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晶讀書︱中國智慧:與天地同心 與萬物同行

中晶讀書會

時間:

2022年2月25日

主題:

研討易中天《中國人的智慧》(上海文藝出版社)

讀書會成員:

邵瀚鋒 徐藝殊 李紅巖 王海霞 孔然 蘇蕾 郭欣陽 祝紫萱 杜婷婷 王苗苗 夏經亮 付玉輝

閱讀書籍

中晶讀書︱中國智慧:與天地同心 與萬物同行

《中國人的智慧》從周易的啟示、中庸的原則、兵家的思考、老子的方法、魏晉的風度和禪宗的境界介紹了中國人的智慧。當然,中國人的智慧並不限於這六個方面,中國人的智慧體現在歷史和現實的諸多方面和諸多領域。思考並探討中國人的智慧,有助於我們更加透徹地對我們所處的歷史、現實和時代環境作出客觀的判斷和正確的選擇。

1、你認為何謂智慧?中西方對於智慧的理解有何異同?

李紅巖:

智慧是一種對於人生、社會和歷史的深刻感悟。智慧可以從認知和情感兩方面來理解。從認知上來講,有智慧的人具備宏觀視野。他們能夠正確看待問題,超越主觀視角,並從不同角度(由此避免簡單的非黑即白思維)觀察情況。從情感上來講,有智慧的人善於深思和自我反省,具有更高的模糊容忍度。懂得怎樣應對消極情緒,並具有同理心。比起成功和財富,擁有智慧更能讓我們生活美滿。

點評

付玉輝:

中西方對於智慧的理解有同有異。相同之處在於是中西方智慧都體現了對於人生、社會、自然、歷史的深刻認識。不同之處在於中國哲學更加趨向於簡練、概括,西方哲學更加趨向於邏輯、體系。中西方智慧的不同表現方式和中西方所處的歷史環境、民族性格、文化傳統有著深刻的關聯。這也體現了全球文化的多元化和豐富性。

2、你認為智慧包括哪些型別或哪些方面?你如何理解最高智慧的境界?

徐藝殊:

我認為智慧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認知領域,對於知識的學習以及理解;二是情感領域,掌控和管理情緒,冷靜處事;三是反思領域,是對自我的理解、客觀評價,讓自己擁有同情心和同理心,知道怎麼認識世界。

點評

夏經亮:

智慧其實就是對世界的認識和怎麼認識世界。不同的人對世界的認知有不同的理解。智慧最高的境界是比較抽象複雜的。

付玉輝:

我個人理解,智慧可以分為三類來講:一是生存智慧;二是精神智慧;三是宇宙智慧。人要從最初級的生存開始,然後注重精神生活,再到體察天地萬物、宇宙時空的規律。如果能達到宇宙智慧的這個境界,就能夠像莊子的“逍遙遊”所描述的無所不在、無所不能,自由自在、隨心所欲。由此可見,只有擁有了智慧,掌握了規律,做任何事才會有洞察,有定力,有方向。

3、《周易》的《易經》和《易傳》是怎樣的關係,各自具有怎樣的價值?

蘇蕾:

《周易》分為《易經》和《易傳》,兩個合起來統稱《周易》,但是也有人覺得《易經》就是《周易》。“經”就是永恆的經典,就像我們說的“四書五經”,“五經”就是代表的一些經典。“傳”就是對“經”的解釋補充說明。《易傳》就是對《易經》的解釋。更多的人認為《易經》是講占卜的書。其實《易傳》的解釋說明更像是一本哲學的書。

點評

夏經亮:

《周易》既有“經”又有“傳”。光有“經”,自然不夠,所以後來大家覺得還得有傳。“傳”是對“經”的解釋、說明、補充、發揮。

付玉輝:

《易經》是占卜用的,“傳”是對“經”的解釋。“經”的內容是觀物取象,從一些具體的事物中概括出來,需要很高的智慧。因為要把有形的東西概括成無形的東西,歸納出來,成為一種對於人生、社會和自然的認識。“傳”也是比較厲害的,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等就是出自《易傳》。簡而言之,《易經》的概括歸納水平很高,《易傳》的解釋發揮水平也很高,把人類社會的一些經驗、閱歷、對大自然的理解都揉到了對“經”的解釋之中。

4、你如何評價《周易》的歷史地位?

