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九)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九)

竹內仕女 立軸 設色紙本 李秋君、張大千 1934年作

款識:甲戌七月夏日大千張爰畫仕女李秋君補景於綱師園中。鈐印:大千、李氏秋君(朱)、張爰(白)。 李秋君是張大千的紅顏知己,1948年,李秋君、張大千同屆五秩,陳巨來刻治“百歲千秋”印方,集兩人之名,供合作書畫時蓋用,傳為藝壇佳話。李秋君出身於浙江鎮海小港港口李家,是大家閨秀、名門淑女。李秋君初學工筆山水、古裝人物仕女,喜作青綠,又愛摹古。四十歲後,專攻山水,宗法董北苑、董其昌,作青綠,端麗可觀。《竹內仕女》由張大千畫古裝仕女,仿唐人格局,李秋君補竹子,同作於蘇州網師園,張善孖的園林中。此畫境界高雅出塵,清麗美奐,堪稱雙絕。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九)

豔秋嬌態 立軸 設色紙本 1934年作 (425.6萬元,2010年12月北京保利)

款識:歡如菖蒲花,但開不得見。儂欲化春水,要看郎心變。歡如芙蓉花,生長湖心裡。移湖安儂屋,牽郎伴儂宿。歡行流水心,妾守幽閨性。蛾眉顰不展,蕉心比儂命。歡如雲裡鶴,可望不可即。安得作秋燕,西風吹儂去。問誰思不歌,問誰悽不泣。潛潛兩行淚,臨風溼湘竹。歡如洗紅裳,洗紅紅日淺。儂心如洗素,洗素素不澹。甲戌秋暮與彭恭父蕭靜亭諸公觀新豔秋劇歸來戲圖。大千居士。鈐印:三千大千、西川張八、摩登戒體。

大千筆下的美女,既有古代仕女的優雅,又富含時代風采,姿態風韻,個性鮮明。此幅仕女人物畫是大千在看完“新豔秋劇”後歸來所作。畫中仕女容貌端莊,具有傳統之美,坐於蕉林一石下,雙手伸向背後,撐於所坐之石。以細筆勾描出人物衣褶,復以淡墨染袖口衣領處,人物頭結以花青色敷染,淡雅飄逸,畫中女子所坐之石以淡墨勾寫出大體輪廓,復又以重墨幹筆皴出其結構質地,少外露筆觸痕跡,以突出山石整體感為要。蕉林以寫意之法,筆墨趣味濃重,既有形似,又浸透出文人氣息。地面復以淡花青渲染,遠處又以水紋勾畫交待出流動之溪流。總體而言,畫作趨於恬淡雅緻,表現大千對古代文人仕女畫技法的研究臻於純熟。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九)

執扇仕女 鏡心 水墨紙本 1934年作

款識:此十八年前所作,季芬仁兄得之,囑為題記,壬辰(1952)七月張大千。鈐印:張爰(白文)、大千(朱文)。

《墨筆執扇仕女圖》的下部畫一仕女,側坐於坡石之上,左手下垂,右手執扇。頭部亦作側視狀,約為八分畫。仕女眉清目秀,面貌姣好。通鼻樑,櫻桃口,滿頭烏絲,後垂髮髻。體態端莊,窈窕雅逸。仕女身後為清竹兩竿,勁拔清幽。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九)

竹邊少女 立軸 紙本設色 1934年作

款識:孤廬仁兄知予最早,得予畫亦最多,獨無予寫意仕女。新春晴朗仿予山中,固以六如小仙兩家筆法為此以博賞音一笑,甲戌七月大千居士爰。鈐印:大千好夢(朱文)、張爰之印信(白文)、大千(朱文)。

一位現代仕女,身穿旗袍,花樣年華,雙手後壓,倚靠於一塊石頭之上,似陷入若有所思的神態。張大千以傳統仕女畫的手法,尤其是臉部的表現上,“三白法”染出前額、鼻和下頷,順著髮髻線以細筆處理頭髮,但不失整體感,以簡練的線條勾出眼部的結構,卻十分傳神。背景事物以淡墨勾出,石頭則略微帶皴,竹枝雖以寫意筆法寫出,但比較謹嚴,與畫面整體氣氛十分協調。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九)

