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年興與盛 一文看盡鎮江花

古城鎮江花卉,

讀其有關典籍,

既具有悠久的栽培歷史,

也富有特色的地方風情,

瑣談如次。

花卉錄

鎮江春夏秋冬,均有應時花卉,元代《至順鎮江志·花》,錄其品種有杜鵑、玉蕊、玉蘭、牡丹、海棠、山茶、山丹、蠟梅、紫笑、紫薇、玫瑰、梔子、木香、月季、芍藥、薔薇、瑞香、迎春、菊花、水仙、芳蓀、鳳仙、芙蓉、玉繡球、山木瓜、佛見笑等百餘種花卉,可謂一年四季,群芳爭豔。

跨越千年興與盛 一文看盡鎮江花

資料圖:花蕾 攝

《至順鎮江志·花》記錄的花卉都附有註文,我在舉例中也淺說一二。例如紫笑花“春季開最可愛,丹徒花圃有紫香亭。”我曾聽伯先公園園藝師張順先生講述:此花色媚而清香,令人欣賞時笑逐顏開,故稱“紫笑”。又如梔子花,“白花,花皆六出,甚芬香。”梔子花盛夏時節含苞漸放,宋代蔣梅邊的《詠梔子花》詩云:“清淨法身如雪瑩,夜來林下現孤芳,對花六月無炎暑,省卻銅匜幾炷香。”

再如菊花“名品甚多,紅紫白黑,不可列舉。”季秋之月,菊花吐豔,唐代杜甫喜愛菊花,有詩句“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還有山茶花“隆冬盛開,不畏霜雪。”南宋陸游的《詠山茶花》詩云:“東園三日雨兼風,桃李飄零掃地空,惟有山茶偏耐久,綠叢又放數枝紅。”

跨越千年興與盛 一文看盡鎮江花

資料圖:花蕾 攝

再還有山木瓜花“劉言史有《山木瓜花》詩云:浥露凝氛紫豔新,千般婉娜不勝春,年年此樹開花日,出盡丹陽郭里人。見《潤州類集》”。詩中“出盡”,指丹陽民間觀賞“山木瓜花”,傾城出動熱鬧的情景。《潤州類集》,北宋曾彥和撰。

此外,南宋辛棄疾任鎮江知府期間,還記述鎮江的文官花。

杜鵑花

跨越千年興與盛 一文看盡鎮江花

跨越千年興與盛 一文看盡鎮江花

鎮江星葉 攝

杜鵑是傳統的觀賞名花,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對杜鵑花形態特徵作了詳細描述:“杜鵑花一名紅躑躅,一名山躑躅,一名山石榴,一名映山紅,高者丈餘、四五尺,低者一二尺,春生苗,葉淺綠色,枝少而花繁,二月始花,花如羊躑躅,而蒂如石榴,花有紅者、紫者。”

杜鵑花繁色豔,姿態嬌媚。就鎮江而言,古代觀賞杜鵑花的佳境是在南山鶴林寺。此說,見於元代《至順鎮江志·花》:“杜鵑,在鶴林寺,高丈餘,每至春月,開花爛漫,傾城士女遊賞。”足見杜鵑花盛開時節,此處是旅遊的熱點。

鶴林寺的杜鵑花,早在唐代就遐邇聞名。此說,見於唐代沈汾的《續仙傳》:唐代節度使周寶鎮守浙西,治所在潤州,曾與道士殷七七談論:“鶴林之花,天下奇絕。”讀來可見家鄉風景優美:既有第一江山第一泉,也有南山杜鵑天下奇。

芍藥花

跨越千年興與盛 一文看盡鎮江花

跨越千年興與盛 一文看盡鎮江花

辛一 攝

芍藥是古韻悠長的名花,春秋時代的《詩經》,就有詩句“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故芍藥又有“豔友”花名之稱。

芍藥在立夏前後放蕾開花,花色有紅白黃綠紫等多種,具有色、香、韻三者之美,譽稱園林中的“貴賓”之花。《紅樓夢》大觀園內,“史湘雲醉眠芍藥茵”的故事情節,趣味盎然。

鎮江栽培的芍藥花“比他處特盛”。此說,見於宋代劉攽的《芍藥譜》:“天下名花,洛陽牡丹,廣陵(今揚州)芍藥,其名品甚眾。京口於廣陵為近,大抵治花之法,又與廣陵相似,故比他處特盛,府治內有芍藥亭。”由此可見,鎮江芍藥花素有盛名,還有賞花的景觀芍藥亭。

