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西:剪紙藝術家周冬梅把“福”字弄得活色生香|名家閱讀

羅西:剪紙藝術家周冬梅把“福”字弄得活色生香|名家閱讀

羅西:剪紙藝術家周冬梅把“福”字弄得活色生香|名家閱讀

羅西:剪紙藝術家周冬梅把“福”字弄得活色生香|名家閱讀

羅西:剪紙藝術家周冬梅把“福”字弄得活色生香|名家閱讀

羅西:剪紙藝術家周冬梅把“福”字弄得活色生香|名家閱讀

富貴福、好德福、康寧福、長壽福、子孫福

福建人、有福之人都來認領你心儀的“五福”!

剪紙藝術家周冬梅把“福”字弄得活色生香

作者|羅西

2022年盛夏,一個雲白風清的午後,在福州源脈溫泉園,在淡淡木香的“武夷姑娘”茶室裡,兩年來我第二次採訪周冬梅女士,她是國家高階工藝美術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浦城剪紙的傳承人、全國“三八紅旗手”……

這位福建剪紙大師,謙遜、溫柔、靜好,她步入茶室的時候,我說,空氣瞬間清涼幾分。

那份寧靜,特別安神、心怡。

幸福的人,才會如此平和,幸福是一種寧靜的境界。

我甚至覺得剪紙就是一種幸福的藝術。

周冬梅老師也多次提到一個類似的說法,剪紙藝術源於富足安定的生活。

她的家鄉閩北浦城,在古早時候,是富庶之地,盛產稻穀,是“閩北糧倉”,山水優美,鍾靈毓秀,人文底蘊豐厚,是文明古縣……

剪紙這一民間藝術,確實多在福山福水、人文氣息濃厚的地方得以生生不息、發揚光大。

生活幸福,才有心思與閒情去“剪花花”。

幸福,意味富有、安詳、無憂。

內心幸福的人,更容易創作出高階的作品。

法國一位鐘錶大師在失去自由後,他嘔心瀝血製作的鐘表總是不準,因為心思不寧。

受此啟發,後來,他重獲自由,去古埃及看金字塔,他有個驚天的推測:金字塔不是奴隸修的。

在他看來,沒有自由、更沒有幸福的奴隸是修築不了這種偉大又神妙的建築。

難怪一直有個說法,金字塔是外星人留下的。

羅西:剪紙藝術家周冬梅把“福”字弄得活色生香|名家閱讀

羅西:剪紙藝術家周冬梅把“福”字弄得活色生香|名家閱讀

福州三坊七巷、廈門鼓浪嶼

中國剪紙,於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剪紙是一種鏤空藝術,在視覺上給人以通透、輕盈的感覺和藝術享受,逢年過節或娶媳嫁女、生誕壽慶等民俗活動中,把剪紙貼在門窗、燈籠、糕點、菜餚上,裝點生活,提升美感,抒發情感,表達祝福。

這就是剪紙的儀式感。

剪紙的儀式感,是“衣食無憂”後的精神追求與寄託。

剪紙源於富足的生活,換言之,儀式感是有福之人玩的美學。

中國剪紙,有很多流派,福建剪紙佔有一席之地,且又分出三大流派,浦城剪紙是其中之一,這當中有位傑出的人物即周冬梅。

浦城剪紙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晉……經過上千年的融合演變,浦城剪紙既保留中原文化的氣度,又融入吳越文化的氣質,具有鮮明的地域文化特徵。

福建人的祖先大都是從中原南遷的,那一撥又一波貌似不安分其實是最渴望安穩幸福的人……

想想那一代代艱苦卓絕的遷徙隊伍,那麼悲壯,感慨、淚目。

我猜,這就是我們福建人愛用“福”字開頭做地名的原因吧。

福建有深厚的、廣泛耕植於民間的“福”文化。

福建人的祖先多是從中原萬水千山地流浪或逃難到這裡的,

源於黃河,止於東海,所以對“福”字有著更深遠、強烈的渴望,都希望“福如東海”。

在福建,很多地名都是用“福”來組詞,如福州、福安、福鼎、福清等,僅在福州,“福”字的村(居委會)、街道、路名就有幾十個,堪稱全國之最,是公認的有福之地、有福之州。