紈扇仕女 設色紙本 1934年作

款識:甲戌秋七月既望,大千居士擬六如筆寫於萬壽山之聽鸝館。留與嘉德二姪女。爰。鈐印:張年、大千、大千豪髮、大風堂。 《紈扇仕女》軸屬於張大千早期人物畫作品,創作於1934年作者36歲時。他的人物畫最初從明清名家入手,多作小家碧玉。仕女畫最早學自清末畫家改琦(1774-1829)、費丹旭和顧洛(1763-1837),明代陳洪綬、唐寅,後很快又轉向華新羅的飄逸寫意仕女,並贏得了“張美人”的稱號。“六如居士”即是明四家之一,人稱“江南第一風流才子”的唐寅唐伯虎。唐寅晚年歸心佛教,認為人生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故自號“六如居士”。與唐寅的名作《秋風紈扇圖》對照,可以看出《紈扇仕女》與大千另肆幅早期人物畫《素蘭豔影圖》(1925年)與《芭蕉仕女圖》(1934年秋)《抱琴仕女圖》(1934年7月)《玉缸春酒暖》(1938年)一樣,明顯受到唐氏風格的影響,創作年代越往後大千線上條的運用和墨色的渲染上較前者更有進步。

《紈扇仕女》描繪了一位衣帶飄飄的紈扇美人。該作品人物造型正確,體態娉婷婀娜,衣紋行筆迅急婉轉,蘭葉折蘆兼而有之,筆致清勁秀逸。仕女綠髻的勾染率意虛和,頗有質感。面相也開始擺脫細目小口的概念化程式,呈現出肖像畫的意味。作品筆調輕快,疏放靈秀,清新淡雅,明顯取資於唐寅的意筆仕女畫法,同時又不無華新羅的筆墨意謬。畫中仕女手託香腮,相端莊嫻雅,與大千的往日仕女畫相比少了點嬌弱,多了份雍容。人物衣帶,裙襬的用筆極為爽利,是典型的大千用筆特點。張大千就是這樣廣泛汲取傳統的精華,唐寅畫風對他的影響,可以說一直持續到三十年代末。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九)

贈吳湖帆仕女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34年作

款識:顧影復自憐,自憐還顧影。可人期不來,月落秋階冷。甲戌夏,大千爰。鈐印:大千、張爰印。

題跋:心中可似人如玉,幾番撥盡相思曲。何意鎖眉峰,無言尤態濃。花邊魂斷處,往事如雲雨。紈扇寄晴天,月明誰向圓。菩薩蠻。吳湖帆。鈐印:倩庵痴語、樓前芳草年年綠。

此圖作於1934年夏,畫中執扇女子婉約可人,俊秀典雅,頗有江南大家女子之貌。據吳門後裔稱,此作很可能是張大千為湖帆先生夫人潘靜淑所繪。後潘夫人早逝,湖翁每每開啟此卷,思念之情油然而起,遂題其詞作《菩薩蠻》於此畫之上,以表懷感。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九)

仿唐寅筆意仕女 鏡心 設色紙本

款識:浩公先生方家博笑。大千戲仿明人畫法。 鈐印:大千大利、蜀郡張爰。 邊跋:大千先生青年時期佳作。自題戲仿明人,其風神在海派與唐伯虎之間,面容秀美線描生動,識者珍之。丙戊春,蕭平題。鑑藏印:灤齋鑑賞、九華堂珍藏印。

本作是幅仿明代唐寅筆意仕女圖,頗具特色,展現了大千先生早年人物畫風貌。大千先生早年師習仕女畫,畫風僅停留於臨摹八大、石濤、新羅山人作品,也受到明代頗具知名度人物四大家:杜堇、周臣、唐寅、仇英等畫家的影響。畫中女子面態豔麗,比例正確,衣折曼美,風格清麗雅逸,線條輕盈飄逸,設色清淡淺絳,完全承襲了明清畫家一路。與敦煌歸來所繪仕女畫著意於濃豔華麗設色,長潤飄逸線條相比,有一種質樸含蓄之美。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九)

綴音衿袖圖 立軸 紙本設色 1934年作

張大千早年作品是指其1941年43歲赴敦煌以前所創作的書畫,這一時期大幹的人物仕女畫多見學習清代畫家改琦之畫風,所畫仕女俊俏柔弱,人物衣紋線條嚴謹流暢,畫風靈秀。這幅張大千的仕女圖雖沒有他晚年仕女的華麗,但開相、髮絲、衣紋線條既簡約,亦秀麗,畫面協調,已顯露出大千的大家風範。張大千的書法在年少時便受到家兄張文修的啟蒙,弱冠之年自日本歸滬,師從清末民初的著名書家李瑞清和曾農髯二人,潛心學習,為其以後的藝術道路奠定了紮實的基礎。辛亥革命後,李瑞清改穿道服,以前清遺老自居,寓滬賣字賣畫為生,由於他學養豐厚,且特立獨行,故其書多有“書卷氣”而少“秀媚”之風,多有“金石”味,而少“霸悍”之姿。這幅張大千仕女圖的書法部份雖無雄渾寬博之勢,但具古樸超逸之氣,頗似李瑞清之風,實為難得一見。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九)

