摶泥幻化——中國古代陶瓷(二)

摶泥幻化——中國古代陶瓷(二)

唐 三彩胡人騎駱駝立像

本品體量碩大,高逾兩尺,頗為罕見,又完整性儲存較好,區域性損壞且原件修復,極為不易。駱駝昂首引頸,作嘶鳴狀,四肢矯健,肌肉張馳,四足前後錯落,踏於託板之上,似欲起步。背上聳立雙峰,套搭一條橢圓形的氈毯。一胡人騎坐於雙峰之間,頭戴胡帽,身著黃褐色胡服,腳登長靴,雙手作握拳持握狀,左手低放,右手高抬,似握韁繩牽引駱駝。

此件雕塑大部分施黃褐色釉,駱駝頭頸部及四肢上端的鬃毛、尾巴、雙峰等施白色釉,氈毯以黃、白、綠三彩點綴,釉光滋潤。

整件作品具有超強的寫實性,雕塑手法精湛,製作技藝高超,如此碩大的作品,絲毫不變形,造型規範,形體準確,是一件十分寶貴的盛唐(8世紀前半葉)傑作。它不僅是件卓越的雕塑作品,還是當時中西文化大交流盛況的實證。

摶泥幻化——中國古代陶瓷(二)

遼 三彩模印雙魚花卉紋硯

硯在遼地屢有發現,銀、石、玉質皆有,以陶瓷質數量最多,其中的三彩製品主要流行於遼代晚期。以往曾被誤判為“暖盤”,後經考證,確認為硯、洗類文房器。造型一般可見八角形和圓形兩種,由硯臺臺體與洗對扣合成,有的使用時可上下分開,有的則粘為一體,具體原因還不得而知。

本品整體圓形,上下出沿。硯臺臺體作中空筒形,四壁及硯面一週模印一花二葉的牡丹紋,白彩為地,黃彩為花,綠彩為葉,乃遼三彩經典紋飾。硯面整體似雲頭形,上部扇形斜凹,澀胎無釉,可見殘留的粉紅色護胎粉痕跡;下部五瓣花形內凹,模印水波游魚,白彩為魚,綠彩為水波。釉彩光潔瑩潤,紋飾輪廓清晰不暈染,風格清新素雅。品相完整,形正釉佳,為遼三彩文房實用器傳世精品。

摶泥幻化——中國古代陶瓷(二)

遼 三彩印花牡遼三彩的流行始於11世紀後期,是遼瓷中成就較高的一類,它的盛行可能與當時統治階級對金銀器的限制有關。

本品尺寸較常見者稍大,口徑近25公分,成型周正,頗為不易。內壁模印花紋格外清晰、立體,比一般所見者精緻甚多。盤心兩朵輪花,周圍八組一花二葉牡丹紋圍繞,白彩為地,黃彩為花,綠彩為葉。此種黃花綠葉、一花二葉的組合方式乃遼三彩經典紋樣。外壁白色化妝土上薄罩一層淡綠釉,不多見。盤心三個支釘痕,乃以三叉形單面釘類支具間隔迭燒所致,與窯址發現的支燒工具相印證。

摶泥幻化——中國古代陶瓷(二)

唐 三彩四瓣花葉形盤

此盤整體捏塑成四瓣花葉狀,葉邊翻卷向上形成口沿,盤底貼塑四獸蹄足,足端外翹。盤面採用蠟封工藝,在綠釉地上裝飾四散的白色斑點,裝飾效果猶如絲織品中的蠟染工藝。它在製作時,以蠟封住器物上欲裝飾的部位,然後罩釉,蠟封處便不沾釉,這樣就能保留原有的白色胎體,形成形狀各異的圖案。這是唐三彩釉面裝飾中最獨特的一種工藝,工序繁複,風格獨具。盤底、四足、口沿,施濃鬱的琥珀褐色釉。綠、黃褐、白,三色彩搭配大膽,色調鮮艶明麗,格調脫俗。盤心、盤底各有兩個規矩的小圓支釘痕。

摶泥幻化——中國古代陶瓷(二)