我認識的福建人裡,叫“福祥”的就有20多個,帶“福”的名字,更是數不過來。

羅西:剪紙藝術家周冬梅把“福”字弄得活色生香|名家閱讀

羅西:剪紙藝術家周冬梅把“福”字弄得活色生香|名家閱讀

福閩菜、福閩茶

福建省的“福文化”建設,極具時代與地方特色,應該大書特書,做大做強。在時代大背景下,剪紙這一民間藝術,與“福文化”結合,應該最容易出彩。

作為福建剪紙的扛旗之人,周冬梅立即創作了系列“福文化”的作品,當她的“福文化”系列作品從卷軸裡緩緩鋪開時,頓覺福氣盎然,既有古典的“五福”之祥和,又有“新五福精神”的新氣象。

這是一個巨大工程,八閩大地,山海相容,她幾乎把福建所有的文化元素、標的物,比如永定土樓、武夷山、廈門日光巖、福州三坊七巷、莆田媽祖等,全納入她創作的“福”字裡,在這個方塊字裡,她創造性地地做到“海納百川”、信手拈來,比如福州古民居的輪廓抽象成她的“一撇一橫”,土樓的圓形結構,直接借用成“福”字裡的“口”……

周冬梅的剪刀下的“福”字,喜樂、寬仁、敦厚、從容、華貴、豁達,還有的像多肉植物的拙與厚,圓融、美滿,特別解鬱,是治癒系的作品。

有一半是圍繞傳統的“福”主題而創作,其實傳統“五福”也在不斷地演變發展,東漢桓譚的《新論》定義五福為:壽、富、貴、安樂、子孫眾多。後來,五福又演變為“福、祿、壽、喜、財”。

我注意到,周老師的這部分作品,很熟練地應用了一些傳統的“福文化”元素,比如仙鶴、古松、祥雲、錦鯉……“字中有畫、畫中有字”。

另外一部分作品的“福”,與當下的時事、八閩風物相關,很接地氣,與時共進。

福建,即建福,即“福文化建設”,即造福。

人民的福祉、子孫後代的福耀綿延,

才是官方與民間最永恆的努力方向,也是文藝創作的一大主題。

羅西:剪紙藝術家周冬梅把“福”字弄得活色生香|名家閱讀

羅西:剪紙藝術家周冬梅把“福”字弄得活色生香|名家閱讀

福土樓、福武夷

當前,

福建要以“新五福精神”構建新時代“福”文化的文化地理標識,

力爭創造出一批響應時代、謳歌人民、有理想、有特色的“福”文化文藝精品力作,以精品力作講好福建故事,並以此推動福建的文化強省建設……

周冬梅老師已率先交出一份漂亮的答卷。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福文化”主題創作過程中,周冬梅老師“跨界”與著名書法家陳吉合作,獲得陳吉先生的授權,用他的“福”字為骨骼再創作,1+1大於2,特別出彩、高雅,骨骼清奇。

陳吉的幾幅“福”作品,含隸、楷、行等字型,周冬梅在尊重其精神風貌的同時,疊加創新剪紙元素,組字成畫,精妙傳達傳統“五福”寓意:富貴、好德、康寧、長壽、子孫……(題圖5幅)

陳吉先生楷隸行草諸體兼善,在伊隸上造詣猶深,是當今書壇追摹取法伊秉綬隸書卓有成就的書法家。他早前創作的“福星高照福佑中華”這幅字,名揚世界,街上大屏、手上小屏,甚至於遠在美國紐約的時代廣場上,這幅字一直霸屏,不斷為全球華人送出祝福。這幅字,陳吉採用他最愛的清代書法家伊秉綬的筆意書寫,古樸、深厚。

陳吉還寫過很多“福”字,或俊雅或溫潤或清健。

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蘇士澍這樣稱讚:“陳吉隸書,傳伊隸衣缽,成一家之妙,可謂是善學者與創新者,當擊掌而贊之!”