玉蘭花

跨越千年興與盛 一文看盡鎮江花

跨越千年興與盛 一文看盡鎮江花

山水 攝

玉蘭是清秀純潔的名花,為木蘭科喬木。戰國時代屈原的《九章》,就“搗木蘭以矯蕙兮,鑿申椒以為糧。”由此可知,栽培玉蘭歷史悠久。

春風送暖玉蘭香,品種有白玉蘭、紫玉蘭、紅玉蘭、粉玉蘭,以白玉蘭為最佳。元代《至順鎮江志·花》,記錄的白玉蘭“其花表裡瑩白,其色如玉,其香如蘭。”寥寥14個字,巧妙地把白玉蘭三字點了出來,令人為其花色而動情。因此,古代人們把白玉蘭花看作是愛情忠貞不渝的象徵,清代康熙皇帝在《詠玉蘭》詩中稱讚為“皎潔”“冰清”之花。

宋代丹陽道觀凝禧觀的玉蘭花,朵朵白花,形似荷蓮,詩人陳輔之欣賞後,作《玉蘭》詩兩首,錄其一首:“淨若清荷不塵染,色如白雲美若仙,微風輕撫香四溢,亭亭玉立花叢邊。”反映了人們對玉蘭花的感情與愛好。

芳蓀草

芳蓀是悠久的著名香草,戰國時代屈原的《九歌·湘君》,就有詩句“蓀橈兮蘭旌”。明代李明珍在句容茅山採集的中草藥,其中就有芳蓀草,見《本草綱目》。

唐代宰相李德裕的《平泉記》:“芳蓀生茅山東溪,陶隱居稱:芳蓀、紫色,生淺水中,相傳女仙人錢妙真所種。”“陶隱居”,即南朝齊梁時的醫學家陶弘景,隱居茅山,著有《本草經集註》。

李德裕任潤州刺史期間,遊覽自然景色秀麗的茅山,還寫詩《詠茅山芳蓀》:“夢客重蘭蓀,遺芳今未歇,葉依清淺水,花照喧妍節。紫豔映渠鮮,輕香含露發,雜居若有贈,暫與幽人折。”詩中“楚客”,即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

文官花

辛棄疾在鎮江期間,還寫過一首詞《水龍吟·文官花》,詞序雲:“寄題京口範南伯家文官花,花先白、次緋、次綠、次紫。《唐會要》載:學士院有之。”

範南伯系辛棄疾詩友,曾先後任盧溪、公安縣令,晚年退居京口。《唐會要》,宋代王溥編撰,書中記載唐代文官花唯學士院有之。

宋代牟巘的《陵陽集》內有“題範氏文官花”一文:“文官花,京口鶴林寺花,久歸閬苑(即宮苑)。近世盛稱範氏文官花,粉碧緋紫,見於一日之間,變態尤異。”此文的敘述與辛棄疾的詞序,對於瞭解鎮江花卉文化頗有史料價值。

芙蓉花

跨越千年興與盛 一文看盡鎮江花

跨越千年興與盛 一文看盡鎮江花

凌波客 攝

芙蓉是水生豔麗的名花,《辭海》“芙蓉,荷(蓮)的別名。”早在春秋時代《詩經》中就有“彼澤之陂,有蒲有荷”的記載。芙蓉花,鎮江俗稱“荷花”“蓮花”,夏季開花,姿色白或淡紅,氣味清淡芬芳。

荷花

跨越千年興與盛 一文看盡鎮江花

跨越千年興與盛 一文看盡鎮江花

sxz 攝

南宋楊萬里的詩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堪稱描繪荷花形象的千古名句。

蓮花

跨越千年興與盛 一文看盡鎮江花

山水 攝

北宋哲學家周敦頤,居住在鎮江,最喜愛蓮花,在撰述的《愛蓮說》一文中,讚頌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品質,千百年來為世人傳誦,譽稱託物言志的精緻佳作。

跨越千年興與盛 一文看盡鎮江花

跨越千年興與盛 一文看盡鎮江花

sxz 攝

唐代潤州刺史李德裕稱“荷花”“蓮花”為“白芙蓉”,並撰寫《白芙蓉賦》,詩序雲:“金陵城西,池有白芙蓉數萼盈尺,皎如霜雪。江南梅雨之後,風景甚清,漾舟綠潭,不覺隆暑,與佳客泛玩終夕忘疲。金陵,謂潤州;城西綠潭,即放生池也。”“城西綠潭”位於今西荷花塘。此賦文辭優美,記述鎮江風物,頗有地方色彩,收錄在鎮江市檔案處、檔案館編輯的《京江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