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品|“館閣體”能手:雖自言不解草書,但臨帖功夫如此了得

《書法課程》

見諸筆墨 | 達於心靈

不可一日無此君

文化核心 | 中國書法 | 最高藝術

妙品 | “館閣體”能手:雖自言不解草書,但臨帖功夫如此了得

清代張照草書臨《王羲之山川諸奇帖》,尺寸306×116。4釐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省足下別疏,具彼土山川諸奇。揚雄《蜀都》、左太沖《三都》,殊為不備悉。彼故為多奇,益令其遊目意足也。可得果,當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時示意。遲此期,真以日為歲。想足下鎮彼土,未有動理耳。要欲及卿在彼,登汶嶺、峨眉而旋,實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馳於彼矣。

張照(1691-1745),字得天,號涇南,天瓶居士,上海松江人。乾隆時大書法家,常為乾隆皇帝代筆,擅長行楷書,是“館閣體”能手。康熙四十八年(1709)進士,官至刑部尚書,卒年五十五,諡文敏。性地高明,深通釋典,詩多禪語。

張照書法趙孟頫、董其昌,繼乃出入顏真卿、米芾;天骨開張,氣魄渾厚,布白疏朗閒逸,結體峭勁險絕,而且醇厚敦樸的筆致,也令人扼腕歎服。

張照書法雖然早年學董其昌,同時得母舅王鴻緒親授;後又學米芾,並受趙孟頫較大影響。但不一意守師法,而是努力創新,特別是率真之作,更顯得變化多端,精彩動人。

張照於康熙四十八年(1709)十九歲時中進士,康熙五十四年(1715)二十五歲時入直南書房,其後在康熙、雍正、乾隆三帝身邊三十年,大部分時間在京為官。張照以書法知名,特別是在雍正、乾隆朝,逐漸成為朝體書風的代表。在著錄及傳世的張照書作中臨帖之作佔有很大的比例,其臨帖的歷程、物件、觀念及方法等頗值得關注,從其臨帖之路可窺見康乾時期帖學書家學習書法的狀況、臨帖觀念、方法以及對待臨作的態度。

張照所臨摹過的書家情況大致梳理如下:

唐以前:鍾繇、王羲之、王獻之、王僧虔、智永。

唐:歐陽詢、褚遂良、薛稷、孫過庭、鍾紹京、李邕、顧愷之、張少悌、張旭、懷素、徐浩、顏真卿、柳公權、柳公綽。

五代兩宋:楊凝式、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陸游。

元:趙孟頫、張雨、俞和。

明:文徵明、董其昌。

清:王鴻緒。

張照臨摹以楷、行為主,草書略有涉及,篆隸則基本沒有涉足。張照不怎麼臨寫篆隸,與康乾時期其他一些名家如王澍、汪由敦等人有所不同,他們對篆書的涉及比張照要多些,如王澍、汪由敦都曾臨過《石鼓文》,王澍的篆書更是名重一時。

張照較少臨寫草書,他雖曾受蔣廷錫指點,並以草書《千字文》贈蔣廷錫之孫,但仍自言不解草書,其草書臨作有著錄者僅《臨唐人草書藏經》《臨文徵明草書千文》等數種。

以楷、行二體為核心,正是康乾時期帖學書家的通行做派,這是建立在實用基礎上的一種選擇,還暗含著政治考量,既不熱衷追求篆隸,顯其保守或趨野逸,又不多寫草書,顯得放肆而不持重,正應和了其時朝廷治統的要求。

在張照的臨帖生涯中,轉臨有著極為重要的位置。所謂轉臨,是指臨摹的範本並不是原本,而是以他人所臨本為臨本進行臨摹。雖然從名義上說,是在臨習前代某位書家的某件作品,但實際上是藉助他人的臨本,與原作已是隔轉了一層。張照的轉臨注重取神寫意,同時堅持臨古與自運相結合,皆是好的臨習和創作方法。

張照曾臨有《爭座位帖》,得到乾隆皇帝、劉墉等人的高度讚賞,認為在米芾和董其昌之上;阮元也認為內府所收藏的數百種張照書作,以兩卷《臨爭座位帖》為最佳,迥非他跡可比。

張照兼能畫蘭,間寫墨梅,疏花細蕊,極其秀雅。著《天瓶齋書畫題跋》、《得天居士集》,刻有《天瓶齋帖》。

清代張照草書臨《王羲之山川諸奇帖》超清欣賞

妙品|“館閣體”能手:雖自言不解草書,但臨帖功夫如此了得

妙品|“館閣體”能手:雖自言不解草書,但臨帖功夫如此了得

妙品|“館閣體”能手:雖自言不解草書,但臨帖功夫如此了得

妙品|“館閣體”能手:雖自言不解草書,但臨帖功夫如此了得

妙品|“館閣體”能手:雖自言不解草書,但臨帖功夫如此了得

妙品|“館閣體”能手:雖自言不解草書,但臨帖功夫如此了得

書法 發現心靈的美好

思接千載 視通萬里 心遊萬仞 精騖八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