周冬梅說,除了書法上卓越的造詣,陳吉也是福文化專家,他對於“福”有著深刻而獨到的理解……

大師間更容易惺惺相惜、彼此輝映與成全。

我個人特別喜歡周冬梅與陳吉“共創”的這組“福文化”作品,可鹽可甜,熠熠生輝。

其實,

這幾年,周冬梅的創作,“福文化”主題佔有很高的比例。

比如虎年春節,她創作了多幅寓意吉祥和幸福的虎年系列剪紙作品,《福虎迎春》《虎趣》等均被追捧為“網紅”爆款,這些虎年系列剪紙作品,既保留有傳統圖樣,又融合了現代元素,尤其是憨態可掬的吉祥虎,還有如意的平安雙虎等……

萌虎的“萌”比“猛”更難刻畫,細節至關重要,比如那牙齒的處理,多一點就悍了,少一點又不夠憨。

剪紙藝術,不像作畫或書法,可以潑墨、直抒胸臆,剪紙的環節就多了,有了構思後,還需要剪刀的的靈巧作為,靈感與操作間,還有很長路;紙呢?既是載體又是作品的一部分,平面與立體間,還有很多分寸要把握……

束縛、限制很多,所以每一幅靈氣十足的剪紙作品,都是刪繁就簡,特別是命題作品,往往幾易其稿,要思行合一,彷彿天人合一,真是美妙又艱險。

,時長

00:08

羅西:剪紙藝術家周冬梅把“福”字弄得活色生香|名家閱讀

可可愛愛的虎福

“福文化”特別有煙火氣,“福文化”藝術雅俗共賞。

所以有不少企業或品牌商願意與周冬梅老師合作,一些文創產品也得到很好的推廣,比如T恤或環保手提袋上的“福”、比如茶葉、餐飲業等“口福”的演繹……

“剪紙過去用在民俗活動中,有一定的侷限性,只有結合了生活用品,才具有實用性,讓非遺走進更多人的生活。”周冬梅說。

同時她創造性地從各類藝術、設計中汲取養分,如同她當年第一個創造性地把手術剪刀“借用”來剪紙,先後開發了剪紙藝術相框、剪紙元素的絲巾、瓷器、漢服、真皮手包等系列衍生產品,讓這個傳統技藝煥發出新的生命力與活力,真正讓剪紙融入現代生活、幸福生活。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浦城剪紙的省級傳承人,周冬梅的剪紙作品在全國各級大賽獲獎無數,曾赴美國、丹麥、哥斯大黎加等國家及港澳臺展出,被國家、省級展館及海內外藝術家收藏。

中央美院範迪安院長對周冬梅的作品讚賞有加,並欣然為其工作室“浦城縣剪花嫂剪紙坊”題字;中央電視臺、香港《文匯報》、福建電視臺、《福建日報》、《中國婦女》雜誌、中央宣傳部的“學習強國”等對她及作品都做過專題報道。

她心懷感恩,並願意借個人與剪紙的影響力,把福文化帶進更多的領域,有福同享。

周冬梅手下還有一支逾20人的“剪花嫂剪紙坊”團隊,集理論研究、剪藝教學、作品創作為一體,已經成為浦城縣從事剪紙產品研究、開發、生產、營銷的龍頭企業。自2008年開始,團隊開辦公益性質的剪紙工藝培訓班,現已培訓學員逾萬人,此外,還帶動本地製衣、紙箱、木架領域的10多家企業,一起開發剪紙衍生品,共同致力於剪紙文化產業發展。

