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讀一遍《論語》(2022.34)

《論語》十講

為原書每一段話備註標引,給每一個標引詞群集類分;

按照一定規則將大類排序,於是有了全新的《論語》。

第八講

品評

一個人的價值觀、是非觀決定著他對自己和他人,以及事事物物的品評。

反之,從一個人對自己和他人,以及事事物物的品評也可看出他的價值觀和是非觀。

這一講主要收集孔子對自己、對弟子、對外人及外物,以及他人對孔子的品評。

【評弟子】【子貢】

1。15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子貢因貧富而悟“切磋”,子夏因素絢而悟“禮後”。

子貢是有錢人,有錢,才能看透錢。具體得有多少錢才能看透,因人而異。對窮人,錢是命根子,不可能看透。對富人,錢真的就是一個數字,多些少些無大所謂。

子貢總結出一點心得:“貧窮的時候不巴結、討好人;富貴的時候不驕縱、欺負人。”當然,他是有錢人,所以他說的重點是“我不驕縱、不欺負人,是不是做得很好了?”

老師首先表示了肯定,然後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如安貧樂貧,以恪守道德為樂;富貴了也要有節制,謙謙君子,做人行事都要合乎禮的要求。”子貢說的是底線,不去做什麼;老師講的是標準,要怎麼做。子貢說的是對他人,老師講的是對自己。老師果然是老師,水平就是高。

諂,巴結、奉承。驕,驕縱。無諂、無驕,不去做什麼,不免有剋制的痕跡。

樂、好禮,完全是打心眼裡喜歡這樣,自然而然這樣去做。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如切或磋”是加工骨、象牙一類的製品;“如琢如磨”是加工玉、石一類的製品。子貢引用這句話,是想表達“砥礪德行要樂在其中、精益求精,百尺竿頭再進一步”。

孔子非常高興,說他理解得很對,能夠舉一反三,以後就可以一起探討《詩》的微言大義了。

諸,也就是“之”,此處代“子貢”。

往:過去的事情;來:未來的事情。告訴你能講出來的道理,你便能夠體會到言中未盡之意了。

有來有往,才值得交往。

【評弟子】【子貢】

3。17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餼,xi,4聲,作為犧牲的活物。餼羊:殺而不烹的生羊。

朔是指陰曆的每月初一。祭廟叫告朔,聽政叫視朔。

東周時期,每年秋冬之交,周天子要把第二年的歷書頒發給諸侯,這個過程稱為“頒告朔”。諸侯接受曆書,藏於祖廟,每逢初一,要殺一隻羊,祭於祖廟,然後回朝聽政。

孔子時期,告朔之禮久已不行,但有司仍供羊於廟,徒具形式而已。子貢覺得是浪費,想把羊撤掉。孔子不同意,說你心疼羊,我心疼禮。如果連羊也撤掉了,這個禮就徹底廢了。

【評弟子】【子貢】

5。4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子貢問孔子:“老師,您能給我一個評語嗎?”孔子說:“你呀,就像是一個器具。”子貢追問:“器具呀,那我是什麼器具呢?”孔子想了想說:“瑚璉。”

瑚璉,音hu,2聲;lian,3聲,是一種貴重的食器。有記載:“黍稷之器,夏曰瑚,商曰璉,周曰簠簋【fǔ guǐ】。”

君子不器,子貢為器,雖不及君子,也是器中高貴者。

孔子說“君子不器”,即君子不是以才能為考量標準,而是以道德為考量依據。德、能、勤、績,能力強者為器,品德高者為君子。

子貢很能幹,長於言語、外交和經商。孔子對子貢的評價定位在“器”上,承認了他的能力,但是並沒有在“德行”上對其考量。

孔門四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孔子認為,德行最重要。

【評弟子】【顏回】

2。9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顏回,字子淵,孔門二期生。顏回是孔子所喜愛的最聰明、最有修養的一個學生。

孔子說:“我整日地給顏回講論經典要義,他都是恭敬領受,默而識之,從來不提問題,也不發表相反意見,好像腦子不靈光聽不懂的樣子。我留心觀察(省)他課下(私)的溫習和實踐,發現他也能領會要點,並且還能舉一反三,活學活用。顏回這是大智若愚呀!”

聽老師講學,你總是跟老師唱反調,能得老師喜歡?能取老師真經?你比老師還高明,那你來當老師嘍。大智若愚的人,不顯山露水,不賣弄聰明,不刷存在,低調得就像是空氣,悶聲發大財,往往是收穫最多的那一個。

好好聽老師講,別那麼多問題,別那麼多質疑,別那麼多刁難,把時間儘可能多地留給老師,給老師營造舒適的氛圍,讓老師高興點,多講點,回去了以後自己領悟,溫故能知新,這才是大智若愚。

【評弟子】【子路】

2。17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誨”是教導的意思。

“由”即仲由,是子路的名,又字季路。有勇力才藝,以政事著名。為人果敢而剛直,性鄙而不達於變通。仕衛為大夫,遇蒯與其子輒爭國,子路遂死輒難。

子路是孔門一期生,大師兄。他的優點是直率,缺點是莽撞。孔子跟子路的關係可能跟宋江和李逵的關係有點像,李逵跟宋江最貼心,卻並不討宋大哥的喜歡。

這次估計是又在人前吹噓,不懂裝懂來著,被孔子點了名指著鼻子一頓臭罵:“仲由!讓我來教給你‘知之’的道理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懂裝懂是自欺欺人,害己害人!”

