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一帶冬日裡,好吃的還是那一份“魚凍”吧!

獨飲想起那份“魚凍”

天晚雪未來,

獨飲一杯無。

其間不正念,

憶想卻也多。

寒冷,沒有遇見雪,很多時候就是和陰雨綿綿聯絡在一起。

江浙一帶冬日裡,好吃的還是那一份“魚凍”吧!

一下子雨下了那麼多天,溫度下降也快,對於這天老是下雨,早上問兒子為啥要這樣?兒子說,老天在哭泣,我又問為啥哭泣?兒子又答:因為霍金。

我不能完全理解兒子的世界,只要他肯想象,我就會鼓勵他。晚上,他娘菜燒好,雖然菜餚並不豐盛,但是也不能就幾口幾口扒飯,於是我倒了一杯馬澗人自己泡的“噶貢酒”,就是用“刺莓”(應該是覆盆子的一種)泡著高粱燒的酒,兒子一聞說,“老爸,這酒好香啊!”我說,“那來一口”,兒子又頑皮的扭個頭,顧著自己吃菜吃飯了,又故意衝著我說一句,“我要喝就陪你喝個夠,但是我要做一個‘滴酒不沾’的男孩……”

天地,這孩子曉得“將我一軍”,變著法子勸我別喝酒,我悻悻地說,“那等你長大陪我喝吧!”於是,我夾著幾個他娘炒的幾個小菜以及蘭溪小蘿蔔、梅江橫溪買的滷牛肉,獨飲起來,無人對飲,自己一口接一口地呷,在此間找個感覺。

江浙一帶冬日裡,好吃的還是那一份“魚凍”吧!

呷著、呷著,突然發現自己下筷子最多竟是這盤“魚凍”。這“魚凍”竟然還是那麼美味,一下子又引我自己許多瞎想。

從小,我就喜歡吃魚和牛肉,豬肉不怎麼喜歡,但是魚和牛肉都是比較貴的,特別是牛肉那麼貴,一年下來是很難得吃到的。所以更多的時候,媽媽燒魚給我吃,到了冬天就在家裡熬一大盆“魚凍”來下飯,開始吃著魚凍是覺得媽媽自己的各種鮮味在裡面,後來那魚凍融入那熱乎乎的白米飯,有些油味,味道更加香了,下飯,真下飯,於是家裡有魚凍的時候,自己能多吃一碗飯甚至更多。

江浙一帶冬日裡,好吃的還是那一份“魚凍”吧!

長大工作以後,自己還是很喜歡吃魚凍,可是媽媽畢竟不能隨時在我們身邊給我們做菜了,那就自己做“魚凍”。我曾經說過,我喜歡買菜,但是不太會做菜,但是當年對於“熬魚凍”還是有一手和心得的。我一般在冬天來臨的時候,到菜市場上買一條白鰱魚或者一條鱅魚(大頭魚)和一些油泡,回來將修好的魚一塊一塊斬好,倒到油鍋裡,生薑大蒜辣椒混著魚塊炒啊炒,炒的過程中會放一些茴香,炒到自己認為的味道好為止,然後多放一些水,如此可成為魚湯,最後將湯和魚塊倒到一個大盆子或者罐子裡或者分著裝幾個碗,但是當晚誰都不許動筷子。像這樣的天氣,第二天早上,這份魚都會成“凍”。上班之前,我自己會悄悄地用筷子點破一個角落,將那“凍”塞到自己的嘴巴嘗一下,一下子竟也會讓自己陶醉一番,鹹淡正好合著自己的胃口。於是乎,滿滿的信心上班去,晚上下班回來就會是一道現成美味,或下飯或下酒。只是,永遠記住媽媽“吃凍”時候定下的規矩:吃凍,不能用筷子從盆子的中間去點,必須從碗邊或者盆子邊,逐漸向中間“進攻”,否則從中間開始,這“凍”很容易被化了,用土話說就是“不經吃的了”。我們農村人做“魚凍”首先想到的並不是為了“美味”,而是為了這盤菜能夠多吃幾天,為了“省錢啊!”

江浙一帶冬日裡,好吃的還是那一份“魚凍”吧!

上圖豬皮黃豆凍

貧窮,從來沒有限制人們的想象,貧窮很多時候至少為餐飲文化做出了貢獻,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那香香的“黴乾菜”也是如此吧!我們不感激貧窮,但是我們也該反思“貧窮”,貧窮也有生活、也有文化。

一個人,慢慢的將這杯“噶貢酒”就獨飲完畢,一口一口地咬著“魚凍”飲完,甚覺美味,甚是愜意……。我自己可以將自己的生活拉長,自己可以從中找到生活裡別人不曾給予我們的好感。

這樣我覺得蠻好的,況且還有故事。

2019年1月1日 獨飲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