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潢貴胄與百姓共同的“愛好”——天地觀,為何能讓古人沉醉?

天潢貴胄與百姓共同的“愛好”——天地觀,為何能讓古人沉醉?

宇宙天地

在西方文明的發展歷程中,對宇宙的認識雖不乏猜想,但最終著落在理性的科學探索中,而在我國古代卻另有一套與之完全不同的、完備的宇宙認識發展過程。

我國古代的宇宙學家將對宇宙的猜想和驗證化作了社會與人文的一部分,無論是《易傳》所言“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還是《道德經》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都不約而同地

將宇宙觀融入到自然與人文之中,

並讓它成為了我們發現、適應甚至利用自然規律的基石。

從“天圓地方”說起,古人逐漸演變的天地觀是古代社會認識自然世界的開始

1. 從蓋天說到渾天說

我國古代對天地宇宙的猜想和探索是從遙遠的周朝初年開始的,也就是

以天圓地方為主要觀念的蓋天說。

這種說法認為大地像一個有限的方形區域,而天空則像一個半球體的“鍋蓋”蓋在上面,地平線是天地銜接的縫隙,日月星辰都從這裡升起和落下。可別以為這天圓地方的說法只是古人們的無知猜想,在古代的宇宙觀中,天圓意指時間,地方則是空間,由此亦可溯源宇宙二字來源。

天潢貴胄與百姓共同的“愛好”——天地觀,為何能讓古人沉醉?

天圓地方

戰國末期的屍佼說:“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今來曰宙。可見宇指的是方向、地點等空間類概念,而宙則是過去、未來等時間點,故而古人對宇宙的猜測和理解,從來都是以時空兩方面入手的,在那樣一個時代能夠一針見血地找到認識宇宙的正確維度,可見我們獨特的東方式宇宙學說也自有其過人之處。

到了戰國時期,

渾天說也逐漸開始形成,

這一說法最初認為地球並非孤立存在的,而是漂浮在水面上,經過後人的發展和改良,“渾天”這一說法正式確定了“氣”才是地球真正的容器,我們所處的地球懸浮在氣中,可能在按照某種規律運動,東漢張衡在《張衡渾儀註》甚至做出了地球是圓形這樣令人驚歎的猜測。

“過此而往者,未之或知也;未之或知者,宇宙之謂也。宇之表無極,宙之端無窮。”渾天說對宇宙的邊際做了新的猜想,讓世人的眼光從小小的地球延展到了更廣袤的天地中,

也開啟了人們從氣開始認識陰陽、五行的新篇章。

天潢貴胄與百姓共同的“愛好”——天地觀,為何能讓古人沉醉?

天人合一

2.從晝夜交替到陰陽五行

如果在你眼裡,陰陽五行仍舊是唯心主義的算命先生所獨有的技術那可就大錯特錯了,陰陽最初來自對晝夜交替的猜測,晉代天文學家虞喜曾解釋道:“宣,明也;夜,幽也。”由此而生的

“宣夜說”

開啟了古人認識天體自轉運動之路,自此日月星辰的運動開始被規律性的開始解讀,我們對宇宙的認識也更加細緻了。

講清楚了陰陽自然也該聊一聊五行,如果說陰陽師對宇宙的認識,那麼五行則是針對性的認識了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古人認為“金、木、水、火、土”五種物組成了世上一切,雖然以今日的眼光來看這種猜測過於簡單粗暴,但五行說卻在當時真切的開啟了古人對天地與自然的聯合認識,

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人地關係論,

為我國古代的宇宙觀與人文自然的結合奠定了基礎。

“天地”自在人心,古代天地觀中包含了古人對人世間法則的解讀

1.從“天地無名”談老子的宇宙規律

老子曾言:“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在他的認識中,世界是從無形轉向有形的,這裡的無也許是混沌虛無,也許是無知無識,但作為萬物之始,它也許就像我們如今在探求的宇宙大爆炸之前的樣子一樣,是一個知道卻難以觸及的事物。

天潢貴胄與百姓共同的“愛好”——天地觀,為何能讓古人沉醉?

老子的宇宙規律

那麼無又是從哪裡來的呢?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如果萬物之始“無”是一,那麼創造一的自然是“道”。如果天地之大是力量,那麼道就是規則,老子云:“天長地久”,卻也道:“天地尚不能久”,可見在他看來,即使是

天地也只能在規則之內獲得自由

我們一定聽過一句俗語叫做: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這裡的天意就可以當做是道,它決定了天地運轉的規律,而天地則透過日月更替、山河變遷來控制人類的活動。

老子的天地觀是雙向的。對上,他探索了超越天地日月的宇宙的執行規律,對下,他思考了天地萬物與人的活動之間的關係,最後得出了不僅人類社會有規則,天地山川都是遵循規則而存在的,這可以說是天地觀與人世間法則的一次經典碰撞。

2.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

如果說佛學更多從人性出發,以鬼神來約束人的行為,那麼道家思想則相對更加“縹緲”,除了著名的老子外,先秦道家學派也有一位鍾情天地觀的聖賢——列子。如果說老子更關心天地間的法則,那麼列子則更在意天地與萬物的聯絡。

天潢貴胄與百姓共同的“愛好”——天地觀,為何能讓古人沉醉?