周冬梅表示:“下一步,我們要繼續研發、推廣剪紙文創產品,讓浦城剪紙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周麻婆是福建一家知名的餐飲企業,推崇“家”文化,創始人周紅霞是周冬梅的浦城老鄉。幾年前,

在著名的文創專家李增全先生的推動下,

周紅霞和周冬梅有了實驗性的合作,“家”與“福”有了新連結,雙贏,周麻婆的企業文化提升了,浦城剪紙的“福”內涵也具象化了,各得其所。

由此,周麻婆推出非遺剪紙主題餐廳,顧客在用餐的同時很自然地瞭解剪紙文化,餐具、杯具、餐廳牆壁、窗戶、桌椅、櫃檯、燈罩都帶有剪紙的元素或烙印,中國風特有的溫馨與喜悅,全在其氛圍裡。

目前已在廣西、武漢、福州、廈門等地開設了53家剪紙主題餐廳,還成立了“周冬梅剪紙藝術工作站”……

浦城剪紙與福建南平的茶文化結合,會有什麼新效應呢?這就是周冬梅參與創立“武夷姑娘茶空間”品牌,已在福州、南京等地開設了十多家剪紙主題茶文化體驗館,

把剪紙當做一種錦上添花的幸福名片不斷推送出去……

羅西:剪紙藝術家周冬梅把“福”字弄得活色生香|名家閱讀

羅西:剪紙藝術家周冬梅把“福”字弄得活色生香|名家閱讀

“福文化”主題的文創產品

周冬梅獲獎無數,曾獲中國首屆剪紙藝術節暨第十屆“山花獎”民間工藝美術獎、全國海峽文人剪紙邀請展突出的技巧獎(最高獎)、全國剪紙大展典藏獎(一等獎)、福建省工藝美術精品“爭豔杯”金獎、福建省海西剪紙藝術展金獎等……

周冬梅拿過中國剪紙藝術的所有大獎,也贏得一抽屜官方授予的榮譽,更難得的是,她成功地把剪紙藝術細雨潤無聲地帶入商業時代的高尚精緻的生活。

美化了生活,幸福了人心,這才是剪紙更有價值的傳承,作為“非遺”傳承人,周冬梅與她的團隊還主動向“鄉村振興”“文化自信”等主旋律靠攏,並有所作為,藝術家、企業家的角色重疊,她更忙了,這是一種社會責任感,也是一種榮光。

把剪紙藝術的元素、靈魂注入到諸多跨界美物、文創作品中……讓它們更有中國美學氣質、富有想象力與原創性,就好像她把靜好融入生活、把幸福帶給歲月……

同時極大拓展了剪紙創作的層次與“邊界”,不管婉約還是大氣,不管是唯美還是寫實,不管是明亮的紅還是沉靜的藍……周老師的剪紙作品或周邊產品都那麼走心,脫俗,帶點仙氣,又有時代的調性……她的奇思妙手,顛覆了我原來對剪紙的膚淺想象與刻板印象,給古老的剪紙藝術帶來一種耳目一新、活色生香的風尚美。

剪紙,把源於生活的作品還給生活。生活就是周冬梅的稿紙與底色。

愛以致用。我很喜歡這種境界。

剪紙藝術應該對現代生活“有用”,其美學意義才會得以貨真價實的體現;

如同“幸福”兩個字,是有溫度與香氣的,它是一種遐想、理想,更是切實的四季三餐,是有滋有味有聲有色的生活。

羅西:剪紙藝術家周冬梅把“福”字弄得活色生香|名家閱讀

羅西:剪紙藝術家周冬梅把“福”字弄得活色生香|名家閱讀

周冬梅(右)與她的文創團隊成員

作者羅西簡介:

專欄作家,傳統媒體人。

在《新民晚報》等全國50多家報刊寫過專欄。

出版專著有《性感是另一種高貴》《你生命中的貴人往往是異性》等30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