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中的中國

今天和大家聊一本社會學的經典書籍《鄉土中國》。

在談到中國的社會學,就一定離不開費孝通這個人,因為費孝通先生實在太有名了,因為他不僅是中國最著名的社會學家,同時也是中國社會學的奠基人之一。就是透過這本書墊定了費孝通先生的社會學堅實的基石。

鄉土中的中國

在費孝通寫這本書的時候大約是40年代後期,費孝通先生當時年輕而散發著青春的氣息,在西南聯大當教授。風度翩翩的他在給西南聯大的學生上課的時候,把自己的講稿逐漸地整理出來,最後集腋成裘做成了書出版,並且在這麼多年的教學實踐中併成為了一個經典教材。今天的中國,面臨的很多問題,依然會和這本書裡的觀點不謀而合,被很多專家學者頻頻引用,所以鄉土中國就是這樣一本充滿著有社會學活力的書。

鄉土中的中國

《鄉土中國》就是要讓我們更多地瞭解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讓我們知道中國人為什麼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行為習慣;行為和習慣和西方為什麼有那麼大的差異,所以他秉承打破常規,創新實踐的思維帶著學生們,走上了田野,下到了鄉村,然後最後才總結出來了這些規律,並最先在課堂上向大家講授。

首先我們從“土”這個字入手。說文解字裡說:土

,大地用以吐生萬物的介質。上下兩橫的“二”,象地之下、地之中,中間的一豎“丨”,像植物從地面長出的樣子。所有與

土相關 的字,都採用“土”作邊旁。孝通先生說,基本上從基層看過去,中國社會是鄉土的。所謂鄉土性,這個“土”字用得很好。土首先指的是泥土,中國人離不開土地。所以中國人有濃濃的鄉土情結。

據《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看到秦朝宮室都被火燒得殘破不堪,又思念家鄉,想回去光宗耀祖耀武揚威一番,於是就

說出了那句

千古名言:“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

:“富貴不回故鄉,就像穿了錦繡衣裳而在黑夜中行走,別人誰知道呢?”而當時有一位有識之士就勸說項羽,此時萬萬不可班師回朝,因為天下未定,機不可失,項羽沒有聽從智者的建議,那個勸項羽的人說:“人說楚國人像是獼猴戴了人的帽子,果真是這樣。”項王聽見這話,把那個人扔進鍋裡煮死了。可見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對鄉土特別的依賴和迷戀。

鄉土中的中國

中國人不管是到了西伯利亞那樣的地方,還是非洲的不毛之地,中國人首先想到的是想辦法弄到種子,然後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在那麼惡劣的環境之下開墾土地來種糧食。不管是水草非常肥美的草原,還是荒無人煙的大漠按理說那個地方放牧或經商是最好的,但是中國人走到那個地方以後,也會忍不住開闢一塊土地種地。所以這是第一點,我們中國人離不開泥土。

費孝通先生當年去英國留學的時候,他的祖母就給他從鍋灶裡邊扒了一些泥土,把這個泥土拿出來弄一個小包給他帶著,說如果你去那兒水土不服,你可以拿一點出來衝點水喝。這個就是所謂的“故土難離”。你對自己的家鄉有眷戀,用攜帶土壤的方法保持著聯絡。還包括我們經常說的“落葉歸根”、“不離故土”等等。我們中國的老人經常講:“我已經半截子入土的人了。”什麼叫“半截入土”?就是我的人生已經走了一大半了,我最後是要進到土地裡邊去。所以中國人不願意流動,我們願意待在自己的地裡邊,待在自己的家鄉,這就是中國在40年代、50年代那時候,農業社會的時候最顯著的特徵。所以他說鄉土的這個“土”字用得很好,雖然聽起來不好聽,但其實它並沒有特別多的貶義存在。

鄉土中的中國

在中國的土地上的農民基本上是“聚村而居”。一個小村莊如果發展得比較大,就變成一個大村莊,然後一個村莊一個村莊地聚合。那為什麼要聚村而居呢?因為這樣,能夠相互之間有安全上的保障和互助,同時使用水利和借用勞動力也變得更加方便,所以中國人喜歡聚村而居。