《列子》

《列子》一書記載了一段話:“若蛙為鶉,得水為繼。得水土之際,則為蛙蠙之衣。生於陵屯,則為陵舃。陵舃得鬱棲,則為烏足。”這段話粗略看來只是列子對自然生物的觀察,其實暗含了生物的進化與淺顯的食物鏈原則。

此外,他認為人與動物本質是相同的,只是在人類繁衍發展的過程中摻雜了其他的情感才將人性和獸性做了區別,但人身上的動物性卻並未完全消失。這種觀點不僅相當現代化,

還讓列子得出了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的最終理念。

公天下論認為世界不是簡單的存在,而是各有其功能,因為每一功能良好執行,才配合著組成了整個世界的有序存在,換一種好理解一些的說法就是,列子已經粗淺的涉足了生態系統的理念,並將整個自然界概括成了一個完美的生態圈。

在《列子》一書中,無論怎樣讚美人的創造力、生命力,統治力,最終卻總是會歸於自然界的偉大,如果說老子從宇宙中領悟了人類需要被規則約束,那麼列子則告訴世人這種約束不僅來自統治者的律法,相反統治者也應遵循天地原本的規則。這種對規則的解讀是古人們鍾愛天地觀的最底層原因。

天潢貴胄與百姓共同的“愛好”——天地觀,為何能讓古人沉醉?

底層百姓與天潢貴胄的共同“愛好”,為何古人如此痴迷於天地觀?

1.天地規則與黎明百姓

在古代,學習是有錢、有權的貴族人士的特權,所以我們當然不能強求那些為生活掙扎著的底層人民去感受宇宙的廣袤或者天地萬物的規律對人類社會的啟示,但黎明百姓篤信天道卻也是真實存在的,那麼天地觀到底在哪裡吸引了這些底層黎明百姓的青睞呢?

其實答案並不難猜。首先,在佛學以壓倒性的優勢勝過道教前,道教學說作為我國的傳統宗教信仰,受眾之廣顯而易見,百姓們將道教思想當做行為準則和自我救贖的更不在少數,而天地觀作為道教思想的一部分自然也受到了百姓們的信賴。

除了這些“玄學”的理由外,天地觀中崇尚自然的特性讓小農經濟下這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人們更加篤信所謂“靠天吃飯”,這可不是講運氣,而是實實在在的按照天時來耕作,遵循自然規律來生活。

即便時至今日,遵循自然規律也是我們生活的不二法則,那麼對於古人來說,自然也能從遵循自然中得到益處,因此觀天時甚至成了許多農民祖祖輩輩口口相傳的法寶,更有許多“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之類的俗語流傳了下來。

天潢貴胄與百姓共同的“愛好”——天地觀,為何能讓古人沉醉?

黎明百姓

2.黃老之學與天潢貴胄

對於統治階級來說,“東虹日頭西虹雨”之類的俗語自然是無甚用處的,然而黃老之學發揮巨大作用的途徑卻是要靠這些手握重權的人來做的。

在漢武帝強勢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令產生前,黃老之學總是或多或少的在影響這帝王之術,甚至在某些朝代,黃老之學是帝王主要的執政手段。推崇“無為而治”的黃老之學推動帝王執政以柔,注重休養生息,保護自然環境,春天的禁山令和禁伐令都是因此而生,雖然看似是古人對自然萬物的一絲善意,其實反而真正受到保護的是人本身的生活環境。

除了對於環境的保護,老子的道家思想是黃老之學中講述制定規則的精髓,這種對規則的理解來自老子對天地的認識,讓統治者有了制定規則的底氣和方法論,同時也有對自然之力的敬畏,如此看來天地觀下的規則論其實也相當的現代化不是嗎?

天潢貴胄與百姓共同的“愛好”——天地觀,為何能讓古人沉醉?

黃老之學

3.天地萬物與自我存在

對於夾雜在黎明與貴族之間的文人士子,對於天地宇宙的認識是抒發自我意識的重要途徑,面對無垠且神秘的天地,我們大可以如陳子昂一般“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也可以“寄浮游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在廣袤的天地面前,似乎所有的錯誤和醜態都可以被包容,似乎所有的野心和算計都被冷眼旁觀,這樣的存在成為了無數學子安放自我的保險箱,

對天地的渴望和探索折射出了對自我的認識和反思,

也是修煉自身心智的不二之選。

小結

我國古代的天地觀是一個神奇的存在,它從唯心的角度出發,卻不知原因的做出了許多正確甚至相當現代化的猜想和延伸,深入瞭解之下我們很容易剝離那一層被歪曲理解的外衣,讀懂它內在的正確,甚至讀到古人對天地自然的敬畏和感念。

天地觀不是敬畏鬼神而是敬畏自然萬物,是從自然萬物裡尋找與他們和諧共處的方式,更是尋找讓自己舒適的生活方式,是古人對今日的我們最好的饋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