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放派詞人的婉約風,一樣能成為千古名篇,驚豔了世人近千年

我們都知道,宋代的詞學流派分為兩類,一類是豪放派,一類是婉約派。豪放派的詞作特點是創作事業比較寬廣,氣勢恢宏雄放。豪放派最著名的詞人,有蘇東坡、辛棄疾等人;婉約派則側重於兒女風情,詞作的結構深細縝密,音律婉轉和諧,語言圓潤清麗,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詞人,有柳永、秦觀、張先、晏殊、李清照等。

豪放派詞人的婉約風,一樣能成為千古名篇,驚豔了世人近千年

不過,這個分類並不是絕對的,婉約派的詞人也寫過豪放風格的詞,豪放派的詞人也常常會寫一些婉約風格的詞。豪放派最具代表性的詞人蘇東坡,也有很多婉約詞作,而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了。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卻又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譯文:楊花像花卻又不像花,沒人憐惜它,任由它隨意飄零。它離開自己的家,落在路邊,細細想來,似乎無情,實際上卻飽含深情。就像柔腸百結,就像眼光迷離,想要睜開眼好好看看,卻又緊緊閉起來了。隨著風飄飄蕩蕩,輾轉萬里,想把心上人尋覓,卻又被黃鶯兒從夢中驚醒。

豪放派詞人的婉約風,一樣能成為千古名篇,驚豔了世人近千年

不恨這種花飄落殆盡,只恨西園中落紅遍地,再難成為春色的點綴。早晨起來的一陣微雨後,該到哪裡去尋找楊花的蹤跡?原來它們落在了池塘裡,成了水面上的浮萍。如果把春色分成三份,那麼其中的兩份化成了塵土,一份化作了流水。細細看來,那不是楊花點點,分明是離別人的眼淚。

這一首楊花詞,哀怨纏綿,聲韻婉轉,是典型的婉約派詞風,與蘇東坡那“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風格大相徑庭,然而這首詞也因為形象的描述,細膩的情感,成為千古名篇。

這首詞是蘇軾在宋神宗元豐四年所作,當時是蘇東坡因為“烏臺詩案”被貶黃州的第二年。章質夫,名楶,是蘇軾的同僚兼好友。他曾經做了一首楊花詞《水龍吟·燕忙鶯懶芳殘》,蘇東坡這首《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就是和章質夫的楊花詞。

這首詞的開篇,化用了白居易的《花非花》,“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接下來的“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則用了擬人的手法,將楊花從樹上墮落,比喻成離開了自己的家;“無情有思”,化用了韓愈的《晚春》,“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韓愈認為楊花“無才思”,蘇軾卻偏偏要說楊花“無情有思”。

豪放派詞人的婉約風,一樣能成為千古名篇,驚豔了世人近千年

“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卻又被,鶯呼起”,出自金昌緒的《春怨》,“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這是借楊花飛舞,暗喻閨中女子思念遠方夫婿的悲涼情緒。

下闋用落紅襯托楊花的無人憐惜,楊花落盡無人恨,人們只怨恨落紅不在,無法賞花。那麼,落下來的楊花都去哪兒了?原來,化作了池塘上的浮萍。在蘇軾看來,“楊花落水為浮萍,驗之信然”,其實我們都知道,這是蘇東坡的誤解。然而,這個誤解,卻成就了一句美麗而悽豔的“一池萍碎”。

最後一句“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是從唐詩“時人有酒送張八,唯我無酒送張八。君看陌上紅梅花,盡是離人眼中淚”中脫胎而成。這一句也正是這首詞的點睛之筆,收尾乾淨利索,卻又令人回味無窮。

有了蘇軾的這首詞,章質夫的原詞便被人忽視了。晁叔用評價這兩首詞說:“東坡如毛嬙、西施,淨洗卻面,與天下婦人鬥好,質夫豈可比耶!”不過,也有人為章質夫叫屈,魏慶之的《詩人玉屑》中寫道,“餘以為質夫詞中,所謂‘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依可謂曲盡楊花妙處。東坡所和雖高,恐未能及。詩人議論不公如此耳!”

不管怎麼說,豪放派詞人蘇東坡的這首婉約詞,也是一首流傳千古的不朽之作,驚豔了世人近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