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超法師:大乘法門者如何快速地來修習禪定波羅蜜多

慧超法師:大乘法門者如何快速地來修習禪定波羅蜜多

今天我們談一談:

作為大乘法門者如何快速地來修習禪定波羅蜜多

那麼,一談到佛法的“禪定”,我相信很多生活在快節奏的人們都較有興趣瞭解與實踐禪法。而中國佛學的發展形態與面目與其他國度不同,中國佛學的特質在於對禪宗的開發與重視。

誠如太虛大師說:“中國佛學特質在禪”

,大師還發心對中國佛學這一特質的詳盡而又清晰明瞭的梳理,並把它寫成了一本書:《中國佛學特質在禪》。

禪為梵語“dhyana”禪那之略稱,舊譯家翻譯為“思惟修”,而新譯家如玄奘大師以為“靜慮”之義。靜慮之義,是從修行禪的行為方面來說的,若是可意譯為“定”就是從禪的實體方面來說的,如果是從修行禪的果相上來說,又可以意譯為功德叢林”的意思。

禪,中文發音是“chan”,在臺灣地區拼寫為“chen”,禪法在日本(日語)發音為“zen”;禪在印度普遍俗稱為“jhana”,在古老的雅語(梵語)為“dhyana”。

現在禪在印度多叫做瑜伽(Yoga),在印度教的修行中,它強調對身體和精神進行控制並獲得幸福所進行的一系列的修身法,它在全世界以“健身法”進行推廣,“瑜伽”意為“結合”,主要就是指印度教的修行;這種印度的傳統健身法,特別強調呼吸規則和靜坐,以解除精神緊張,修身養性。而禪那的梵文語根就是由思維或靜慮而來的,它就是用來統一身心的修行方法。

慧超法師:大乘法門者如何快速地來修習禪定波羅蜜多

現在,我們重點講一下,初學者應當如何能快速地修習禪定,首先要知道修行禪定的種種方便。

那麼,“禪”與“定”都是我們的心能夠專注於某一物件,而達到於不散亂的狀態。在中國佛教的禪宗特別強調坐禪,而坐禪就是佛教修禪定的一種重要的方式,也是“明心見性”(俗稱開悟)的增上緣。

在南傳佛教中強調修習者要保持正念,而正念的“念”,是繫念之義,修習者要在一個境界上去“念”,簡單說就是專念,這可不是隨便地在心裡想一下就好了,這是“修定”的唯一方法。

舉例來說,中國佛教在民間普遍有唸佛修行的習俗,而在《觀經》中介紹說,修習者必須是聽他人說或是自己見過佛像,於是修習者的念在心中一直現起不忘;如果修習者是忘了,那麼這唸佛或觀佛的念頭失去了即是“失念”。

慧超法師:大乘法門者如何快速地來修習禪定波羅蜜多

因此,修定的主要方便就是“修念”;反之,如果不修念即不能得定。作為念佛者能否知道,重點是因念而得一心不亂,事實上這即是“禪定”呀!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地來修習自己的正念,然後才能使自己得到令心安住於一念中,或者做到自己的“心無有馳散”呢?

如前所說,在中國所說的“禪定”一詞,是屬於一種廣泛的說法。如果是依據佛經來說,“禪”與“定”是各自有它的含義的;我們必須修定達到了某種境界,才能得到了那種經驗,才是真正地得到了“禪定”。

慧超法師:大乘法門者如何快速地來修習禪定波羅蜜多

其實,無論“禪”也好或“定”也好,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要使自己的心得到專念而不散亂。

佛陀常說我們的心老是生起妄念,心意馳放不定,譬如狂奔之馬,飛躍之猿。今多用以比喻一個人心思變動不定,與‘三心二意’之義相近。

而成語“心猿意馬”就是來自佛陀比喻眾生的心意好像猴子跳、馬奔跑一樣控制不住。形容眾生的心裡總是東想西想,一直安靜不下來。

可見,眾生的念頭就好像一隻愛活動的猴子,如果你用繩子將它拴在樹上,它就會在那裡不停地東跑西跑,上下跳動,直到跳不動為止,然後就躺下來睡覺。

我們眾生的心念何嘗不是如此呢!除非是在睡眠狀態之中,否則要不東想西想是很難的。

修習佛法,在佛教經常講到一個有用的方便法,可以讓修習者想,但不是亂想,只是繫念於一境即可。這樣反覆刻意練習,修習者的心就不會東跑西跑了。

在佛經中,佛陀經常告訴我們在靜坐時,主要注意三點:調身、調吸、調心,調身——要端身正坐,或雙盤或單盤,也可以散盤,屁股下墊一個墊子或蒲團,雙手結彌陀印,放在臍輪下,眼睛微閉,坐實坐穩,並用毯子蓋上雙腿,避免雙腿著涼進風得禪病。

