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呵護中華小蜜蜂“純淨的家園” 神農架中蜂種群數量增加10倍

精心呵護中華小蜜蜂“純淨的家園” 神農架中蜂種群數量增加10倍

▲神農架官門山景區的懸空崖壁上,養殖著100餘箱中蜂。 (通訊員 郭裕銘 攝)

精心呵護中華小蜜蜂“純淨的家園” 神農架中蜂種群數量增加10倍

養蜂大戶鄒萬明在檢視蜜蜂的生長情況。 (通訊員 鄧青建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漢澤 通訊員 喻玲

閱讀提要

神農架是我省首個、全國第五個中華小蜜蜂保護區。

10年來,神農架加大中蜂資源保護、種群繁育、技術推廣、市場拓展工作力度,當地中蜂種群數量從約4000群增至4萬多群,實現中蜂保護與產業發展有機統一。

沿307省道進入神農架林區,路邊檢查站赫然立著醒目的牌子:禁止一切外來蜜蜂進入林區。

“這樣的警示牌和檢查站,在進入林區的每個主要路口都有。”林區農業科技推廣與農業機械服務中心主任李元鈞說,神農架是我省境內唯一沒有飼養外來蜜蜂的地區。林區把緊關口,為中華小蜜蜂守護“純淨的家園”。

我省唯一未飼養外來蜂種的區域

華中屋脊神農架,擁有中緯度地帶唯一儲存完好的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被譽為北緯31度的綠色奇蹟。

神農架近500萬畝森林裡,生活著5200多種昆蟲。中華小蜜蜂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中國特色蜂種,已在中華大地上生活了3000多年。

說起中蜂,神農架林區農業農村局退休養蜂專家田產寶打開了話匣子。今年64歲的他,已養殖中蜂40多年。

“如果保護不及時,中蜂可能遭受滅頂之災。”田產寶介紹,19世紀後期,歐洲的義大利蜂、喀尼阿蘭蜂被引入中國。這些“西蜂”對中蜂有很強的攻擊力,它們可以進入中蜂的蜂巢,盜竊蜂蜜、殺死蜂王。據專家介紹,自“西蜂”引入以來,中蜂在我國分佈區域縮小了75%以上,種群減少80%以上。

中蜂數量減少,對我國生態系統造成威脅。中蜂採蜜過程也是幫助植物授粉的過程。我國許多植物繁衍下來,中蜂功不可沒。而“西蜂”的嗅覺靈敏度較低,不易發現分散、零星開花的低灌木和草本植物,如十字花科、薔薇科、漆樹科、山茶科等。同時,中蜂“早出晚歸”,每日採蜜時間比“西蜂”多2至3小時。因此,中蜂對本地植物授粉的廣度和深度都超過“西蜂”。

2006年,農業部(現農業農村部)將中蜂列入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

2011年,農業部(現農業農村部)公佈第二批中蜂保護區名單,神農架國家級中蜂保護區成為湖北省首個、全國第五個中蜂保護區。專家考察後認為,神農架是我省唯一未飼養外來蜂種的區域,是“難得的中華小蜜蜂保種場所”。

突破繁育技術

神農架成立專門機構,推進中蜂保護與發展利用,並把養蜂列入精準扶貧專案,拿出真金白銀給予扶持。

“保護中蜂,首要任務就是擴大中蜂種群數量。”田產寶介紹,千百年來,神農架養蜂均靠收集野生中蜂。傳統養蜂難度大,技術要求高,中蜂生病死亡率高、分群率低。

神農架每年召開中蜂保護與產業發展培訓會,並邀請國內知名蜜蜂專家進行繁育、養殖技術指導。

田產寶參與了《神農架中蜂飼養技術手冊》編寫。“現在,一箱蜂子每年繁育三四個蜂王不成問題。”他說,中蜂繁育,蜂王是關鍵,既要讓新蜂王足夠強壯,還要保證它沒有與老蜂王打架的機會。所以,無論每箱中蜂繁育幾個蜂王,他們只留一隻,單個蜂群每年最多“一分為二”。

針對中蜂常見疾病,田產寶和同伴還研究中藥治療法。他們把中藥湯劑加入蜂蜜中,在餵食過程中治癒中蜂疾病。

神農架建設中蜂保護區保種場、養殖實訓中心,推進標準體系建設。2015年,神農架申報的湖北省中華蜜蜂養殖綜合標準化示範區獲得批准。2016年,《中華蜜蜂傳統飼養技術規程》成為蜂業養殖省級標準,目前正在申報國家級標準。

今年11月23日,神農架舉辦首屆“養蜂大師”認定評選,1名養蜂名譽大師、9名三級養蜂大師、56名養蜂能手脫穎而出。

種植3萬畝蜜源植物

蜜蜂養殖,也不能多多益善。

研究表明,工蜂的有效活動範圍一般離蜂巢3公里。單位面積的蜜蜂數量如果超出附近花蜜的承載能力,蜜蜂就會因無花可採或餓死、或逃離。

神農架探索中藥材種植與蜜源植物種植相結合。他們委託武漢大學開展蜜源植物調查研究,確立了刺槐、梭羅、黃柏、杜仲、厚朴、海棠作為中藥材蜜源主要種植樹種。

神農架陽日鎮長青村海拔1400米。2011年,該村開始把種植中藥材和養蜂作為富民增收產業培育。

“藥材賣錢,開花還能提供優質蜜源,一舉兩得。”長青村黨支部書記高廷舉說,已成立3家中藥材合作社,全村20多個養蜂戶種植中藥材300多畝。

目前,神農架中藥材蜜源種植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杜仲以新華鎮最多,紅坪鎮、大九湖鎮是黨參、當歸、獨活的主產地。全區中藥材種植面積達4萬餘畝,其中木本藥材約3萬畝,大部分屬於蜜源中藥材。

2011年以來,神農架免費發放蜂箱6。7萬個,培訓蜂農2000餘人次,建設中蜂保種場10個,建立部級示範蜂場1個、區級28個,蜂群規模增至4萬多群。

養蜂成富民產業

木魚鎮潮水河村村民鄒萬明,曾經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儘管養過30年蜜蜂,但規模小、技術不過硬,靠天收。2013年,他和女兒先後因大病手術,負債18萬元。

2014年以來,木魚鎮政府安排他先後8次到松柏鎮參加中蜂養殖技術培訓,還邀請養蜂專家上門指導。

目前,鄒萬明養蜂140多箱,年收入約15萬元。他不僅還清欠債,還蓋起一棟兩層小樓。

松柏鎮八角廟村村民江元國是林區三級養蜂大師,他曾榮獲“區級勞模”“神農工匠”等稱號。30年來,江元國一直堅持採用傳統養蜂方式,養殖規模逐步從5箱發展到現在的170多箱。他還成立了“元國中蜂養殖合作社”,帶領周圍30多戶村民共同做起了“甜蜜的事業”。

為拉長養蜂產業鏈,神農架培育出匯野食品、蜜蜂天堂等加工企業,匯野食品的神農百花蜜獲評地理標誌產品。

目前,神農架有蜂農近3000戶,蜂蜜產量達300多噸,產值4200多萬元。神農架計劃用3至5年時間,讓蜂群發展至5萬群,在每個鄉鎮建設1至2個蜜源植物基地,養蜂業產值達6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