杜婷婷:

“《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這是孔子研修《易經》後,在《繫辭》中表露的心得。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易經》所蘊含的規律是天地大道。孔子認為:“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佔。”唐代虞世南認為:“不讀《易》不可為將相。”大醫學家孫思邈認為:“不知《易》不足以言知醫。”宋人葉採也曾講:“雙雙瓦雀行書案,點點楊花入硯池。閒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幾多時。”這些論斷足見《易經》對後世人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易經》大約始於周代初期,或者是殷周之際,也就是公元前 1046 年前後。《易經》是用來算卦的,是卜筮書,在現代被稱為預測學,中國所有預測學幾乎都以《易經》為源頭,包括最著名的“六爻法”,也就是“周易預測學”,已得到社會的認可並得以應用,被譽為“群經之首、永珍之源”。

點評

付玉輝:

《周易》是變化之學,表達中國人想要把握人生、社會、自然變化的意圖。在古代,想要找到一種認識人生、社會和自然規律的工具或武器,是比較困難的。而《周易》則提供了一種認識分析各種現象的工具,這是其一個重要價值。另外,《周易》中還包括很多中國文化源頭的精髓,這是其另外一個重要價值。

5、易中天認為,《周易》的方法有三條:抓住根本,掌握規律,建立系統。你是如何理解的?

祝紫萱:

抓住根本,就是指“物有本末,事有始終”,根本決定事物的存亡發展。失去了根本,事物就不能稱其為該事物。抓住根本就是掌握核心和關鍵,抓住主要矛盾。掌握規律,就是指世界上變化的是現象,不變的是規律。現象不斷地變化也是規律,變化的規律也是不變的,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這些規律找出來。建立系統,就是指依據掌握的規律建立系統,系統則指方法論。總而言之,《周易》指萬事萬物分陰陽,陰陽便是事物的本質,即根本。抓住根本,掌握規律,建立系統,則是說要透過不斷探究事物的本質,找出其規律,並歸納總結出一套系統的方法論,就能使我們在對待相似問題時可以快速解決。個人認為,這便是《周易》之法。

點評

付玉輝:

《周易》構成了一套發現問題、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認識論和方法論。這是其所存在的主要價值和意義。事物的根本是變化,不斷的變化是規律。只有建立對於問題的分析研究系統,對於問題的分析和應對才有了抓手。《周易》的意義不僅僅在其本身,還在於其所創造的分析解釋系統提供了一種路徑和方法。這也在啟示著人們,要注意形成自己對於人生、社會、自然的解釋系統,這樣才會獲得方法論的支援和賦能。

6、易中天認為,《周易》的啟示主要有四條:憂患意識、理性態度、變革精神、中庸原則。你是如何理解的?

郭欣陽:

《周易》的變化哲學具有獨特的社會價值和歷史價值。憂患意識是人們需要經常保持的一種態度,古有“杞人憂天”的故事,雖說是有一定的荒誕色彩,但是從其中也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能夠居安思危和做好長遠規劃是避免危機的最好解決辦法。理性態度,要求我們從客觀出發,按規律做事。變革精神要求我們求變圖存,不畏挑戰。中庸原則是一種常人之道、可行之道,更是一種道德境界、思想方法和處世哲學。《周易》的這種包容性和融合性使其成為儒家經典的重要代表。

點評

付玉輝:

事物是變化的,變化帶來機遇。不變是危險的,停滯是艱難的。變革是需要的,創造是期待的。中庸是求得最佳平衡點,然後獲得最好的結果,最佳的進展。我認為,如何跳出感性的侷限,以理性的方式、合乎規律的方式觀察世界、應對變化,這是《周易》的重要啟示。

7、你認為中庸原則在儒家思想裡處於怎樣的地位?

王苗苗:

中庸是儒家思想中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中庸思想既有旁通於社群的價值實現,也有上達於天道的理性訴求。中庸思想有利於在現實社會的人際關係中實現個人的價值,在實現個人價值的過程中體會天道、實踐天道。

點評

夏經亮:

儒家思想有很多哲學的東西,儒家思想也是不斷髮展的。在現代來體會的話,中庸也是非常高明的。在那個年代能夠提出中庸原則,並且一直在發展,說明其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和說服力。

付玉輝:

中庸原則在儒家思想所處的地位,應該是一個基本的方法論的位置,就是做各種事情,都可以以中庸為原則來進行衡量。在儒家的經典裡面講到“六經”。就此,我們可以看到,儒家經典其實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包含了其認為重要的諸多方面。有思想,有原則;有言說,有故事;有專論,有體系,這是儒家得以長期傳承的一個重要原因。

8、你認為“中”和“庸”的具體含義是什麼?中庸概念的關鍵是什麼?易中天為什麼說中庸是常人之道、適中之道、可行之道?

