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與《沉默的大多數》: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數

《沉默的大多數》是王小波編寫的雜文集,於1997年首次出版,該書收錄了王小波大部分關於對中國文學、藝術、科學、道德的認識,並對社會道德倫理、國學、新儒家、個體尊嚴以及小說、藝術等方面進行了剖析,有著深刻的理性認知,

而理性的思考也是該書的一大特點。

王小波與《沉默的大多數》: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數

對於《沉默的大多數》這本雜文集,王小波曾有過一段袒露心聲的自述,透過這段自述,我們也能看到王小波我對這本書的初衷:

我活在世上,無非是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願,我的一生就算成功。為此也要去論是非,否則道理不給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讓你遇到。我開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麼,但我總得申明我的態度,所以就有了這本書——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數。

王小波與《沉默的大多數》: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數

《沉默的大多數》內容簡介

王小波的這本雜文隨筆集包括思想文化方面的文章。

如在《思維的樂趣》、《中國知識分子與中古遺風》、《知識分子的不幸》、《道德墮落與知識分子》等篇章中,

王小波的筆觸涉及了知識分子的處境及思考,社會道德倫理,文化論爭,國學與新儒家等問題。

如在《肚子裡的戰爭》、《蘇東坡與東坡肉》等章節中,

王小波將視角觸及到日常生活中,並從中提煉出的各種真知灼見

;在《生命科學與騙術》、《科學與邪道》等篇章中,

王小波探討了科學與偽科學的問題;

在《盛裝舞步》、《男人眼中的女性美》等章節中,

王小波探討了女權主義。

王小波與《沉默的大多數》: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數

如在《我對小說的看法》、《小說的藝術》、《從談小說藝術》、《卡爾維諾與未來的一千年》、《蓋茨的緊身衣》、《關於文體》、《關於格調》、《關於幽閉型小說》、《文明與反諷》等篇章中,

王小波論及了創作談和文論,如寫作的動機,作者的師承,作者對小說藝術的看法,作者對文體格調的看法,對影視的看法等。

尤其在《海明威的》、《蕭伯納的》等章節中,

王小波還涉及了對文學經典的評論,以及對當代作家作品的一些看法。

在最後的論述性的篇章中,王小波從衣食住行等入手,論及了在域外生活的雜感以及對某些社會現象的評點。

全書以“寫給新的一年”結尾,這是是王小波的寄語,可以說是給自己、給愛人的寄語,更是他對讀者,對世界的寄語。

王小波與《沉默的大多數》: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數

王小波的雜文思想深邃,風格獨特,而《沉默的大多數》則是他的經典雜文之一,該書以王小波特有的反諷和幽默的手法直面生活,從一個輕鬆的角度來解構身邊複雜的事態,表達了有理有趣的觀點。

王小波也說他是“一個自由主義者”,在《沉默的大多數》一書中,也體現了他對自由主義的道德追求,貫穿全書的則是王小波對理性、自由、寬容的認知。

王小波與《沉默的大多數》: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數

一、王小波對“理性”的認知

為什麼王小波推崇理性?王小波認為知識分子的長處只是會以理服人,假如不講理,他就沒有長處,只有短處,活著沒意思。

王小波在《知識分子的不幸》一文中,對此曾有一段精彩的論述:知識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時代。所謂不理智的時代,就是伽利略低頭認罪,承認地球不轉的年代,也是拉瓦錫上斷頭臺的時代;是茨威格服毒自殺的年代,也是老舍跳進太平湖的年代。

這種無理可講會造成全民知識水平的倒退。不理智是人活著的悲哀,會造成民族的災難,社會的退步,因而王小波推崇理性。

王小波對於科學理性的提倡,體現了他作為知識分子的良知,體現了他的社會責任感。在提倡科學理性者不多的人文知識界,這種努力有獨特的價值。

王小波與《沉默的大多數》: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數

二、王小波對“自由”的認知

王小波對自由的認識是:真正的幸福,就是讓人在社會的法理、公德約束下自覺自願地去生活;需要什麼,就去爭取什麼;需要滿足之後,就讓人家得會兒消停。

在《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中,王小波表達了對這隻豬的懷念,因為這隻豬敢於無視對生活的設定。

在這篇文章中,王小波以黑色幽默的方式表達了特立獨行不僅是個性趣味和生活方式,還是一種自由思想的象徵。

王小波與《沉默的大多數》: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數

王小波對人的尊重和容忍,不是因為他們有著崇高的情感、辨別是非的能力,而是因為他們是生命體,有著同自己一樣的自由,包括選擇生活方式和判斷是非的權利,因而他堅決捍衛個人的思想自由,排斥自由、粗暴蠻橫等禁錮思想的行為下產生的愚昧和盲從。對個人自由,而不是對群體自由的追求體現了他價值觀的自由度取向。

王小波為什麼要追求價值,追求自由呢?因為自由本身就是有價值的,其次,它是達成其他有價值事物的手段。

在中國,個人主義太少,自由是達成自我實現和社會進步的根本條件,這是王小波崇尚自由的原因。

王小波與《沉默的大多數》: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數

三、王小波對“寬容”的認知

王小波對別人由於智力或家庭的差異導致的不平等,是以寬容的態度對待的。如在《思維的樂趣》中,王小波提到,假設我被大奸大惡之徒所騙,心理還能平衡;而被善良而低智的人所騙,我就不能原諒自己。

寬容的原則是建議人們最少地干預個人或群體的信仰、觀點或者對另一個人的行為。從本質上看,王小波對“寬容”的認知是建立在他對思想多元化的尊重的基礎之上的,這必然導致他對思維方式多樣化的承認。

王小波的多元化道德實現,無疑對形成良性的道德生活有重要意義。

王小波從自己的人生閱歷和親身體驗裡,得出了中國文化對於物質生活的困苦,提倡了一種消極忍耐態度的結論。這是一種社會化的要求被過度強調,個性化的要求受到嚴重壓抑的道德現象。

王小波與《沉默的大多數》: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數

小結:

對於《沉默的大多數》,曾有這樣一段評價:在中國,自由主義理念的傳播還任重而道遠。王小波的作品一直盛行不衰,王小波的小說在世界文學之林中創造出屬於他的美,這美就像一束強光,刺穿了時間的阻隔,啟迪了一代又一代剛剛開始識字讀書的青年的心靈。

這段話可以說是對這本書客觀中肯的一個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