綴音衿袖圖 立軸 紙本設色 1934年作

款識:願在竹而為扇,含悽飆於柔握,悲白露之晨零,終推我而綴音。願在木而為桐,作膝上之鳴琴悲樂極而哀來,終推我而綴音(顧襟袖以綿邈)。甲戌秋日似靜亭五兄博笑,大千張爰。鈐印:張爰(白文)、大千(朱文)。 此幅《綴音衿袖圖》中,描畫了兩位對首的女子。迎首而立的是位小姐,而背對畫圖的則是一位雙手託琴的侍女,似是閒日下出遊之作。這位小姐正值妙齡,烏黑濃密的髮髻高高挽起,一手拂袖持托腮狀,另一手執團扇,盈盈的看向侍女,似是傾訴,又似是作沉思,亭亭玉立,瀟瀟而來,引人遐思處,盡在不經意間。大千畫美人最傳神的部分莫過於其眼神,這也是所有仕女畫的精粹之處。但見畫中美人面容處,開臉嬌俏溫婉,媚而不嬌,眉梢含春,眼波流轉,把秋思之感留於眉宇間。整幅畫作以細筆勾描,人物體態娉婷婀娜,衣紋行筆十分的自然流暢,筆調輕快和率略。此圖也是大千先生早年時候學習簡筆寫意畫法的嘗試之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九)

閒情賦 鏡心 設色紙本 (145.6萬元,2010年6月上海天衡)

款識:願在竹而為扇,含悽飆於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顧襟袖以綿邈。拈淵明語寫於濠鏡,張大千爰。鈐印:張大千長年大吉又日利、張爰長壽。

大千以“蕉蔭仕女”為題材的作品,從1934年開始陸續有所創造。此幀系大千早期仕女畫,根據陶淵明《閒情賦》的詩意而作,於濠鏡(澳門古時別稱)創之。《閒情賦》以浪漫的手法描寫了一位作者日夜懸想的絕色佳人,幻想與她日夜相處,形影不離,甚至變成各種器物,附著在這美人身上,全賦以“十願”的虛想,鋪陳對佳人的依戀、追求和心願不遂的“十悲”。大千畫中仕女的線條特色,具有濃烈的明代人物畫家吳小仙的仕女筆法特徵。畫中仕女頭身比例採用六頭身法,頭大身小,氣質溫柔嫻靜,帶有幽幽的閒愁,眉眼線條纖細柔婉,秋波流轉,充分表現出大家閨秀的女性美。整幅畫面清淡雅緻,令人心曠神怡。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九)

芭蕉仕女 鏡心 設色紙本 1934年作

題識:歡行流水心,妾守幽蘭性。蛾眉顰不展,蕉心比儂命。少作子夜歌一首,寫奉涵青老長兄兩教,甲戌七月大千弟爰。鈐印:張爰(白文)、大千無恙(白文)。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九)

仕女圖 立軸 水墨紙本 1934年作

款識:清商怨寫宋人詞意。甲戌夏七月張爰。鈐印:張爰、張季、大千豪發。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九)

仕 女 立軸 水墨紙本 1935年作

款識:綽約肌膚不受吹,飄香墮玉怕春知。憑誰領取東君意,傳語東家十八姨。乙亥三月春日寫,弟大千居士爰。鈐印:大千居士、張爰私印。 這幅作品創作於張大千精力旺盛的中早期,此時畫家的功力、學養已日臻成熟。畫面雖然簡單,但人物乃至背景的修竹、秀石都刻畫得溫文爾雅,細緻入微。以瀟灑勁健的蘭葉描與折蘆描結合來表現那種衣裙飄逸的風姿,把仕女的嬌羞媚態表現得淋漓盡致。顯然當時張大千也受了唐寅較為活潑的蘭葉描與折蘆描的影響,比之於仇英來說,顯得較為奔放,不似仇英的風格那麼拘謹。其人物造型也改變了明清以來娟秀小巧,不勝羅綺的表現風格,溶入豐腴典雅的盛唐富貴之氣,增強了傳統人物畫的現代氣息。畫中的題款書法,雖然此時張大千剛36歲,但大千風貌已經具備。特別北碑的痕跡猶存,功力深厚,頗有繪畫意味。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九)

