州知州的侯仁寶回來彙報情況,到時候再想法兒運作把侯仁寶留在京師即可。於是便寫信給妹夫支招,讓他上書鼓動宋太宗攻取交州。

果然不出趙普所料,得到侯仁寶的報告,好大喜功的宋太宗大喜,當即打算召侯仁寶回京瞭解詳情,誰知陰險狡詐的盧多遜聽說後,立即入朝向宋太宗進言,他說:“

一旦召侯仁寶回京,恐怕割據交州的蠻夷會有所警覺,從而加強戒備,我軍就不容易輕易取勝了。不如直接授予侯仁寶便宜行事之權,讓他帶兵出其不意,長驅直入,一定能夠成功。

宋太宗一聽有道理,就沒有召回

侯仁寶,而是直接下詔任命侯仁寶為交州路水陸轉運使,孫全興、劉澄、賈湜等人配合,水陸並進征討交州。

侯仁寶弄巧成拙,不過事已至此,只好硬著頭皮往上衝,不過這老兄也不愧是將門出身,事到臨頭反而豁了出去,居然親自帶領前軍率先出發,一路攻城掠地,所向披靡,直抵交州重鎮諒山,然而,不知是否出自盧多遜的授意,孫全興、劉澄等人卻遲遲不進軍,導致侯仁寶形成孤軍深入之勢,一時大意又中了黎桓的詐降之計,遭敵重兵包圍,苦等援軍不至,最終竟戰死在支陵江中。

做人勿學盧多遜,得勢切記要容人

交州之亂

本想把妹夫解脫出來,沒想到卻送了妹夫的小命,趙普得知妹夫的噩耗,不禁悔恨交加。誰知,造成侯仁寶戰死的始作俑者盧多遜卻沒有絲毫收手的意思,還要不停地往趙普的傷口上撒鹽,大概這樣能夠讓盧多遜產生快感。

趙普在京城賦閒的這段時間,一直深居簡出,做出一副老老實實、規規矩矩、恭恭敬敬的樣子,漸漸地讓宋太宗對他放下心來。侯仁寶戰死半年後,開國功臣高懷德與大宋燕國長公主的女兒也就是宋太宗的外甥女,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經宋太宗欽點,把她許給了趙普的兒子趙承宗,並下詔讓在潭州(今長沙)任職的趙承宗立即回京,擇日成婚。

趙普對此很滿意,一來趙、高兩家門當戶對,兒子娶了公主的女兒,也就成了當朝的駙馬爺;二來宋太宗既然肯把外甥女嫁給自己的兒子,說明對自己的芥蒂已經淡化了。

因此,趙家上下喜氣洋洋,大張旗鼓地為趙承宗兩口子舉辦了婚禮。然而,趙家歡樂的氣氛讓盧多遜深受刺激,還沒等小兩口的蜜月過完,盧多遜就上奏請宋太宗下令,要讓趙承宗立即回潭州任所上班。

做人勿學盧多遜,得勢切記要容人

洞房花燭夜

盧多遜此舉,就像精美的餐桌上突然飛來了一隻蒼蠅,把趙普徹底激怒了,這小盧同學是不打算讓他安安生生地過日子啊!從此,將近60歲的老趙下定決心,圖謀東山再起,一定要親手除掉盧多遜!

高手反擊很致命

就在趙普日夜籌劃、尋找機會之時,機會適時而至。

有一天,宋

太宗的親信

柴禹錫

趙鎔、楊守一等人私下向宋太宗

告發已進封為秦王的皇弟

趙廷美

驕奢恣肆,且將圖謀不軌,而且,他們還透露了一個令宋太宗更加震驚的訊息,宰相盧多遜私下與趙廷美來往密切,恐怕早有勾結。

這個時候,宋太祖趙匡胤的兩個兒子德昭、德芳都已經過世,按照金匱之盟的約定,有資格繼承帝位的人,除了宋太宗的兒子外,只有四弟趙廷美一個人了,而且,趙廷美確實對宋太宗沒有照顧好趙匡胤的兒子心懷不滿,有過怨言。

為了能將自己的皇位坐穩,然後再順利地傳給自己的兒子,宋太宗決定排除趙廷美這個隱患,可令宋太宗想不到的是,自己一向信任的“打手”盧多遜,竟然靠不住了。

宋太宗不禁想起了政治老手趙普,當即主動召趙普進宮喝茶,談話間,宋太宗委婉地表達了對朝政的擔憂以及對皇弟趙廷美恨鐵不成鋼的心情。趙普這兩年雖然深居簡出,對朝廷政局的風吹草動卻洞若觀火,作為久經磨鍊的政壇老手,宋太宗一撅屁股,趙普便知道他要拉什麼屎,立即恰到好處地安慰宋太宗,並旗幟鮮明地表達了自己的立場:“陛下,如果您信得過臣,臣願意在朝廷中樞值班,主持偵查那些陰謀作亂的權奸,為陛下分憂。”

