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非遺:打鐵技藝

打鐵技藝是一種原始的鍛造工藝。學界普遍認為中國的冶鐵技術起源於春秋時期。《管子·地數篇》載:“凡天下名山五千三百九十一……出鐵之山三千六百有九”“山上有赭者,其下有鐵。”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載:“世間鍛鐵所謂鋼鐵者,用柔鐵屈盤之,乃以生鐵陷其間……”。

寧遠唐代稱延唐,《新唐書·地理志》載延唐出鐵。這說明唐代時寧遠境內冶鐵業十分興盛,從事打鐵行業的手藝人眾多。

從事“打鐵”行業的場所叫做“鐵匠鋪”。火爐,風箱,鐵墩,水槽是必不可少的“裝置”。所用材料是熟鐵或是鋼材。主要工具有:砧子、錘子、鉗子、鏨子等。

上了年紀的寧遠人對打鐵場景都不陌生:鐵匠將鐵塊放在爐火中燒到通紅,用鉗子將鐵塊夾出,放到砧子上,手持小錘鍛打,徒弟則掄起大錘,跟著師傅小錘打過的部位,交替著鍛打,一重一輕的錘聲,就形成了叮噹、叮噹的節奏。師傅不斷地移動或翻轉著鐵塊,大錘始終跟隨著小錘錘打,落錘之處火星四濺。打鐵時,師徒用“錘語”交流,師傅的小錘如同指揮棒,引導著大錘的落點和節奏。需要停頓時,小錘在砧子上輕輕敲打兩下,大錘就停止擊打。

永州非遺:打鐵技藝

鍛鐵 吳國軍攝

傳統的打鐵技藝是門技術活,並非簡單的捶打。其主要過程如下:

1、選料。打鐵師傅根據經驗,透過目測與手掂,挑選合適的鐵料。

2。 燒料。挑好鐵料後,投入爐灶裡,拉動風箱燒旺爐火,鐵匠手握長柄鐵鉗夾住鐵料翻動,使鐵料充分受熱,軟化。

永州非遺:打鐵技藝

燒料 吳國軍攝

3、鍛打。將燒得通紅的鐵塊夾到鐵墩上,舉錘鍛打。若打製的是小件器具,鐵匠一人就可拿著小錘反覆敲打定型。若是大件器具,須得兩三人掄大錘輪流敲打。

4、成型。透過對鐵件的反覆鍛打來進行塑形,以生產出符合生產需求的鐵器。鍛打後的鐵件溫度降低,需再次將它放入爐火燒紅,夾出繼續鍛打,利用砧子稜角、弧度或是用兩把鉗子夾住被燒軟的鐵,採用彎、擰、折、打等動作,使其變形成需要的形狀。

5、夾鋼。打造有刃口的製品,為了刃口鋒利耐磨,需要在刃口處 “夾鋼”,“好鋼要用在刀刃上”的古訓即由此而來。夾鋼有兩種方法,一曰明鋼,一曰暗鋼。所謂明鋼,是在刀具的關鍵部位,刀刃上用鋼全部包裹鐵料;所謂暗鋼,是在刀刃的部位將鋼與鐵混雜敲打在一起。

6、淬火。打製鐵器過程中,定型和拋鋼兩道工序都夾雜著淬火這一工序。將鍛好的鐵件放入水內,“哧啦”一聲,熱氣騰起,即可將之取出來。淬火是打鐵工藝中的精華部分,只有經過特殊淬火工藝,菜刀等工具才會鋒利。

7、回火。鍛件淬火後硬度變高了,但脆性大了,容易變形,甚至出現細小的裂紋。可將之重新放回火爐加溫來調整硬度,提高其韌性。

鍛打後的鐵製品再經過打磨、拋光等處理,即可出售。

永州非遺:打鐵技藝

刀具開刃 吳國軍攝

傳統打鐵有著許多優點,做出的工具趁手、鋒利、結實、耐用。在農耕時代,打鐵是鄉村離不開的行當。人們生產生活的用具,如犁、耙、鋤、鎬、鐮等,也有部分生活用品,如菜刀、鍋鏟、刨刀、剪刀等,此外還有如門環、泡釘、門插等,都需要鐵匠打造製作。

永州非遺:打鐵技藝

鍛打的刀具 吳國軍攝

人生三苦:打鐵撐船磨豆腐。鐵匠無論酷暑嚴寒,都在叮叮噹噹的打鐵聲中度過。特別是炎熱的夏天,依然要忍受著火的炙烤,還要掄著大錘揮汗如雨地擊打。所以只有具有毅力和吃苦精神的人才能做鐵匠。在古代,鐵匠一直是詩人歌頌的物件。唐代大詩人李白有“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的吟誦;明初劉伯溫有“鑄鐵作鋤犁,春耕待秋熟”的淺唱;清初陳子升有“看月見天心,打鐵徒苦熱”的詠歎。

在農耕時代,鐵匠鋪遍佈寧遠各個鄉鎮。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起,叮噹叮噹的打鐵聲,漸行漸遠。鐵匠這個行當,逐漸退出了人們的視野。目前,在寧遠,僅有幾位上了年紀的鐵匠依然堅守著這一行業。灣井鎮的歐陽為生即是其中之一。這位出生於1963年的老人,出生於鐵匠世家,14歲開始隨其父學習打鐵技藝,至今已43年,打造了成千上萬的生產和生活用具,在當地小有名氣,他的鐵匠鋪至今仍是當地百姓經常光顧的地方。

永州非遺:打鐵技藝

打鐵技藝傳承人歐陽為生 吳國軍攝

傳統打鐵技藝歷史悠久,要求高,難度大,是我國手工業在民間的遺存,集中體現了先民的智慧。傳承、挖掘和保護打鐵技藝,對弘揚傳統文化、推動地方旅遊業、豐富和發展地方產業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作者:姜國平

作者單位:寧遠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