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微塾】意境

走進詩摘詞選,品味詩意人生

【詩詞微塾】意境

詩詞微塾

意境

意境美是詩詞的至美。古詩詞的藝術美和感染力,主要取決於意境的有無和優劣。詩貴意境,我國古典詩詞作品中的美好意境一向為人們所重視和津津樂道。那麼,古代詩人是如何創設美的意境呢?

一、緣境生情

詩人在觀看或接觸外在景物時,起先並沒有自覺的情思意念,往往因觸景而頓有所悟,思緒滿懷,於是藉著對物境的描寫把自己的情意表達出來,達到意與境的交融。這是“存在決定意識”的必然,是“緣境”的結果。這所緣之境,所生之情,便在詩人的創作中交融成詩的意境。《文心雕龍 物色篇》說:“物色之動,心亦搖焉。”講的就是這由境及意的過程。在古典詩歌中這類例子很多,如王昌齡的《閨怨》: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那閨中的少婦原來無憂無慮,高高興興地打扮了一番,登上翠樓去觀賞春景。街頭楊柳的新綠忽然使她聯想到自己和夫婿的離別,這孤單的生活辜負了大好春光,也辜負了自己的韶華,她後悔真不該讓夫婿遠去求取功名了。這少婦的愁是由陌頭柳色觸發的,又是與陌頭柳色交織在一起的。這是詩中人物的隨境生情。詩人自己隨境生情,達到意境渾融的例子,如李白《春夜洛城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孟浩然《秋登萬山寄張五》:“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髮。”崔顥《黃鶴樓》:“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在這類詩裡,詩人的情思意念都是由客觀物境觸發的,由境及意的脈絡比較分明。

情隨境生,這情固然是隨境而生,但往往是原先就已有了,不過隱蔽著不很自覺而已。耳目一旦觸及外境,遂如吹皺的一池春水,喚醒了心中的意緒,這情便付託物中,奪路噴湧,從而達到意境的交融。如柳永的《雨霖鈴》: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柳永即將離開汴京與戀人分別,他的離情別緒早已深埋心中。詞人的感官一旦觸及與這種“離情”發生“引爆”關係的“物境”,這“離情”便付託在物境中,一發而不可收。詞中,詞人觸景生情,將他與戀人惜別時的真情實感表達得纏綿悱惻,悽婉動人。詞人把傳統的情景交融的手法運用到慢詞中,把離情別緒的感受,透過具有畫面性的境界表現出來,意與境會,構成一種詩意美的境界,給讀者以強烈的藝術感染。全詞以具體鮮明而又能觸動離愁的自然風景畫面來渲染主題,狀難狀之景,達難達之情,而出之以自然。可以說是達到“意與境渾”的地步了。

二、狀物移情

狀物移情,即先有情,再尋找適合負載感情的物,達到情與物的融合。詩人帶著強烈的主觀感情接觸外界的物境,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其中,又藉著對物境的描寫將它抒發出來,客觀物境亦帶上了詩人主觀的情意。移情於景、移情於人的寫法,是我國古典詩歌常用到的表現手法之一。如杜甫《春望》“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中“花濺淚”“鳥驚心”就是用的移情手法。花本不會流淚,鳥也不會心驚,所謂的流淚、驚心不過是詩人把自己的主觀感受賦予所寫之物罷了。

在古詩詞的意境創設中,把難以直言表達的抽象情緒,寄寓於具體的外在可感的事物之中,使抽象的思想感情具體化、形象化,是文藝,尤其是詩詞區別於其他一切意識形態的重要標誌之一。古代詩人就很懂此中三味,他們多采用外在的客觀形象來表情達意,即往往把一種思想或一種抽象的情緒“移”到外在客觀物上加以表現。如“愁”是一種難以說清楚的情緒,古人就用多種形象來託“愁”、寄“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南唐後主李煜以水喻愁,將抽象的愁緒,化作了滔滔東流的春水;“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在《聲聲慢》中,以雨寫愁,無盡的愁緒,化作了黃昏點點滴滴的細雨;“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白居易在《長相思》中,以山水喻愁,少婦的相思苦情,化作哀愁的吳山、汴水;“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在《青玉案》中,以菸草、柳絮、梅雨寫愁,幾多閒愁,化作一川靄靄的“菸草”、滿城飄飛的“柳絮”、無休無止的黃梅時節的雨。這些具體景象,形象地表現出愁的纏綿、愁的繁多、愁的難以排遣。使我們透過“移情狀物”的橋樑,從不可感知的此岸走進了可感知的的彼岸,從而具體地感知了“愁”,認識了“愁”。