紅梅仕女 鏡片 設色紙本 1935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九)

玉堂佳色 立軸 1936年作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九)

桐蔭仕女 立軸

款識:百尺梧桐十畝蔭,枝枝葉葉有秋心。何年脫骨乘鸞鳳,月下飛來聽素琴。大千居士略師新羅。鈐印:季爰之印、大千。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九)

羅浮舊夢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九)

羅浮夢影 立軸 1935年作

題識:羅浮夢影。仿崔道母筆寫於江戶。 鈐印:大千豪發、大風堂、摩登戒體。

又題:羅浮舊夢最銷魂,劫後梅花尚有村。重與麻姑話滄海,一杯春露向誰溫。乙亥春日大千居士爰。鈐印:張季、大千。

題跋:縹緲天風下佩環,玉鱗寂寂簇雕欄。雲階月地無窮意,獨抱孤芳守歲寒。庚辰(1940年)陽月傅增湘題。鈐印:癸卯館主、書潛詞翰。

《羅浮夢影》是1935年或以前,張大千在日本江戶所作。張大千在題識中註明此畫是仿崔道母筆法。崔子忠(約1595-1644)原名丹,字道母,號青蚓,明代平度(佔籍順天)人。他有非凡的繪畫天賦,最擅仕女,也畫神話人物及佛像。明末清初著名文人錢謙益評其畫是“慕顧、陸、閻、吳遺蹟,關、範以下不復措手”。清初著名書畫評論家周亮工贊其“工圖繪,為絕技,善貌人,無不克肖”。他與南方的陳洪綬並稱為“南陳北崔”,蜚聲畫壇。《羅浮夢影》頗有崔子忠畫風中遠追人唐意趣,不囿於宋元窠臼的精神。墨色靈秀淡雅,設色清麗,有飄渺空靈之感。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九)

蘇小妹觀書 立軸 乙亥(1935年)作

題識:偶憶六如居士有蘇小妹觀書圖,戲擬之。乙亥十月,蜀人張爰。 鈐印:蜀中張爰、大千豪緑。

張大千筆下人物氣息高古,出神入化。開相妙曼,線條端穆,賦彩清麗,構圖變化,格調清雅,皆前人所未能夢見,一洗近世流滑孱弱之習氣。此幅《蘇小妹觀書圖》為仿明代名家六如居士唐伯虎的作品,作於乙亥即1935年,正是大千精力最為旺盛之時,才思敏捷,目力甚佳,是其人物畫創作的顛峰時期。畫中線條空靈明快,美人呈現出高雅、輕鬆和沉思之態,張大千以幾筆簡單的線條即表現出才女蘇小妹的聰穎與靈秀。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九)

秋風美人 設色紙本 1935年作

款識∶冰肌自是生來瘦,那更分飛後。日長簾幕望黃昏,及至黃昏時候、轉銷魂。君還知道相思苦,怎忍拋奴去?不辭迢遞過關山,只恐別郎容易、見郎難。東坡居士《虞美人》。乙亥六月二十四日將有沽上之行,寄此意毫端雲,蜀人大千居士作。鈐印∶大千之作、大風堂。

“五百年來一大千”繪畫系列——張大千人物畫賞析(十九)

執扇仕女 鏡心 1935年作

作品中仕女長頸,頭扎單髻,削肩,著深衣,腰間繫深色布帛之帶,腳穿小頭履,雙手置於背後,手持團扇。仕女五官刻畫細緻入微,額頭劉海,頭髮細線勾出,絲絲可見,著黃色頭飾,耳飾與頭飾顏色相近。面部呈鵝卵形,微肥,丹鳳眼,鼻樑線條柔軟,朱唇小口,額頭、鼻尖及下巴略施白,溫柔可人。仕女裙上繡鳳凰乘雲,團扇繪折枝花,極為工緻。衣飾主要用遊絲描,表現服飾綢緞質地,衣紋用細線勾描,增加了衣袋飄逸的感覺,足部紅色小頭履讓人耳目一新。人物身體頎長,主要以線勾勒,略施色彩,形神兼備,塑造出大方體貼的仕女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