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每週故事】黃帝問道

【崆峒山·每週故事】黃帝問道

崆峒主峰

相傳,在遠古的某一天,寧靜的崆峒山下,忽然來了一大群人。走在前邊的是身裹貂皮肩扛石尖長矛,威風凜凜的武士。接著是坐在大象背上的一個看樣子四十多歲的權威人物——那就是少典國之子,軒轅氏黃帝。

黃帝穩坐在象背上,雍容大度,三絡黑鬚在胸前飄拂。多日來的路途勞累,使他本來紅潤豐滿的面龐略顯消瘦。他尨眉入鬢,鳳眼細長。黑髮攏在頭頂,正中橫貫一枝閃亮的古簪。古簪的一端還飾有一撮美麗的鳳毛,鳳毛在風中不住抖動,,是個好看。他身披無袖麻布衣,衣服下襬直拖到大象的尾部。

大象兩邊走著兩個健美的青年,他們身圍鹿皮,手中各擎著大約丈二長的黃色木杆。木杆頂端橫裝著一個四尺長的木棍,樣子極像“丁”。那是專供黃帝在象背上休息時撐在腋下的,猶如現在沙發兩邊的扶手。

大象的身後是一輛木輪大車,大車上端坐著嫘祖和女節。她倆一式打扮,身著彩色麻衣。長長的黑髮在頭頂一折,用彩色麻絲扎個空心髮簪,又從頭頂披散下來,直披到雙肩和背部。髮簪上飾一撮赤雞毛,胸前各掛一串閃光的彩貝。再後邊就是文臣武將大約不下百餘人,他們披著各色獸皮,緩步而行。

風和日麗,玄鶴翱翔。峻嶺插天,松柏蒼翠,看到崆峒仙境,人們精神為之一陣。

【崆峒山·每週故事】黃帝問道

黃帝問道圖(木雕畫)

黃帝與隨從們過了涇河,停在山下。崆峒山岑巒疊翠,石崖魏俊如削,只是無路可上。黃帝下了象背,嫘祖與女節也都下了木車。黃帝仰起頭,久久的望著崆峒山,面色嚴峻。群臣和武士蕭立於一旁,靜靜的候著……。

時間悄悄流逝,崆峒山依然白雲繚繞,只不見廣成仙子出現。要知道,黃帝這次來崆峒山,就是專門尋仙問道,向廣成子求教的。既上不了山,又不見廣成子,隨從都有點撐不住氣了。

但黃帝依然肅穆的站著。約有烤熟一隻羊腿的功夫,只見黃帝轉過身來,很動情的說:“我們從北斗星的東邊,來到斗柄,是我的心不誠嗎?是我的志不堅嗎?我想求教廣成仙子,人家卻不見我,看來是我的德才不夠啊!”

群臣中一片嘈雜聲。嫘祖前進一步說:“帝哪,我們食草飲露,日出而行,日落而息。從遙遠的軒轅之邱,來到斗柄之野,大家包腳的牛皮都磨破了,怎能說心不誠呢,志不堅?女節接著說:“帝哪,我們既來崆峒山下,就必然有緣得見仙師。只是我們應當演起月舞來,仙師也許會下顧。”

黃帝面漏喜色,:“哦”了一聲,只見群臣單腿跪地,齊聲喊著:“群臣操牛尾而舞!”

黃帝眼裡閃著明亮的光,說聲:“焚起香草”話音剛落,就有人敲石擊火。剎時,青煙嫋娜,香氣襲人,香草已被點燃。黃帝又喊了一聲:“舞”!只見兩個老臣各執牛尾,群成環繞,口中“奧一奧”的喊著,越舞越快,越喊越響。這群人的喊聲在山崖間迴盪,驚的狐蹦兔竄,虎嘯獅吼。群成的操牛尾之舞,直舞到眼前天旋地轉,這才一個個伏在地上,面帶笑容……。

在崆峒山的混元石室中,廣成子正與他的道友赤松子下棋。廣成子鶴髮童顏,白鬚垂胸,兩道長長的美帽下,一雙聰慧睿目。他身著羽絨鶴氅,盤膝坐於靈芝座上。赤松子赤眉赤須,面如松樹皮,西眯雙眼,披一件鳳尾松葉袍,半依在松根躺椅上。他們面前是青石棋盤,棋盤上棋子大如拳頭。一方淡紅,一方墨綠,皆金銀如玉。奇觀的是兩位仙長都不動手,那棋子卻一來一往,隨二位仙師之心而動。

正在二位仙長弈棋之際,只見玄鶴童子急急來到洞中,他用鳥語給廣成子說:“師仙,軒轅氏,在山下。”

廣成子慈眉含笑,說:“真是荒唐,不去治國卻來求仙。好吧,待會我去看看。”

玄鶴童子應聲而去。赤松子也起身告辭。廣成子思索片刻,揮動塵佛,一隻丹頂鶴落於身旁,他跨上鶴背,飄然出洞。一群五彩仙禽在廣成子身邊飛繞,發出悅耳的和鳴。廣成子在雲端出現,使黃帝等人頓時欣喜若狂!大家全都跪倒在地,黃帝以極崇敬的語氣郎朗陳述:“弟子一片丹誠前來求教,敢為師仙至道在哪裡?”

