貽笑古今、殃流後嗣:論孫吳宮廷的“閨庭錯亂”

嫡庶不分,閨庭錯亂,遺笑古今,殃流後嗣。

孫吳政權的“近親通婚”現象,歷來被史家所留意。

西晉初年的陳壽便在《吳書 妃嬪傳》讚語處嘲笑吳宮“閨門無序”,甚至攀緣附會成“遺禍子孫”。可謂刻薄。

關於孫吳“閨庭錯亂”的情況,我在之前的“三國君主”系列中略有談及。但主旨圍繞“以貌悅人”。本篇可以視作對前文的補充,主要論述孫吳內部的“婚姻無序”。

孫氏祖孫,對近親通婚的忌諱極少;對禮法、行輩、名份也不甚在意,導致出現大量“有悖名教傳統”的事件,不獨孫權而已。

一言蔽之,即孫權開風氣濫觴,孫亮、孫休則將此弊端發揚光大。

這可能與孫氏“孤微發跡、不學無術”有關;亦可能因江左儒風遜於中土,故揚州人士在禮法方面、不似中原般嚴格。

本文共 3600 字,閱讀需 7 分鐘

孫權及先世的婚姻情況

富春孫氏的婚配嫁娶,自孫堅起便有濃郁的“不拘禮法”色彩。

(1)孫堅與吳夫人

孫堅與原配吳氏,其婚姻既非父母之命,亦非媒妁之言。從《吳夫人傳》中,可以明顯看到,吳氏是在脅迫與無奈中,才被迫屈身下嫁,完全是“流氓娶親”的套路。

貽笑古今、殃流後嗣:論孫吳宮廷的“閨庭錯亂”

吳氏親戚拒婚,孫堅甚以慚恨

吳氏是僑人,家族在錢塘本無勢力。但吳氏宗族依然嫌棄孫堅“輕浮狡詐”,而堅“甚為慚恨”,可見其青年時確實無賴。

孫堅聞其才貌,欲娶之。吳氏親戚嫌堅輕狡,將拒焉,堅甚以慚恨。——《吳書五 吳夫人傳》

又按吳氏所言“何為一女而取禍”,可知孫堅已經放出狂言,大約打算血洗吳家。

(吳)夫人謂親戚曰:“何愛一女以取禍乎?如有不遇,命也。”——《吳書五 吳夫人傳》

最終在屈辱與無奈中,吳氏只得接受了這樁不情願的婚姻。

孫堅如此,孫權亦如是。

(2)孫權與徐夫人

徐夫人是孫權愛妾,早期“寵奪嫡室”,竟間接逼死了孫權的原配謝氏。

(孫)權納姑孫徐氏,欲令謝(氏)下之。謝不肯,由是失志,早卒。——《吳書五 謝夫人傳》

徐夫人祖父,娶孫堅親妹。徐氏生父徐琨與孫權為表兄弟。換言之,徐氏是孫權的表侄女。

(徐夫人)祖父(徐)真,與權父(孫)堅相親。堅以妹妻真,生(徐)琨。琨生夫人。——《吳書五 徐夫人傳》

孫權納表侄女為妾,已近乎亂倫;又令徐氏“母養”太子孫登,更令人震驚。

(孫)權為討虜將軍在吳,聘以為妃,使母養子登。——《吳書五 徐夫人傳》

考慮到徐氏與孫登平輩,孫登相當於“認表姐為母”。連續兩代行輩錯亂,可笑無過此者。

(3)孫權與袁夫人

建安四年(199)孫策擊破袁術故吏劉勳,俘虜袁氏家屬。袁術女兒被賜給弟弟孫權。

(袁)術女入孫權宮。——《魏書六 袁術傳》

問題在於,袁術兒子袁耀一併被俘。袁耀的女兒,成年後又被孫權賜給了自己的兒子孫奮。

(術)子(袁)耀拜郎中,耀女又配於權子(孫)奮。——《魏書六 袁術傳》

貽笑古今、殃流後嗣:論孫吳宮廷的“閨庭錯亂”