調息——觀察自己的呼吸,使其自然均勻順暢,做些許前行等,既可以修數息觀、也可以修唸佛觀或不淨觀等,以及調心等在此就不詳細介紹了。

慧超法師:大乘法門者如何快速地來修習禪定波羅蜜多

總之,修習者要做到心無有馳想念,這就是正念,慧無有諂偽是正知。

初修者的念頭總會是一會兒往這裡想想,一會兒那裡想想,這便是心往外攀援,心馳想念,這樣能夠使心心念念,不東西馳散,即是修念。

修習者使心念不馳散在佛經記載有很多的方便修法,甚至外道也有很多方法;因此,以佛法來說,“定”是一種方便而並非是最高目標。

在現實中,我們經常會聽到許多同參道友訴苦,認為他們唸佛、靜坐時妄念太多啦!其實,大多眾生修習時莫不都是妄想分別,修行時自己妄念紛飛自然也就難以避免了。修習者要將心念於一境,並非是說了即可做到的,簡單分享一下實際的操作方法:

慧超法師:大乘法門者如何快速地來修習禪定波羅蜜多

首先,以“心”來照顧“念”,我們常說:“解鈴還須繫鈴人”就是這個意思。最初修習時或許容易使“念”頭跑走了,很多時候自己還不知道念已經走了,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當你發現念頭跑了的時候,大可不必害怕或緊張,在自己覺察後就先要讓它回到老地方來安住,再注意專注地“看住它”。

其實,假以時日,久而即之,反覆練習,我堅信你能慢慢地上路並且會有很大的進步,只要自己的“念”還沒有跑遠,你就能把它抓回來;實踐證明,而後,你的念還會伺機跑掉的,但當它正準備跑開時,你就立馬可以把它捉止住;只要勤於練習,最終你就能把此“念”安定下來。

對於正念、正知,我打個比方來說,它倆就像兩個守城人,所謂“防意如防賊”,做為守城門者,一定要看守住我們的“心識”的城門,防止壞人破門而入,丟失自己的功德法財呀!

依據佛經來說,自己心念不散亂即是正念;而散亂了又立馬能夠做到警覺知道,這就是正知。一個修習者能夠做到正念、正知,自己的心就能“安定”。這時候就可以引發一種“慧”的力量,但這種慧並不是指通達真理的智慧,而是沒有諂曲或虛偽。其實這是了知自己心念的智慧。

慧超法師:大乘法門者如何快速地來修習禪定波羅蜜多

在佛法中修行各種功德,都有各自的方便法。比如:修習禪定,自己在入定、住定、出定時候的方便,都是各自不同的;如果一個修習者不知道而冒然去修行,這樣就很容易枝外生枝而引發出問題來的。因此,修習者一定要以方便行禪,使心安定下來。在自己安定之後,出定也是要有方便。

當然,對於初學禪定來說,自己的心不能安定,這就好比是和普通人坐在椅子上一樣,他一說站起來就可以站起來了,並不會發生任何問題;但是如果在自己真的定下來之後,在起“定”時就不可隨便了。總之,修習者要心無馳散,這就可以成就禪定。因此,禪定最主要的是“正知、正念”,以及加上修定的前方便。如果做為修定者想要把心靜下來都做不到,還要說其他就沒有必要啦!

修定是一個持續不斷專注力,我們要反覆練習坐禪,俗語常說“熟能生巧”;佛家也說,“久坐生定”。所以,久之,一定就能達到“心無馳散”之時。此時,我們就可以有能力做到活在當下,雖然身在世俗的五欲境界中,而我們還能夠修行禪那,並且保持我們自己心的清淨,不受世欲的汙染,其實,這種正念無亂就是完全仰仗我們修習禪定而得到有般若的力量,

誠如《永嘉大師證道歌》裡有一句話說,“在欲行禪知見力,火中生蓮終不壞。”

最後,祝願修習禪定者所行如意,身心安康!

——2021年3月31日星期三

慧超法師:大乘法門者如何快速地來修習禪定波羅蜜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