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神書《周易》中的“周”和“易”,是什麼意思,分別代表著什麼?

周易,也稱為《易經》或者《易》,周易是四書五經之首。四書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分為,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先來說說易經在中國的傳入,第一種是宗教來源,易經中包含了儒釋道三教的精髓,也就是宗教學問的精髓。儒家三教派是指儒家,釋迦摩尼,和道家,道家是指老子的學派,以道德經為代表。

從古到今,很多佛教徒,道教徒,儒家弟子主要研究國學經典,因為三教合一觀念深入人心,引導人們逛廟會,燒香,叩拜,齋飯,撞鐘,打井,祈福,祭祀等儀式,為百姓的生活提供精神支柱,入鄉隨俗,冠冕儀式,祈福消災,趨吉避凶,由此傳入。

上古神書《周易》中的“周”和“易”,是什麼意思,分別代表著什麼?

再說易經的第二種人文來源,周易的來源,追溯根源,大家都知道,周易這本書的作者是文王姬昌,和周武王姬發,他們兩個是最有名望的智慧超群的軍師。

姬發的父親姬昌戰功赫赫,立下汗馬功勞,曾幾何時商朝紂王和身邊奸妃,姑息養奸,製造炮烙酷刑,蠆盆酷刑,蛇蠍心腸,讓忠臣被百蛇撕咬,武王討伐商朝,身邊有姜子牙出謀劃策的軍師,還有各路神仙鬼怪魑魅魍魎助陣,其軍隊如虎添翼,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之士氣,鼓舞軍心,整裝待發。

易經第一章,第一句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大概意思是,宇宙不停地執行著,君子應該像宇宙一樣,自強不息,生生不息,宇宙地勢地大物博容納萬物,君子應該用高尚的品德,包羅永珍,容納萬物。

上古神書《周易》中的“周”和“易”,是什麼意思,分別代表著什麼?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在解讀這句話的時候,文史君能夠想到的一個人就是陶淵明。陶淵明家世顯赫,功成名就,曾祖父是東晉名將陶侃,但是世家大族是做大官,也不是大地主,沒有租客租賃金,朝廷俸祿,也沒有什麼重城之中,雙闕之下,尺地寸土,與金同價”的津貼,到了陶淵明這代逐漸貧寒,過著節衣縮食的生活。

但是日子勉強過得去,無非是雨天屋頂漏雨了,米缸裡面沒米了,衣物補丁破鞋無法恢復原樣了,流浪狗無處安家幫忙補補狗洞了,即使處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下,陶淵明一如既往的讀書,做詩,逆流而上,自強不息。

後陶淵明沾了曾祖父名將的光,又因為自身才華橫溢,做了參軍,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沒過幾年,因為熟悉官場爾虞我詐,勾心鬥角之事,心生厭煩,而做了縣令,縣令做了幾年,便功成身退,讓膾炙人口的田園詩從古到今永流傳。

上古神書《周易》中的“周”和“易”,是什麼意思,分別代表著什麼?

這正應驗了一句老話,真正的高手在民間,虛偽的小丑在殿堂。大師終究還是大師,靠著自己努力,自強不息功成名就,而後再用寬厚的品德,解救黎民百姓於水火之中,不拘泥於混亂的官場。

那麼,周和易代表什麼?其實周和易代表了兩種意思,第一層意思指周普,普遍,週而復始,大道三千,無所不備,包羅永珍。第二層意思指的是創作時期,周普鼎盛時期西周周文王所著作的周易,光看“周,易”二字,非常有其內涵和意義。

易字,因為上為日,下為月。寓意,太陽給予月亮生生不息的光源和能量,易字,上下結構,日為上,月為下的含義是,月亮遮不住太陽光,擋不住光芒和才華。

上古神書《周易》中的“周”和“易”,是什麼意思,分別代表著什麼?

而明字是左右結構的日月,寓意又大大不同,明是左日,右月,表示太陽月亮同時出現,月亮擋住了太陽的光芒,寓意著才華不外漏,被遮擋,陰陽不平衡,男女沒有同時出現,寓意是分家,聚少離多,不長久。

日月同時出現也代表天文現象,太陽月亮180°對沖的日食,其實就天文現象來說,還是易字的寓意和現象比較好,日月交替,光明磊落,往復迴圈,生生不息。讓文史君想起《觀滄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這句話。

周易總結成一句話就是,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友十保養,十一擇業擇偶,十二避凶趨吉。

讀者們,關於“周易的形成和解讀”,大家怎麼看?如果喜歡本文章,請轉發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