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間小戲及歌舞、音樂

山西民間小戲種類繁多,其形成與發展都不同程度地受著山西四大梆子的影響。流佈在山西民間的小戲種,主要有落子、秧歌、花鼓戲、小花戲、二人臺、道情、耍孩兒、眉戶、皮影戲、碗碗腔、羅羅腔等。

晉北道情流行於晉北以及內蒙古南部、陝北東部、河北西北部,山西境內的可分為神池、代縣、應縣三個藝術流派。

二人臺流行於晉北河曲、陝北、河北張家口以及內蒙古中、西部等地,其曲調以當地民歌演變的唱腔為主,並吸收了一些晉劇曲牌、民間吹打樂和宗教音樂。

山西民間小戲及歌舞、音樂

二人臺演唱:《掛紅燈》

河曲是二人臺的發源地之一。二人臺不僅有舞臺演出的指令碼,還有民間口頭傳唱的指令碼,是深受當地民眾歡迎的地方小劇種,其劇目大多反映民情民風,重點為青年男女的愛情與婚姻,充滿濃郁的鄉土氣息,有《走西口》《賣菜》《打櫻桃》《五哥放羊》《掛紅燈》《打連成》等劇目。

太原秧歌,俗稱“社兒”,流行於太原城區周邊及陽曲、清徐等地,由民歌小調、歌舞表演、地方小戲三部分組成,是由民歌小調發展演變而成的一個民間戲曲劇種,形式內容簡單,均為“一戲一調”。1949年以前演員清一色為男性,1949年以後增加了女演員。男演員大多為武生打扮,以馬鞭或扇子為道具;女演員多是小旦裝扮,以手帕、花扇為道具。

山西民間小戲及歌舞、音樂

清徐秧歌

八音會是晉城地區流行最廣的音樂組織和音樂形式,以古時把“金、石、絲、竹、瓠、土、革、木”稱作“八音”而得名。長子縣西南呈村在元代就開始製造鑼鼓器,以此看來,八音會至少已有700多年的歷史,現在晉城市境內許多較大的村鎮都有八音會。

山西民間小戲及歌舞、音樂

晉城八音會

小花戲是流傳於晉中左權、和順一帶的一種輕盈、活潑的民間歌舞,因產生於左權而被稱為“左權小花戲”。小花戲的前身叫“文社火”,由於“文社火”將歌、舞、劇三者融為一體,花俏新鮮,老百姓親切地稱之為“小花戲”。唱民歌、扭花戲是當地民眾盡情表達喜悅和愛憎的藝術形式。小花戲和左權民歌曾為左權贏得“全國民間藝術之鄉”的美譽。

山西民間小戲及歌舞、音樂

左權小花戲

大同數來寶是一種使用大同方言表演的曲藝形式,由柴京雲、柴京海兄弟二人創作和發展起來,深受大同及周邊地區群眾的歡迎。作為中華曲壇的一朵奇葩,如今大同數來寶已成為大同的一個文化品牌、一張城市名片,被列為山西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案。其代表段子有《下崗》《家醜外揚》《望子成龍》《防不勝防》等。

山西民間小戲及歌舞、音樂

柴京雲、柴京海兄弟表演數來寶

晉南民間鑼鼓種類豐富,絢麗多彩。如臨汾的鼓樂類有晉南威風鑼鼓、臺種花鼓、襄汾尉遲恭封地“跑鼓車”、翼城花鼓、洪洞金鼓樂、浮山架子鼓、翼城“老虎上山”、侯馬臺駘鑼鼓、翼城“河蚌舞”、天塔獅舞等。其中,以晉南威風鑼鼓和翼城花鼓最為突出。

山西民間小戲及歌舞、音樂

絳州鼓樂:《滾核桃》

傘頭秧歌流行於臨縣、離石、方山、柳林一帶,因手持花傘者領頭舞蹈和歌唱而得名。傘頭秧歌的表演分為扭和唱兩種形式。扭秧歌是群眾參與度極高的一種民間舞蹈形式。一支秧歌隊,少則六七十人,多則二三百人,踩著鑼鼓點,參加者扮演不同的角色,隊伍變換著隊形,盡情起舞。

山西民間小戲及歌舞、音樂

臨縣傘頭秧歌

平定迓鼓是一種歷史悠久,兼含音樂、舞蹈、說唱、表演諸多元素在內的綜合性民間傳統表演藝術,分為文迓鼓和武迓鼓兩種。其主要流傳於平定縣井芝峪、柏井、張莊、立壁及陽泉市郊區的蔭營、三泉等地。

山西民間小戲及歌舞、音樂

平定武迓鼓

晉南眉戶,也名“迷胡”,流行於鹽湖區、臨猗、永濟及臨汾等地。它吸收了當地民歌特色,唱腔委婉、曲調優美,是晉南民間土生土長的戲曲劇種。

山西民間小戲及歌舞、音樂

晉南眉戶表演

潞安鼓書,流行於長治市區及長子、屯留、壺關、潞城等地。其演唱以鋼板擊節,甩腔後以敲平鼓過門,時稱“幹板腔”,後來又加上了三絃伴奏。演唱形式多為坐唱,六七人為一組,各持樂器,分擔角色,或齊唱,或獨唱,唱腔流利,節奏短促,活潑流暢,行當齊全,紅火熱鬧。

山西民間小戲及歌舞、音樂

潞安鼓書表演

(摘自《山西省省情教育(太原版)下冊》,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