梁靜:

中庸不是我們理解的老好人,也不是和稀泥。“中”是不走極端;“庸”是不唱高調。中庸就是無過無不及,就是恰到好處。“庸”就是庸常也叫平庸。平庸也就是普普通通。經常用得到的這個普普通通的“道”,就是中庸之道。常人之道就是普通人也能做到的,不是什麼神秘的東西。儒家的倫理道德學說有一個特點,就是強調任何人,所有人,最普通的人,再沒有文化的人,都能做到。適中之道,適中,不但是“中”而且是“適”。適,可能比“中”還重要。或者說,“中”就是為了“適”。實際上,世界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可行之道,孔子講中庸,包括講“以直報怨”,就因為它既平常,又適中,可操作。不唱高調,不走極端,切實可行。

點評

夏經亮:

中庸之道某種程度上就是恰到好處。中庸之道是一個可以發展的東西。什麼是“中庸”或者什麼是“恰到好處”,其實不能一概而論,而做到“恰到好處”,則需要把握中庸思想的本質。

付玉輝:

“中”是適合;“庸”是日常。中庸之道,就是要達到一種動態平衡,平衡點在哪,就待在哪。比如,一杆秤,秤砣停留在哪裡,哪裡就是平衡點,而不一定非要在50%的位置。中庸之道的另一個含義,比如孔子講“知其不可而為之”,就是說明明知道這個事情不可能成功,但是我還要做,因為這樣做是符合道義的,這些就不用守那些常規的原則了。因為這樣做,雖然不能獲得成功,但是可以達到我所認為的道德上的平衡。人在作出選擇的時候,是尋求在事物上的平衡,還是在精神層面或者有更大意義上的平衡,這是我們需要辨明的。

9、你如何理解魏晉風度和魏晉玄學的關係?

王海霞:

魏晉玄學特指中國魏晉時期產生的一種比較崇尚老莊的思潮。魏晉風度指的是魏晉時期名士們所具有的那種率直任誕、清俊通脫的行為風格。飲酒、服藥、清談和縱情山水是魏晉時期名士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魏晉玄學成為魏晉風度的特質。魏晉風度成為魏晉玄學的呈現。

點評

付玉輝:

魏晉時期的“談玄論道”,可以視為魏晉風度的一個重要部分。其實,建安風骨和魏晉風度,可以作為東漢末年、魏晉時期的時代風格的兩個側面。建安風骨體現了亂世的蒼涼矯健的風格,魏晉風度體現了亂世的自由灑脫的風格。這二者之間是有一定關聯的,因為亂世,人所經歷的社會動盪增多,人所感受的思想束縛減少,人就顯得相對地直抒胸臆、自由灑脫。魏晉玄學是魏晉風度的內在基礎。魏晉風度是魏晉玄學的外在表現。

10、你認為禪宗現象背後的本質是什麼?

孔然:

佛教起源於印度,由釋迦摩尼創立。禪宗是佛教的一個宗派。我認為禪宗現象背後的本質,可以理解為佛教為了能夠在中華大地充分傳播,所進行的本土化調整,也就是“佛教的中國化”。禪宗為了本土化,進行了變革,因此形成了禪宗這種“人間的佛法,是簡易的佛法”的現象。出現“人間的佛法”的根本原因是為了解決佛教要中國化的問題,也就是說佛教是天國的哲學,儒學是人間的哲學。因此佛教要中國化,第一步就是人間化。“簡易的佛法”是為了解決佛教傳播的中文字和儀式的繁瑣。中國人喜歡簡單、簡化,因此禪宗就實現了佛教傳播的簡單化。按六祖惠能的說法,叫“一念悟時,眾生是佛”,就體現了佛教傳播在中國的變化。“人間的佛法”解決了理論的學習問題,“簡易的佛法”解決了修煉的過程問題。

點評

付玉輝:

佛教在世界和中國的傳播史是值得研究的。佛教從最初的印度擴及到全世界的範圍,表明其在世界傳播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禪宗的出現則代表著佛教在中國的傳播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禪宗將佛教理論和中國心性深刻地融合起來,既推動了佛教在中國的傳播,也為中國思想發展史提供了新的維度、新的可能和新的空間。

11、你認為中國智慧對世界秩序、全球治理有著怎樣的參考價值?

邵瀚鋒:

中國智慧對世界秩序和全球治理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例如,中國外交部對於國際重大事件和突發事件的表態和迴應,就很好地體現出了中國人的智慧、立場和原則。我們希望用更好的方式去解決國際上的一些矛盾、衝突和紛爭。

點評

夏經亮:

國際上的衝突本質上都是利益的衝突。但是,除了利益之外,還要講道義。這是一個重要的原則。

付玉輝:

中國人的智慧體現在原則性和靈活性的結合。我國提出的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和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就比較集中地體現了中國人的智慧。我們所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也充分體現了中國人的智慧。

作者:王苗苗

編校:董怡澤

稽核:付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