三、體貼物情

體貼物情,是指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已經被人們公認的某些物境(形象)所寓含的某種情感。由於這些物境具有某些特質,常被人們約定俗成地賦予一種感情,已經帶有了一定的客觀性。例如鳳凰是美的象徵,烏鴉、蛇則是狠毒、醜的象徵;紅豆喻男女愛情或朋友情誼;松柏是傲霜鬥雪的典範,詩人常用它作為堅貞、高潔、堅挺、傲岸、堅強、富於生命力的象徵;梧桐往往是淒涼悲傷的象徵,楊柳更多的是與離愁聯在一起;菊花作為傲霜之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睞,它一般是堅貞、堅強、高潔脫俗的象徵;蓮花由於“蓮”與“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藉以表達愛情,也有用蓮花讚美純潔高尚的節操的。只有理解了這些事物的普遍寓意,欣賞詩歌時才能更容易理解詩人的感情,把握詩人的思想。

有的詩人長於體貼物情,將物情與我情融合起來,構成詩的意境。陶淵明和杜甫在這方面的成績尤其突出。陶淵明的“眾鳥欣有託,吾亦愛吾廬”(《讀山海經》),“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杜甫的“岸花飛送客,檣燕語留人”(《發潭州》),“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春夜喜雨》),“江山如有待,花柳更無私”(《後遊》)等都達到了物我情融的地步。

四、虛實相生

虛實相生是我國古典美學的重要特徵,在我國古代古典文論中有廣泛的應用,在古詩詞意境創設中有重要作用。從形式上來講,意境是“虛”與“實”、“有”與“無”的有機結合。歐陽修在《六一詩話》中引宋人梅堯臣的話:“必能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然後為至矣。”這告訴我們意境應包括兩個部分:一方面是“如在目前”的較實的因素,一方面是“見於言外”的較虛部分。從意境的創設上看,正是二者的結合。實境是指逼真描寫的景、形、境,又稱“真境”、“事境”“物境”等。而虛境則是指出實境誘發和開拓的審美想象空間。它一方面是原有畫面在聯想中的延伸和擴大,另一方面是伴隨著這種具體的聯想而產生的對情、神、意的感悟,即所謂的“不盡之意”。實境側重客觀事物的再現,而虛境具體表現在詩文中多是一種暗示、象徵或修辭的運用。杜甫的《春夜喜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是從聽覺角度實寫所見之景。“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是從視覺角度寫想象之景。虛實相生,使作品有了更加廣闊的審美空間。李商隱《登樂遊原》的“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既是眼前所見之景;是實寫;也是對人生的一種慨嘆,是虛寫。詩句的含義十分豐富,令人遐思翩翩。

再如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從創作背景、詩的題目和內容來看,很顯然這是一篇“憑空想”的傑作。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和大膽誇張的手法,組成了一幅亦虛亦實、亦幻亦真的夢遊圖。奇特瑰麗、繽紛多采的藝術境界中,寄託著作者強烈的主觀情感,可謂是虛實相生,創設意境的典範。王昌齡的《出塞》,屈原的《湘夫人》,劉禹錫的《西塞山懷古》、《石頭城》,李賀的《雁門太守行》,杜牧的《過華清宮絕句》,南宋詩人葉紹翁《遊園不值》等等,都是由實境開拓出第二層審美想象空間的典範,創設了“實者逼肖,虛者自出”的虛實相生的美妙意境。

總之,對於詩人來說,只有創造了美的意境,詩才能超越時空,為人們喜愛,佔據一席藝術之地。同樣,鑑賞者也只有明瞭古人詩詞意境的創設方式才能真正欣賞它的美,才能獲得精神上的享受!

本文轉載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向下滑動檢視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