廣成子乘鶴在黃帝等人頭頂盤旋三匝,然後停在虛空,語意深長的說:“治理天下的,沒有云就想要雨,沒有到秋天就要樹葉落,那裡能談至道呢?”說完他塵佛一揚,仙禽淩空,隱入雲霞之中了……黃帝目瞪口呆,跪在哪裡不知如何是好?嫘祖,女節急忙把他攙扶起來。隨從也都站起來了,望著黃帝。黃帝嘆了一口氣,幾乎掉下了眼淚。他看一眼群臣,又望望崆峒山,想想仙人的話語,不由一陣心酸,淚水奪眶而出……他失魂落魄的說:“走吧!這才慢慢離開了崆峒山下。”

【崆峒山·每週故事】黃帝問道

黃帝問道圖(水粉畫)

在黃帝落淚的地方,後來生出一眼泉水,泉中小石碧綠晶瑩。人們說那是黃帝淚珠凝成的,所以這泉就叫凝珠泉,也有人叫琉璃泉。

回去的路上,黃帝不斷思索著廣成子的話,他深深的感到,自己連治國之道都不懂,怎能和仙師談至道呢?他吶吶自語:“我得振作起來,從頭做起!”

回到軒轅之邱以後,黃帝決心把國家治好。他脫去黃麻衣,腰圍獸皮,與下民同甘苦。國有大事,他便和三老四少,各族首領共同商議,拿出決策。這樣,一些有才能的人便主動前來效勞。其中最有名的是大撓和容成。他兩幫助黃帝創立曆法,編制了六十甲子,這對農牧業發展起來很大推動作用。

後來黃帝又率領人民,打敗入侵的蚩尤氏,收服炎帝族,國家開始強盛起來了。

嫘祖和女節也教會了婦女們採桑養蠶。人們不但穿上了麻布衣服,一些首領的妻子還穿上了繭綢裙子。這樣子過了幾十年,文化事業也興盛起來了,學會結繩記事的人也多了。但也產生了一個壞風氣——整日閒談的人增多了,學會了喊“萬歲”的人增多了。黃帝對這一種情況很不滿,但有沒有辦法。他聽膩了那個單調的“萬歲”之聲,加之他的年齡也已滿了百歲,所以在也不想管理國事了。後來,他終於把國事推給了比自己更能幹的人。

廣成子從側面批評了黃帝之後,倒也沒什麼牽掛。有一天,他在黃龍泉洗了手,忽然想到久不彈箏,真有點寂寞冷清,便信步進了彈箏峽。彈箏峽中琴室洞開,琴童捧香待立。廣成仙子在琴案前坐定,手撫箏弦,微閉雙目,很想彈一首超然物外的曲子。誰知他忽然想到了黃帝!因為這是仙箏,彈奏時想到誰,誰就能感覺到。廣成子想著黃帝,悠然的彈、撫、揉、挑,妙音叮咚,聲韻清越,非同凡響。據說,廣成子自從那次彈箏後,再沒有到過彈箏峽。但後來人們傳說,在彈箏峽裡,偶爾還能聽到那種不可捉摸的仙音……

又是一個柳絲垂地,百花吐豔的季節,黃帝再次到崆峒山拜師問道。這一次,他是在半夜一個人悄悄離開軒轅之丘的。他曉行夜宿,倒也清靜。一天,黃帝發現前面過來一位吃發赤須的長者,便趕忙恭立道旁,施禮讓路。那老者間黃帝謙恭有禮,便微微一笑說:“學會謙恭,始能求真。好,好!”

黃帝見長者出言不俗,忙施禮問詢:“請問長者那條路路可通往崆峒仙界?”

長者把黃帝略以打量,隨口吟出四句言詞:“仙凡本無界,只在心上分;不惜膝行苦,一誠百道通。長者說完,飄然而去。”黃帝想問一問姓名,也沒來得及,只好悵然獨行。一路上,他不住思索那長者的四句言詞,直到後來,他的鞋磨穿,腳磨破,真是寸步難行的時候才恍然大悟,他決心用膝代步,爬也要爬到崆峒山!

雙膝代步,談何容易!開始倒還不覺得,到了正午,烈日當空,沙石如刀似火。沒進一步,沙石墊進肉裡,痛徹心扉。血肉模糊的膝蓋,爬過處染紅了路上的石子……

【崆峒山·每週故事】黃帝問道

崆峒勝境(國畫)

人們把被黃帝的血染紅的石子叫血兒石。至今,在去崆峒的路上,還能看到這樣的石子。那個赤須赤發的長者是誰呢?原來那正是廣成子的道友赤松子。他是有意給黃帝指點,怕他放不下帝王的架子,吃不得苦頭,廣成子仍不教他,所以才有那四句言詞的。黃帝的誠心拜師問道,早有玄鶴童子報於廣成子知曉。當黃帝爬到崆峒山下時,廣成子立即金龍下山,把黃帝接上崆峒仙山,並把自己的道妙奇術,盡都交給了黃帝。

【崆峒山·每週故事】黃帝問道

黃帝問道圖(磚雕畫)

出品:崆峒文化研究所

監製:陳 軍

稽核:周 俊

編輯:徐振華 曹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