中國社會和西方社會有一個本質上的不同,就在於社會結構。中國人是四海之內皆兄弟,五百年前是一家……這種有機的團結。而西方人的觀念是:父子妻兒都缺少尊稱,大可直呼其名,因為我們都是上帝的子民,所以大家一律平等。

中國人幾千年來歷來崇尚禮俗和無為而治,喜歡教化,譬如以孝治國,以孝治天下。喜歡訴訟的百姓,往往被當作刁民看特。不在於你有多少文化和法律知識。而在於你懂得為人處世,待人接物,互幫互助,鄰里和諧從而形成禮俗社會。

鄉土中的中國

但是你看美國,美國這個社會是怎麼形成的呢,誰說了算?不是老爸,也不是老大說了算,而是按規則辦事,有契約來約束雙方,凡事講證據。而中國人喜歡凡事講道理,甚至有時候可以六親不認,可以為了個人犧牲家庭,為了家庭犧牲家族!

在鄉土中國裡,中國人對於簽字畫押是特別不習慣的——要是有什麼事讓你籤個字、摁個手印的話你就知道了,你得到的一定是鄙視和白眼,或者就是犯了什麼事,不得已而為之。

所以在那個時候,很多中國人和外國的商人做生意的時候不習慣籤合同,他們就覺得我答應你的事我就是答應你了,沒問題,我辦事,你放心,但洋人說,你彆嘴上說啊,你必須給我簽字。這就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文化。所以中國是人情社會,而西方是法理社會。中國是一個典型的靠打招呼鑽圈子攀交情的熟人社會。

鄉土中的中國

費先生說鄉土的“土”不代表和笨掛鉤。有時候我們看到農村來了一個大爺,到了城裡邊也許連過馬路都不會,很多人嘲笑他,說他笨。但是費孝通先生說,他只是不習慣城裡的生活。他沒見過汽車,當然不會躲。但是你要是到農村去看看,這個大爺確實是你大爺,可以展現他神奇的一面。比如看到螞蟻搬家,他立刻就知道扛起鋤頭,到地裡邊去挖一道渠出來,因為要下雨了。城裡的人還傻呼呼的什麼都看不到呢。他們對二十四節氣的瞭解,對於植物、動物的瞭解,對於危險的預見性等等,對傳統的禮節和禮俗等比我們要聰明很多很多。

在大家的潛意識裡面是不是覺得非洲的那些人笨?其實未必。根據人類學的研究,很有可能生活在非洲的那些島嶼上、草原上的那些人經過的挑戰和淘汰更大。從智商上講,有可能他們會更聰明,他們只是到了現代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覺得無所適從而已,這個和笨不劃等號。一百多年前的中國,民智未開之時的義和團運動,想想就很搞笑,難道是我們笨嗎?只是沒有跟上近代的工業革命比西方晚了一百多年而已!

鄉土中的中國

今天,尤其是像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人口已經變得相當多,而且更復雜。人際關係之間已經越來越現代化的時候,是否每個人只要做好自己,遵紀守法就可以在社會上立足了,那我們再讀這樣的《鄉土中國》的書有沒有意義呢?我認為很多規規律和文化的變化是相當緩慢的——它有一個滯後性,比如歐洲的文藝復興和今天的中華民族正在走向一個新徵程的,這樣一個偉大的復興之路。所以作為我們,在千年未遇的大變局下,我希望我們能夠更瞭解我們自己,更瞭解我們祖先的人際關係和鄉村社會,多一點人情味,多一點人文關懷,多一點仁義道德,牽掛著是我們心中的那份永遠的鄉愁和鄉情,我認為這是有意義的一件事,值得我們每個人認真對待,記住我們的根和我們的魂,是長江和黃河的潤澤以及腳下的這片黃土地哺乳和孕育了我們這五千年的中華文明。

鄉土中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