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授課制的產生與發展

​​​

(一)班級授課制的產生與發展

1632年,捷克教育家

誇美紐斯出版的《大教學論》最早從理論上對班級授課製作了闡述,

為班級授課制奠定了理論基礎。

後來,以

赫爾巴特

為代表的教育家提出教學過程的形式階段論(即明瞭、聯想/聯合、系統、方法),

班級授課得以進步完善而基本定型。

最後,以前蘇聯教育學家

凱洛夫

為代表,提出課的型別和結構的概念,

使班級授課制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在我國,最早採用班級授課制的是清政府於1862年設於北京的

京師同文館

班級授課制是與現代化大生產相適應的集體教學形式。

這一部分的內容在複習時候的關鍵詞就是時間、地點、人物,以選這題進行備考。

(二)班級授課制的基本特點

1。以班為單位集體授課,學生人數固定。

2。按課教學。“課”是教學活動的基本單元,一般分為單一課和綜合課。

3。按時授課。把每一“課”規定在固定的單位時間內進行,這個單位時間稱為“課時”,課與課之間有一定的間歇和休息。

這一部分的內容在複習時候的關鍵詞是班、課、時,理解這三個字所代表的意思,以選擇題的形式進行備考。

(三)班級授課制的型別和結構

1。課的型別

課的型別是根據教學任務劃分的課的種類,是教學活動的基本單元。一般分為單一課和綜合課。

單一課是在一節課內主要完成一種任務的課,可分為新授課、鞏固課、練習課和檢查課等;綜合課是在一節課內完成兩種以上教學任務的課。

課的型別也可以根據使用的教學方法來劃分,主要有講授課、演示課、自學課、討論課和作業等。

2。課的結構

課的結構是指課的組成部分及各部分進行的順序和時間分配。

綜合課的結構一般包括組織教學、複習過度、講授新知識、鞏固新知識和佈置課外作業。

這一部分的知識點重在理解,理解每一課型的含義,出題的形式有例子反選與定義反選。

(四)班級授課制的優點與不足

1。班級授課制的優點

①有利於經濟有效地大面積培養人才;

②有利於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③有利於發揮學生集體的作用;

④有利於學生德、智、體多方面的發展;

⑤有利於進行教學管理和教學檢查。

2。班級授課制的不足

①過於強調書本知識的學習,容易造成理論和實踐的脫節,不利於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鍛鍊提高;

②難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要,班級授課制中,無論用什麼教學方法,都只能適應部分學生;

③在班級授課制中,課堂成為學生生活的基本空間,課堂教學成為學生最主要的生活方式,學生的交往受到限制;

④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受到限制,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志趣、特長和滿足個性化的學習需要。

這一部分的知識點在備考時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記憶,因為本部分知識點既可以成為單選題,也可以作為簡單題出現。

(五)考題再現

1。最早在理論上對班級授課制加以論證的教育家是( )

A。 洛克 B。 赫爾巴特 C。誇美紐斯 D。杜威

參考答案:C。

解析:1632年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首次從理論上對班級授課製作了論述,奠定了理論基礎。

2。班級授課制的優點和缺點各是什麼。

參考答案:

(1)班級授課制的優點

①有利於經濟有效地大面積培養人才;

②有利於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③有利於發揮學生集體的作用;

④有利於學生德、智、體多方面的發展;

⑤有利於進行教學管理和教學檢查。

(2)班級授課制的不足

①難以因材施教;

②難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要;

③課堂教學缺乏靈活性;

④不利於學生主動性和創作性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