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俗‘好男有毛別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燈’,啥意思?有道理嗎?

生活在農村,有好多老話經過農村老人嘴裡這麼一說,就感覺特別像那麼回事,雖然有些俗語有自身產生的歷史侷限性,也許對現在的人已經毫無意義,比如這句俗語‘好男有毛別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燈’,啥意思?

農俗‘好男有毛別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燈’,啥意思?有道理嗎?

一、好男有毛別鞭春

在古代男人的地位比現在好多了,是真正的一家之主,婦女們在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家裡的主要衣食住行就靠男人,所以男人的身體強弱關係到一個家庭的溫飽問題,頭髮茂密的男子被認作是身體強壯的標誌,不是有句‘好男有毛貴如金’,身體強壯自然幹農活一把好手。

農俗‘好男有毛別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燈’,啥意思?有道理嗎?

古時候,人們過春節有鞭春的習俗,就是用秸稈木頭做成一頭牛的模樣,肚子裡裝上糖果、瓜子、水果等零食,人們追趕著抽打,把牛肚子抽破,這些東西就會落下來,人們可以任意撿取,但是對與體力強壯的男人沒必要去鞭春,還是把這些東西送給那些體質弱的人吧。

農俗‘好男有毛別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燈’,啥意思?有道理嗎?

二、好女有膘不看燈

我國自古是個農耕社會,人們靠種地吃飯,在古代,女子是以肥為美,認為肥胖的女人身體健康,不僅可以操持家務,而且可以生育多子,所以膘肥體壯的女子最受大家歡迎,比如楊貴妃就是胖的不可方物,被唐明皇寵的不要不要的,想吃個荔枝都從南洋運回來。

農俗‘好男有毛別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燈’,啥意思?有道理嗎?

古代人們過元宵節有看花燈的風俗,這看花燈不僅賞心悅目,而且是單身男女談情說愛的場合,那是也只有看花燈,單身女孩才能出來遊玩,平時都在家中,但是大家閨秀一般不出來,所以有膘的女人也不用透過看花燈找到另一半,他們很搶手。

農俗‘好男有毛別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燈’,啥意思?有道理嗎?

綜上,農村俗語‘好男有毛別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燈’,是古代人們對好男好女的看法,現在都以能賺錢的男人、苗條的女人為好,所以這句俗語也沒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