【評弟子】【子夏】

3。8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3。4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

子夏因素絢而悟“禮後”,子貢因貧富而悟“切磋”。

倩:面容端正。盼:眼睛黑白分明。素:淡妝。

子夏引用《詩》中的句子(第一句講女子巧笑嫣然很美,第二句講女子顧盼生姿很美,第三句是說即使著淡妝也很美)問老師是什麼意思?

老師說:“繪畫要用白底(底子好才能畫好畫。底子亂七八糟歪瓜裂棗,畫再好的妝也難看)。”子夏舉一反三,接著問:“‘禮’就是行事做人的底子嗎?”

禮是行事做人的底子,那麼禮的底子呢?就是3。3和3。4兩段提到的“仁”和“真”。

商是子夏的名。孔子很高興,認為子夏對《詩》的理解對他很有啟發(起),可以開始一起討論《詩》了。

文飾(繪事)只是為了表現本質(後),應該以本質為主(素),以文為輔。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錦上添花,錦必須好,花才能更好。

【評弟子】【宰我】

3。21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慄,曰使民戰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宰我,即宰予。宰予字子我,這裡是以字稱。

社,管土地的神,是國家的象徵。哀公問宰予關於土地神的事,根據宰予的回答,他應該問的是社主(古代祭祀時立一根木質的牌位,稱之為“主”)該用什麼木頭做?

宰予回答說,夏用松,殷用柏,周用慄,周人用慄取的是“使民戰慄”的意思。宰予的回答表明了他的態度,沒有規定非得用什麼木頭,您想用什麼咱就用什麼。

孔子聽了以後呢,批評這小子滑頭,領導問你什麼你是怎麼想的就怎麼回答唄,非得扯三代之事幹什麼。

“成事”“遂事”“既往”三個詞的意思應該差不多,是完成的事,以前的事,孔子的態度是不評說、不勸諫、不追究。領導問你眼下的事,咱就事論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拿出合適的意見即可。

【評弟子】【公冶長】

5。1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公冶[yě]長,孔門弟子,生卒年不詳。

“公冶”是複姓,名萇,字子長。這裡的“公冶長”是“公冶子長”的簡稱。魯國人。為人能忍恥。相傳通禽語。

妻,qi,4聲,動詞,可以把女兒嫁給他。

縲紲,lei,2聲;xie,4聲。捆犯人的繩子。“縲紲之中”指關在牢獄之中。

子,古時兒女的通稱。

孔子評價公冶長,“可以把女兒許配給這個人。他雖然被關在牢獄之中,但並不是他的錯。”果真把女兒嫁給他為妻。

能把女兒許配給學生作妻子,並且這個學生還在蹲大獄,這足以說明孔子這個老師是非常喜歡和欣賞公冶長這個學生的。

罪不在他,而他受到懲罰,或者是被冤枉的,或者是代人受過。如果是被冤枉的,既然能被冤枉著,那也就是個冤大頭,不值得孔子以女相托。所以應該是代人受過,是勇敢地、主動地站出來承擔責任,沒準兒這才是被孔子看中的原因。

孔子看人,不看表面,不依別人的標準為標準。

【評弟子】【南容】【進退】

5。2 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南容,南宮适,字子容,孔門弟子。南宮是複姓,“南容”是以字稱,生卒年不詳。諡敬叔。

孔子評價南容,“國家在正常狀態,他會被起用;國家在非正常狀態,他也能避免被傷害。”

南容是一個狡猾的人,左右逢源,達能兼濟天下,窮能獨善其身。孔子也很喜歡這個學生,把哥哥孟皮的女兒嫁給他為妻。

【評弟子】【子賤】

5。3 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

宓[mì]不齊,字子賤,名不齊。魯國人,孔門二期生。其治理單父這個地方時,鳴琴不下堂而治。後世追封為單父侯。

孔子品評人物,有聖人、仁人、君子三等。

孔子評價子賤,“這個人是君子呀!魯國如果真的沒有君子,那他又是從哪裡學來的呢?”

第一個斯指子賤,第二個斯子子賤的品德。

無師自通?不可能。顯然魯國是有君子的。子賤是君子,他的老師肯定也是君子,所以孔子至少也是君子。還是說子賤是從別的人身上學來的?魯國還有隱藏的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