宋太宗一聽,頷首表示肯定。趙普察言觀色,一看對路,就連忙跪在太宗跟前,接著說了一番話。

趙普說,當初他被宋太祖貶出京城鎮守河陽時,給宋太祖寫了一封信,信中大意是:“外人說我妄議皇弟開封尹,皇弟忠孝全德,哪裡有

瑕玷

!況且昭憲太后臨終時,我實際上參與接受遺命。知我者是您,希望您明鑑。”

信中所指的皇弟開封尹,就是時任開封尹的趙光義。昭憲太后便是太祖、太宗兄弟的母親杜太后。當初,杜太后在臨終前,趙普也守在病榻前,耳聞目睹了杜太后叮囑宋太祖將皇位兄終弟及的遺命。

趙普向宋太宗回顧了自己記錄杜太后遺囑的過程,言辭懇切地對太宗說:“我一直忠於陛下,只不過屢屢被權臣中傷,請陛下明鑑。”

待趙普退出之後,宋太宗令侍從翻檔案查詢趙普寫給宋太祖的信,誰知四處尋覓不到,後來有內侍想起來是宋太祖將這封信封藏到一個

金制的藏書匱裡,找到開啟一看,果然看到了趙普寫的這封信。

宋太宗一看內容,與趙普說的分毫不差,激動不已,馬上又將趙普召回,當著趙普的面,罕見地進行了自我批評:“人誰無過,朕今年還不滿五十,已經知道四十九年的是非了,今天才認識到卿的忠誠。”然後,宋太宗迫不及待地當面授趙普為司徒兼職侍中,封梁國公,並命他秘密偵查秦王趙廷美謀亂事宜。

宋太宗和趙普,這對曾經的老對手,如今為了實現各自的目標,重新站到同一條戰線上了。

趙普搖身一變,又回到了相當於宰相職位的權力中樞,他跟秦王趙廷美本無嫌隙,但為了收拾仇敵盧多遜,趙普也顧不上那麼多了。但趙普畢竟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氣量也遠非盧多遜可比,他多次明裡暗裡勸告盧多遜,讓他主動引退,自己不會跟他過不去。

做人勿學盧多遜,得勢切記要容人

秦王趙廷美畫像

自從趙普重獲起用,盧多遜隱隱感到不安,但由於貪戀權位,遲遲不能決斷。

看盧多遜不知趣,趙普怎肯善罷甘休,為了儘快扳倒這個仇敵,便只有踩下了偵辦趙廷美謀亂案的油門。

趙普本來就是刑獄方面的專家,又是政治鬥爭的老手,對於這種辦案目標明確、只需做有罪推定的事情,簡直就是拿手好戲,經過一番明察暗訪,很快就得到了盧多遜與秦王趙廷美暗通款曲、陰謀篡位的證人、證言、證據。

趙普將調查結果向宋太宗當面彙報,宋太宗一看證據鏈十分充分,掩飾著自己內心的激動,裝出痛心疾首的樣子對趙普說:“兄終弟及,確實是太后老人家的遺言,但朕身體尚且強壯,難道廷美就等不及了嗎?況且朕對多遜也不薄,難道他還不知足,非要讓廷美當皇帝嗎?”

趙普心知肚明,再一次恰到好處地給宋太宗遞上了一把刀,他說:“自夏禹至今,從來只有傳子的公例,太祖已經做錯了,陛下還要再錯嗎?”

這句話,正中宋太宗的靶心,宋太宗本來對向自己的親弟弟下手有顧忌,聽趙普這番話後心安理得起來,於是立即召叢集臣,商議對趙廷美和盧多遜的處理措施。

經過一番朝議,以太子太師王

溥領銜,七十四名元老重臣聯名上奏,共同議定,將盧多遜及其家屬削奪官爵,一起發配崖州。秦王趙廷美先是被

罷免開封尹之職,出為西京(今河南洛陽)留守,接著又被降為涪陵縣公,被安置到

房州(今湖北房縣)

雍熙元年(984年),趙廷美在房州憂悸成疾而死,時年38歲。

雍熙二年(985年),盧多遜在流放地鬱鬱而終,終年52歲。

參考資料:《續資治通鑑》、《宋史》等。圖片選自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