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獎作家南京西善開講,陳應松用葡萄“串”起鄉愁

“南京是我的福地,我至少有10篇作品是在《鐘山》發表的,其中就有獲魯迅文學獎的小說《松鴉為什麼鳴叫》。所以我對南京有著非同尋常的感情。”5月25日下午,湖北著名作家陳應松攜長篇小說新書《天露灣》再次來到南京。

應邀參加“在世界文學之都與文學大家面對面”系列活動,當他走進位於雨花臺區西善橋街道夏家村街6號的初見 書房,瞬間萌生故地重遊之感。陳應松作為第七回嘉賓,恰逢“與文學大家面對面”入圍第四屆江蘇全民閱讀“五十佳”推選活動,這一輪訪談在金陵文壇激起又一波漣漪。

魯獎作家南京西善開講,陳應松用葡萄“串”起鄉愁

回故鄉“孵化”《天露灣》

陳應松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系,出版有長篇小說《天露灣》《森林沉默》《還魂記》《獵人峰》《到天邊收割》《魂不守舍》《失語的村莊》等計140餘部。曾任湖北作家協會副主席、文學院院長。在文學界,他被貼有“鄉土作家”“生態文學作家”“風格型作家”等諸如此類的標籤。訪談學術主持人系江蘇理工學院教授、評論家、文學博士李徽昭,他對陳應松的作品有透徹研究。

陳應松的家鄉湖北省荊州市公安縣被稱為“江南葡萄第一縣”,但令人稱奇的是,這裡過去並沒有種植葡萄的歷史。改革開放40年間,當地農民挑戰長江以南不適合種葡萄的魔咒,嘗試種植葡萄並大獲成功。

陳應松以作家特有的敏銳,關注著江漢平原的農民透過奮鬥實現脫貧致富的漫長而艱苦的創業歷程,圍繞家鄉葡萄產業的奇蹟與神話,懷著對家鄉、對土地、對農業的情懷,於2019年回到故鄉體驗生活,著手《天露灣》的創作。

在陳應松的神農架系列小說中,他擅長以冷豔的文筆、生動的情節,向世人描述神農架絢麗、幻妙的自然風光,描述在貧困中艱苦奮鬥的山民們的生存狀況和心理狀況,呼籲世人關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魯獎作家南京西善開講,陳應松用葡萄“串”起鄉愁

李徽昭認為,《天露灣》這部作品的寫作手法有返璞歸真的特點。陳應松感慨,《天露灣》寫了兩年,是他所有寫作中的一個另類。他確實是以現實主義手法來描寫當下農民在現代科技面前的智慧與堅韌精神的。

可以說,《天露灣》記錄著一個時代的激盪迭代,見證著無數人的夢想成為現實。

隨著《松鴉為什麼鳴叫》《獵人峰》《到天邊收割》《森林沉默》等作品問世,他被國內外讀者關注,有多部作品被翻譯成外文,與英國、俄羅斯、法國、西班牙、波蘭、羅馬尼亞、日本、韓國等國家的讀者見面。他成為新世紀生態文學代表作家。

評論界認為,作為當代最著名的生態作家之一,陳應松的生態寫作達到了他人難以企及的高度。他在山裡生活了20餘年,找到了自己寫作的支點。在他的筆下,什麼是真實的大自然,動物對人類冒犯的抗爭……都有撼動人心的藝術寫實。

魯獎作家南京西善開講,陳應松用葡萄“串”起鄉愁

用葡萄串起鄉愁

陳應松在《天露灣》中刻畫的農民群像和山鄉生活,奠定了其集大成之作地位。而讓很多讀者意想不到的是,他的“生態文學作家”身份核心同樣具有傳奇色彩。

早在2000年,陳應松曾在神農架掛職,此後深居神農架八百里群山怪嶺20餘年,並以9部神農架系列中篇小說享譽文壇,屢獲大獎。“其實我去神農架,完全是誤打誤撞,並不是我有什麼先見之明。那時在城裡生活,白天寫作,晚上出來散步,時不時見到大院門口張貼的訃告,感覺壓抑,就去神農架透透氣,結果神農架就成了我的第二故鄉,也是精神故鄉。”他笑著說。

他動情表示,“實際上,我2009年在荊州掛職期間就發現,農村的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鋤頭、鐮刀和耕牛,在許多田地裡已不再是農民必備的生產工具,包括插秧割谷,都被機械取而代之。有知識的新時代農民嶄露鋒芒,以科學的方法操作農業機械、掌握各種栽培技術等。這些就成了我用葡萄串起鄉愁的小說素材。”

魯獎作家南京西善開講,陳應松用葡萄“串”起鄉愁

《天露灣》聚焦的是農村生活,無獨有偶,舉辦“與文學大家面對面”的初見 書房,曾經也是岱山農村。陳應松腳踩這片土地,越說興致越高。他揚著手,助推著自己的語氣:“無論對專業作家或是普通人來說,寫作都應該是一件愉悅的事情。在座的年輕朋友多,你們寫不了小說,可以寫寫散文、隨筆,記錄火熱的現實生活,人生的故事。這是很美好的事情。”

陳應松坦言,他的“神農架系列小說”寫的就是自然生態和人們的精神生態失衡,採用的是魔幻現實主義手法,借用它的種種妙處,給讀者心理以激烈殘酷的衝擊。當下中國,生態文學方興未艾,國家和公民生態意識的覺醒與提倡,使人們開始關注生態,並結結實實地感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人們強烈地意識到,保護自然就是在保護人類自己。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禽一獸都有著自己的尊嚴。對大自然生物的任意殺戮,都會全部還到人類頭上。

魯獎作家南京西善開講,陳應松用葡萄“串”起鄉愁

鄉愁引發讀者共情

據悉,“與文學大家面對面”,是由南京西善橋街道聯袂南京止一堂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策劃,與南京文學之都地位相匹配的系列高階文學訪談活動。前六回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營造和豐富了南京“世界文學之都”濃厚的文學氛圍。

“與文學大家面對面”《天露灣》訪談引發共鳴。整場活動的主持人衡璐說,訪談過程中,從細節上能看出陳老師對故鄉、對自然、對大地是有著深厚的感情。在《天露灣》中有這樣的一句話“大地不會老去,生活之樹常青”。這讓我想到汪曾褀在《人間草木》中也說了這樣的一句話“在生活的細微之處發現美”。陳老師談到的“新農村”“新農民”的形象,包括說葡萄有多少個品種的時候,也體現了一種工匠精神。

魯獎作家南京西善開講,陳應松用葡萄“串”起鄉愁

在互動環節,許多人頻頻提問。讀者林泉靜告訴陳應松,她也是在農村長大的,聽了陳老師講的創作故事感觸很多,雖然她現在生活在城市,但慶幸農村的老房子還在,還能經常回去住。陳應松羨慕地連聲說:“我老家的房子已不復存在,所有的鄉愁只留在記憶中了!”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

攝影/範素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