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什麼不能過“洋節”

某地又發通告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讓不過“洋節”成為自覺行動,云云。

每年到了12月,都會聽到一些人大聲疾呼,拒絕過“洋節”的聲音,似乎是說得振振有詞。

我是中國人,拒絕過“洋節”,這話,粗看起來,蠻有道理的樣子。是呀,不就是過個節嗎?中國歷史源遠流長,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有的是中國自己的節日,作為中國人,又不是沒有節日可過,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等,這麼多的節日,想過什麼節也不缺啊。

你看,春節,就內涵廣博,吉祥,喜慶,團圓,等等,都包含其中。要追念先祖,有清明節。端午節,紀念屈原,吃粽子,插菖蒲,掛艾草,這節日文化,蘊含豐富。中秋節,吃月餅,賞月,詩情畫意,多好。想要外出遊玩,想要談個戀愛,都能找到合適的節日。可以說,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從來不缺節日。況且,我們還創造出了一些現代節日呢,比如520,我愛你,發紅包也好,約會也好;比如雙11,光棍就過棍節,有錢就購物狂歡,多好。

看來,這“洋節”,不過也罷。沒有“洋節”,這日子一樣過,也有的是節日可以過。

這“洋節”,不過就不過。可是,一定要說,我是中國人,拒絕過“洋節”,這就有點扯淡了。

不過“洋節”,為什麼一定要拿中國人說事呢?難道,中國人果真不該過“洋節”嗎?

中國人為什麼不能過“洋節”

要知道,中國人當中,還是有為數不少的人信奉基督教的。這中國人信奉基督教,可是光明正大的信,宗教信仰自由嘛,是受法律保護的。他們要不要過聖誕節呢?他們過聖誕節,是不是就不配做中國人呢?

再者說,中國人過“洋節”,也不是現在才有的事。比如,很多人都會進廟燒香拜菩薩,要說起來,這佛教,也是來自外國,並不中國土生土長的。和尚念外來的經,有兩千來的歷史了。馬上就要來臨的臘八節,就受到佛教文化的很大影響。我們對人們過臘八節又該如何看待?能不能說,過臘八節的人,就不配做中國人?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確實不假。但是,在中國這條歷史大江中,也匯進了不少外來文化,這也是事實。這節日,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我是中國人,為什麼就不能過“洋節”,殊為不解。

我是中國人,拒絕過“洋節”,可以理解為對“洋節”的一種抗拒。作為中國人,為什麼一定要抗拒“洋節”,這個邏輯,好像很難說得通。

如果說,因為是中國人,就不該過“洋節”,那麼,我是中國人,要不要用阿拉伯數字?這阿拉伯數字,明顯就與中文的一二三不一樣。中文有一二三,為什麼還要用阿拉伯數字123?我是中國人,為什麼還要學英語,難道中文不夠你說話寫字用麼?

這電腦、手機、網路,也是來自於西洋的,我是中國人,為什麼還要用這玩藝?要傳達什麼資訊,難道就不可以修書一封,這“見字如面”的感覺,不是更有文化氣息?

再者說,看到外國人,也看重孔子的思想,我們就很高興,看到外國人也過春節,而一說“洋節”,就要以“我是中國人”的名義加以反對,這到底是一種什麼心態?

更有甚者,有些人明明穿著西裝革履,卻要用著電腦手機在網路上大聲疾呼:我是中國人,拒絕過“洋節”。這,到底是幾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