袁術女入孫權宮,袁耀女又配於孫奮

這就形成一個怪異的迴圈。

即孫權的袁夫人,對孫奮具備了雙重身份。既是後母,又是妻子姑母。

至於袁耀,對孫奮而言,既是舅父,又是岳父。至於小袁夫人,到底如何稱呼大袁夫人,究竟是稱呼為“婆婆”還是“姑姑”,則更顯難堪。

實際以孫奮的“昏淫失德”來看,父輩貽害影響不小。這個問題下文會詳細談到。

嗣主婚姻狀況

神鳳元年(252)孫權薨,少子孫亮、孫休相繼嗣位。

兩位少主的婚姻錯亂情況,比孫權有過之而無不及。

(1)孫亮與全皇后

孫亮是孫權晚年所生。考慮到孫權卒年七十一,孫亮繼位時年僅十歲。可知二人雖名為父子,實際無異祖孫。

孫亮娶全尚女為妻。全尚伯父全琮,娶孫權女孫魯班為妻。

孫亮全夫人,全尚女也。從祖母公主(孫魯班)愛之。——《吳書五 全皇后傳》

換言之,全皇后在宗法上相當於孫魯班的侄孫女,相當於孫權的曾侄孫女。

孫魯班是孫亮同父異母姊,自己的侄孫女卻嫁給親弟為皇后。

貽笑古今、殃流後嗣:論孫吳宮廷的“閨庭錯亂”

孫亮立侄孫女為皇后

孫亮與全皇后雖無直系血緣關係,宗法關係卻混亂至極。比孫權娶徐氏、徐氏“母養”孫登還要可笑。

孫亮岳父全尚,又娶宗室孫峻的堂姐為妻;而孫峻身為宗室,又與公主孫魯班通姦。

(孫峻)奸亂宮人,與公主魯班私通。——《吳書十九 孫峻傳》

考慮到孫魯班既是孫峻岳父的伯母、又是孫峻的親姑姑,吳國宮廷的烏煙瘴氣、淫風敗俗,也便可想而知了。

至於孫亮、全尚、全皇后、孫峻、孫魯班諸人之間的混亂關係,到底應該如何彼此稱呼,已經難於確定。他們從宗法上、行輩上、以及男女關係上,稱謂均不相同。實在是一團亂麻。

(2)孫休與朱皇后

孫休是孫亮被權臣廢黜後,抬上來遮掩門面的傀儡。只不過孫休後來聯合張布、丁奉等人扳倒了權臣孫綝(孫峻堂弟),因此坐穩皇位。

孫休的婚姻,完全承襲其父孫權、其弟孫亮的惡習,也是典型的近親通婚。

孫休娶朱據女兒為皇后。而朱據妻子恰恰是孫權的女兒孫魯育(孫魯班親妹),即朱皇后生母。

孫休朱夫人,朱據女,休姊公主(孫魯育)所生也。——《吳書五 朱皇后傳》

貽笑古今、殃流後嗣:論孫吳宮廷的“閨庭錯亂”

