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名著”變成“四大名著”,為什麼有3本被刪掉?

現在大家都知道四大名著,,其實四大名著並不是解放後才出現的,最早在明朝中晚期時候就出現了四大名著的原型,當時的說法是四大奇書。出現之後,一波三折,裡面的書單經過幾次更換,最後才發展成現在的版本。

“七大名著”變成“四大名著”,為什麼有3本被刪掉?

因為印刷術的發展,宋朝以後,書商出版書的成本大大降低,白話文的發展日新月異,普通人接觸通俗文字的機會增加,進一步加快了書商出版白話文作品的動機,也催化各路作家創作白話文作品。如此形成良性迴圈。

代之而來的是白話文學的崛起,早先的文言文逐漸減少,比較代表性的就是唐朝時期,各種傳奇小說還是文言為主,但宋元開始,章回體白話小說逐漸流行,當然,這也和蒙元的散曲發展有關係。

“七大名著”變成“四大名著”,為什麼有3本被刪掉?

明中晚期文學批評家王世貞,最先提出了四大奇書這個名詞,列舉《史記》、《莊子》、《水滸傳》、《西廂記》。這是一個大雜燴,史記屬於正史,莊子屬於道家經典,而西廂記則是散曲。可以說五花八門。

明朝晚期的馮夢龍提出了小說版四大奇書的說法,入選他書單的書分別是《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三國演義》,這個和現在的通行書單相比,只有《金瓶梅》不一樣,這個說法被文學家李漁認可。

“七大名著”變成“四大名著”,為什麼有3本被刪掉?

李漁:“馮夢龍亦有四大奇書之目,曰三國也,水滸也,西遊與金瓶梅也。”

這個大概就是最早的全部小說版的四大奇書或者四大名著的雛形,因為當時《紅樓夢》還沒有成書,自然不會加入明朝人的書單中。

“七大名著”變成“四大名著”,為什麼有3本被刪掉?

即使這樣,這個書單涵蓋範圍已經很全,三國屬於歷史演義,西遊是神話小說,而水滸屬於江湖人物傳奇,脫胎於水滸的金瓶梅則是文人獨自創作的作品。類似於後期的紅樓夢。

因為這個說法已經是明末期,馮夢龍逝世於明朝崇禎死後,李漁一直活到明朝滅亡,這兩人的說法已經流傳開來,滿清入主中原之後,防漢如防賊,文字獄持續一百多年,一直道嘉慶時期才式微,對於早先的文化作品審查極為嚴格。

“七大名著”變成“四大名著”,為什麼有3本被刪掉?

因為一句話,一個字,甚至意境都能入罪,於是,作為描寫風月私情的金瓶梅被滿清列成禁忌,率先被從四大奇書中剔除,為了湊數,把《封神演義》一度補到四大奇書之中,這個和西遊以及三國都有部分重合。

清朝時期,《聊齋志異》成熟之後一度洛陽紙貴,傳閱非常廣,部分書商為了增加銷量,於是把《封神演義》替換成《聊齋志異》,但是描寫鬼怪的主題短片和其他幾個格局格格不入,同時,有《封神演義》的版本依然流傳,這導致市場混亂。

“七大名著”變成“四大名著”,為什麼有3本被刪掉?

這種現象一直到乾隆晚期,《紅樓夢》的出現,因為文學造詣很高,很快在文人圈子中擴散,它在文學圈中的地位蒸蒸日上,研究者和讀者與日俱增,一直到現在,紅學都是一門很熱門的學術。

清末明初,隨著印刷術技術提升、白話文地位提升,文化產業發展蓬勃,書商為了盈利,把紅樓夢和西遊、三國、水滸一起捆綁銷售,但是沒有形成什麼四大名著的共識。此後的歲月中,即使這四本書一起印刷銷售,名字也不是四大名著。

“七大名著”變成“四大名著”,為什麼有3本被刪掉?

一直到1982年,《紅旗》雜誌在一篇文章中,把《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定義為四大名著。這屬於一次偶然的稱呼,但是因為紅旗的特殊,以及時代特色,這個名稱開始固定並且流行,於是有了現在的四大名著。

從明末四大奇書的出現,到四大名著的定型,經過了三百年的發展,途中滄海桑田,人間幾經浮沉,先後入選的共有七本作品,其中水滸、西遊、三國雷打不動之外,另外一本名著因為各種亂七八糟的原因時常更換。

“七大名著”變成“四大名著”,為什麼有3本被刪掉?

也正因為這個原因,有書商十多年前靈機一動,把都入選過四大奇書的書打包捆綁,搞出了個《七大名著》來博人眼球,混淆視聽,但是官方從來沒有出現過什麼七大名著或者六大名著的說法,即使民間也沒有廣泛流傳過,這個只是書商搞出的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