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碑刻:少林金石的藝術寶庫

在歲月的長河裡,嵩山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提供著豐厚滋養。2010年,由嵩山地區8處11項歷史建築組成的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被第34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收入《世界遺產名錄》,正式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為更好地弘揚、傳承嵩山文化,本報推出專題報道《走近“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讓我們一起來慢慢領略這些人類瑰寶的魅力吧。

石碑,是作為紀念物或標記的豎石。多鐫刻文字,意在垂之久遠。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為印度高僧跋陀在少室山陰建立少林寺。1500多年來,律宗、禪宗、華嚴宗駐錫少林,少林寺被世人譽為律學重鎮,禪宗祖庭,中國佛教之源,中國禪宗之根。舉世無雙的少林文化本在這裡誕生;佛教五明之一的醫方明在這裡弘布;建築、石刻、書法、繪畫藝術之花在這裡綻放。由此,歷代帝王將相、文人墨客、高僧名士紛至沓來,在此巡遊祭祀,歌詠攬勝,傳道弘法,立碑刻石,留下了燦爛的文化。

在眾多的文化遺存當中,少林碑刻以獨有的歷史和文化價值享譽海內外,堪稱少林金石的藝術寶庫,博大精深的文化載體。少林碑刻數量之多,品位之高,在諸多文物景觀中首屈一指,在全國也不多見。它不僅是少林名勝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研究歷史、文化、武術、宗教、建築、書法、雕刻、繪畫等極為珍貴的資料。

少林碑刻數量繁多,廣佈於常住院、初祖庵、二祖庵等處,尤以常住院碑林、碑廊和塔林為集中。少林碑刻歷經滄桑,有一部分損毀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之中。少林寺現存碑刻、塔銘共有近700通(品),其中碑刻360餘通(品),塔額、塔銘300餘方,橫跨南北朝、唐、宋、金、元、明、清、民國至現代,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由於歷史原因,儲存下來的碑刻較少。現存少林寺的《北齊造像碑》,刻於北齊天統二年(566年),是少林寺最古老的碑刻。現存少林寺的唐代碑刻8通(品),塔銘碑刻4品,塔額碑刻4品,主要反映少林寺與帝王的關係,以及高僧的功德。五代法華行鈞禪師塔銘是五代現存的唯一碑刻。

頌禪宗和初祖達摩的重要場所,是當時最有影響的禪宗寺院之一。現有宋代碑刻12(品),塔銘3品,塔額4品,另有題記2品,內容多與達摩有關。

金代,少林寺作為禪宗祖庭,其地位至高無上。現存金代碑刻10通(品),塔銘7品,塔額9品,其特點是畫像碑較多。

元代是少林寺鼎盛時期,現存元代碑刻24通(品),塔額40多品,塔銘近20品。元代碑刻種類比較齊全,有記事碑、畫像碑、詩碑、塔銘等。碑形制高大,書法一流,雕刻精湛,文飾精美,達到了較高的藝術境界。

日本僧人邵元撰並書的《照公和尚塔銘》《息庵禪師道行之碑》,文筆流暢,禪味十足,書法亦有相當功底。

明代少林寺建築規模、金石碑刻達到了頂峰。少林寺現存明代碑刻130多通(品),佔全部碑刻的近一半;塔額、塔銘碑刻近200品,亦佔全部塔額、塔銘的半數。明代碑刻種類最多,有記事、記述僧人生平、畫像、題詩、功德行實、官府告示等。書撰者、繪畫者有書法家、文學家、藝術家、詩人、僧人、王公大臣等。

清代少林寺走向衰落,少林寺的碑刻不多,精品較少。現存碑刻64通(品),塔額14品,塔銘3品。以記事、寺、贊、偈為多。

民國碑刻僅有9通。年代不詳及現代碑刻有100餘通(品)。

登封融媒記者 高鵬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