吳主孫休、娶其甥也

考慮到孫休、孫亮、孫魯班、孫魯育是一父所生,那孫休實際是娶了自己親姐的親閨女為皇后。比孫亮的情況更加駭人。

孫亮僅僅是宗法上的亂倫,與全皇后尚無明確血緣關係;孫休則娶了自己親外甥女,從“舅甥關係”一躍而成“夫妻關係”。

對孫休而言,親姐成了自己的“好岳母”;對朱皇后而言,親媽成了自己的“大姑子”,可笑到無以復加。

甚至裴松之讀到此處,也忍不住發牢騷,稱“孫休事同漢惠(張皇后亦是惠帝外甥女),史家遮其醜也”。

臣松之以為:(孫)休妻其甥,事同漢惠。荀悅譏之已當,故不復廣言。——《三國志》裴注

公族影響下的婚姻風氣

上樑不正下樑歪,皇室不守禮法,也間接影響到公族與士族。

(1)孫奮

典型者如孫奮。即前文提到的、娶袁耀女為妻的孫權諸子之一。

孫奮晚年因捲入政治問題遭到孫皓的圈禁。孫皓酷暴,敕令孫奮諸子女不得婚配嫁娶,欲絕滅其家。

孫奮不知悔改,居然上疏請求“使諸子女自相婚配”。翻譯成現代漢語,即“弟奸其姊、兄淫其妹”,無異禽獸。

(孫皓)使(孫奮)男女不得通婚,或年三十四十不得嫁娶。奮上表乞自比禽獸,使男女自相配偶。——《江表傳》

孫奮這種荒淫至極的請求,甚至震驚了“昏君”孫皓。最後被滿門夷滅,不復存在。乃至陳壽嘆息“橫遭飛禍”云云。

(2)諸葛瑾與張承

諸葛瑾與張昭同為流寓士人,二人年齡相差約二十歲。算忘年之交。

張昭子張承與瑾平輩,卻看上了諸葛瑾的閨女。張承有色心,卻礙於輩分問題不好開口,最後竟是走了孫權的門路,由孫權主婚,促成了這樁荒唐姻緣。

(張承)少以才學知名,與諸葛瑾、步騭、嚴畯相友善。……(張)昭欲為索諸葛瑾女,承以相與有好,難之,(孫)權聞而勸焉,遂為婿。——《吳書七 張承傳》

可見在江東士大夫眼中,婚姻問題上,孫權完全就是個“拉皮條的寡廉鮮恥之徒”。

張昭是徐州彭城人,當世名儒,有傳家經學,可知張承亦如此。諸葛瑾則是徐州琅琊人,儒法兼修,也算一時名士。最後在江東居然都沾染了這種習氣,恐怕與統治者的“不守禮法”是密不可分的。

題外話多說一句,張承娶諸葛瑾之女,二人又生一女,被“主婚人”孫權喜滋滋地收入宮中,賜太子孫和為妃。

(張承與諸葛瑾女)生女,權為子(孫)和納之。——《吳書七 張承傳》

可見孫權對這種“敗德之事”,是極為熱衷,乃至到了變態的地步。

貽笑古今、殃流後嗣:論孫吳宮廷的“閨庭錯亂”

張承娶諸葛瑾女,孫權賜婚

諸葛恪是諸葛瑾長子,即張承大舅子。因此也便是孫和妃子的舅舅。孫亮時代,一度傳言諸葛恪“欲迎孫和復辟”,便是出於這層關係。

權薨,諸葛恪秉政。恪即(孫)和妃張(氏)之舅也。——《吳書十四 孫和傳》

諸葛恪之夷滅,也可說是受到先輩“婚姻錯亂”的連累。

小結

孫氏立國江東,三世婚姻錯亂。更有甚者,其不是在“納妾”這種小問題上,而是乾脆出現在皇后身上。

孫亮、孫休分別娶自己親姊(魯班、魯育)的侄外孫女兒與親女兒為妻,令史家錯愕不已。

孫權則更加特殊,一直處於“有妾無妻、有妃無後”的怪異格局中。直到孫權臨死,才因“神人授書”而立潘氏為首任皇后。

實際“神人”是個騙子,而潘氏乾脆就是個女囚,是罪犯出身。

是歲,神人授書,告以改年、立後。太元元年夏五月,立皇后潘氏,大赦,改年。——《吳書二 吳主傳》

孫權早期的後宮制度中,是徐夫人與步夫人的“二宮並立”。考慮到徐夫人是孫權的表侄女,同時又是太子孫登的“表姐兼養母”,可知輩分與倫理的崩壞問題,自孫權時代便已開始。

至於與徐夫人分庭抗禮的步夫人,雖無“血緣錯亂之譏”,但步夫人的兩個女兒孫魯班與孫魯育,則成為孫權嗣子們的夢魘。兩位公主的後代,也分別成為孫亮與孫休的皇后,可謂“難以逃離的惡性迴圈”。

陳壽在《吳書 妃嬪傳》讚語部分,不留情面地嘲罵“孫氏嫡庶不分、婚姻錯亂、毒害嗣君、貽笑千古”,可謂精闢至極。

甚至孫氏的對婚姻的“不拘禮法”,還影響到了張昭、諸葛瑾為代表的儒學名士,使他們也“通達放浪”起來,又鬧出不少笑話。

這大概就是“生淮南則為橘、生淮北則為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