唐 綠釉彩鳳首執壺

安史之亂前,隋唐帝國繁榮富強,昌明發達,因而有了絕域入貢、萬邦來朝的盛況。那時,西北有陸路溝通中外,東南有海道聯絡東西,商隊絡繹不絕,使團相望於道,空前暢達的交通帶來了空前頻繁的文化交流。時西方的文明大國有薩珊波斯(在今伊朗,651年為阿拉伯人的大食攻滅)、大食和佛菻(即拜占庭),以及居處中亞以康國(今烏茲別克撒馬爾罕)為代表的粟特人,他們在這次東西文化藝術大交流互融中,都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如此往來頻繁,對隋唐及後世影響深遠。表現在工藝美術方面,就是濃郁的異域胡風盛行。器物在造型、裝飾上每每模仿西亞、中亞器皿,既有西方的頎長挺勁,又有中國的圓潤渾厚,獨樹一幟。在當今的海內外公私收藏中,隋唐工藝品無疑都是極為重要的藏品,藝術、歷史價值兼具。

此拍品氣質獨特,修長端莊,具北朝遺風,又見異域色彩。杯形口,細長頸,滑肩,卵形腹,上端凸飾一圈弦紋,下接葫蘆頭式喇叭形高圈足。壺身一側貼塑雙泥條帶狀柄,上介面沿,下至肩部。壺蓋模印成鳳首狀,蓋內有榫,起到穩固的作用。整器立坯後,先罩白色化妝土,後施綠釉。

摶泥幻化——中國古代陶瓷(二)

隋 白釉鶏首龍柄壺

直盤口,窄而深,不同於同類器盤口的寬而淺。細長頸,凸飾數道竹節狀稜紋。長圓鼓腹,喇叭狀高圈足。肩部左右兩側各貼塑一系;前方伸出一鶏首,鶏冠高聳,眼睛、羽毛以戳印工藝表現,形象樸拙可愛;肩後部向上起雙泥條帶狀柄,頂端出龍首,張口銜住口沿。器身施白釉,釉面見細碎開片,區域性剝釉,乃此時期陶瓷普遍現象。

此類單龍柄的鶏首瓶在隋唐兩代的南北方窯場皆有生産,由兩晉的鶏頭壺演變而來,自成風格,是當時十分盛行的陶瓷質容器。

摶泥幻化——中國古代陶瓷(二)

唐 邢窯白釉“盈”字罐

本品屬邢窯白瓷中的細白瓷,在同類器中屬小體量者,輕盈秀麗,品相完整。唇口外卷,可見手工痕跡,是為工匠趁胎體未乾時將器口向外翻折而成。短束頸,溜肩,腹部上鼓下斂,平底澀胎,刻“盈”字款,系入窯燒前所刻,清晰有力。胎體色白質堅,釉面光潔瑩亮。

對於邢窯中帶“盈”、“大盈”、“翰林”、“官”等款識器物的解釋,大致有兩種說法,一是認為與唐代大盈庫有關,為官府定燒器。唐代大盈庫見於文獻記載,稱“百寶大盈庫”,簡稱“大盈庫”,屬皇帝直接支取的“私庫”,庫中之物的取用,取決於皇帝旨意,而且多以宦官主領其事。庫中之物的去向,一為賞賜,二是用於緊急國情下的支出。另一種觀點則認為這些款識是因為當時窯場眾多,邢窯為了競爭而刻的商標、記號。目前多數學者更傾向於第一種觀點,相信隨著考古及文獻研究的深入,這一問題終將解決。

摶泥幻化——中國古代陶瓷(二)

唐 邢窯白釉“盈”字款玉璧足淺碗

本品為唐至五代時期經典茶碗形制,敞口卷唇,淺弧腹,外壁斜出,稍帶弧度。圈足寬淺作玉璧狀,澀胎,露出白而細的胎土,不見雜質,瓷化程度高,輪制的旋紋可見,修坯極為規整。足心刻“盈”字款。除足底,內外滿釉,包含足心,釉薄均勻,釉光滋潤清亮。

玉璧足碗始見於唐,唐代中晚期及五代流行,時南北方窯場普遍燒造,邢窯、定窯、耀州窯、越窯等皆有實物或標本傳世,其中邢窯、越窯産品還被陸羽《茶經》所載。拍品式樣“盈”字款者,廣泛見於唐代中晚期城市遺址,如長安、揚州,亦海外貿易,如伊拉克薩馬拉遺址、埃及佛斯塔德古開羅遺址等。

圖片來源於網路、嘉德拍賣行等;文章內容參考自網路、書籍;若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