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練書法能長壽?真相讓蘇軾告訴你!

從書法史中可以找出很多高壽的書家,歐陽詢、柳公權、陸游、沈周、劉墉等,但同樣也可以找出一批早夭的書家,像王獻之和王寵等,四十歲左右去世,王羲之和米芾活了五十多歲,在當時也不算短壽,古人七十“古來稀”。所以,書法家未必都長壽,反之,很多書法家因長壽而青史留名。

作者:彩憲

聽說練書法能長壽?真相讓蘇軾告訴你!

北宋 蘇軾小楷《養生論》拓本,存董其昌所編《戲滿堂法帖》。

釋文:世或有謂神仙,可以學得不死,可以力致者,或雲上壽百二十。古今所同,過此以往,莫非妖妄者?此皆兩失,其情試粗論之。夫神仙雖不目見,(然)記籍所載,前史所傳,較而論之其有必矣。似特受異氣稟之自然,非積學所能致也。至於道養,得理以儘性命,上獲千餘歲,下可數百年,可有之耳。而世皆不精,故莫能得之,何以言之? 夫服藥求汗,或有弗獲。而愧情一集,渙然流離,終朝未餐,則囂然思食,而曾子銜哀七日不(飢)。

《養生論》為三國嵇康作,是古代養生論著中較早的名篇。蘇軾書時年60歲,是蘇東坡現存最重要的小楷書法作品,乃鴻篇鉅製,約1300多字。書中體現了蘇東坡“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的書體風格特徵,行筆自然流動,結字端莊疏朗,一派天真爛漫之氣象。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和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以詩文稱著於世,世稱“三蘇”。

關注書法史中有關養生的書法經典,如果以今人眼光來解讀,有時會非常有意思。比如關雲長的紅臉,“面如重棗”,現代醫學將這種天生紅臉現象釋為“面部毛細血管過於豐富”,康熙則死於腦溢血,歐陽修有糖尿病,過去叫“淋渴症”,秦觀有狂躁症。也許有很多人重視養生,但成效不等。人各有命。這其中有先天原因,有性格和習慣原因。蘇軾的養生之法就是保持樂觀的心態,樂知天命。被貶海南,一路顛沛流離,仍然可以睡得打鼾。海南當時為蠻荒之地,瘴氣瘟疫時有降臨,但他不怕。想當年,他在黃州時只有三十多歲,就自稱老夫,“老夫聊發少年狂”。古人的觀念和今人大不同。近年來聯合國公佈的關於中青年界定標準, 18歲至65歲屬於青年人,不正說明了這一點嗎?花甲之年,還算青年,正是逆天啊!

聽說練書法能長壽?真相讓蘇軾告訴你!

五代 楊凝式《神仙起居法卷》,縱27釐米,橫21。2釐米,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釋文:神仙起居法。行住坐臥處,手摩脅與肚。心腹通快時,兩手腸下踞。踞之徹膀腰,背拳摩腎部。才覺力倦來,即使家人助。行之不厭頻,晝夜無窮數。歲久積功成,漸入神仙路。乾祐元年冬殘臘暮,華陽焦上人尊師處傳,楊凝式(所畫草押)。

此幅小行草書是楊凝式76歲時的作品,點畫隨意,不假思索,用墨濃淡相間,時有枯筆飛白。結字於攲側險勁中求平正,且行間字距頗疏,在繼承唐代書法的基礎上,以險中求正的特點創立新風格,盡得天真爛漫之趣。

楊凝式(873-954),字景度,號虛白。唐末五代時期宰相、書法家。唐昭宗時進士,官秘書郎,後歷仕後梁、唐、晉、漢、週五代,官至太子太保,世稱“楊少師”。 楊凝式在書法歷史上歷來被視為承唐啟宋的重要人物。“宋四家”都深受其影響。

人活著,就是一個倒計時的過程。因為自生命開始,唯一沒有懸念的結局,就是不斷地奔赴死亡。即使神仙,也會面對生死。楊凝式《神仙起居法卷》,從名字就能看出,“神仙”也需“起居”,有意思。楊凝式生活在五代十國時期,戰亂頻發,朝不保夕,他最大的目標就是“自保”,平安活著。書法史中評價楊是“佯狂避世”,他的絕招不是降龍十八掌,而是“裝瘋賣傻”;明代陳道復也是個狂人。同是狂人,會惺惺相惜,所以,陳就把《神仙起居法卷》臨摹了一遍。陳道復雖是文徵明學生,終卻反叛師門,所以書法風格也大異於文徵明,在整個吳門獨樹一幟。書法史中“狂人”多,明代徐渭絕對算一個,但是他不懂楊凝式類似的“心法”,所以結局淒涼。

聽說練書法能長壽?真相讓蘇軾告訴你!

明 陳道復臨楊凝式《神仙起居法》

釋文:略

今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楊凝式《神仙起居法》上,可以找到陳道復的收藏印記“陳淳私印”,可見《神仙起居法》曾為其家藏。陳道復書法最初師從文徵明,但與文門其他弟子不同,並不亦步亦趨地學習文氏書法,而能突破文氏門牆,兼取同代諸名家的創作思想和用筆特點,併力追率意縱筆之風。此作書於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時61歲,功力已成。筆法迅疾遒勁,絕無凝滯之筆,骨力開張,頗有氣勢,以奔放取勝,有銳不可當之勢。結字欹側跌宕,大小錯落,左右抑揚,有一股飛躍跳蕩的豪氣。

陳道復(1483-1544),原名陳淳,後以字行,更字復甫,號白陽,又號白陽山人。出生在典型的文人士大夫家庭,因父、祖的關係,年輕時就得以從文徵明遊,並接觸到李應禎、吳寬、沈周等當時藝壇重量級人物。有這種環境的影響與薰陶,再加上自身的明秀之質,陳道復的詩文、書畫日益精進。家藏豐富,最終可以不拘成法,贏得了“墨中飛將軍”的美譽,對於晚明浪漫書風的興起起到了一定的先導作用。

真正實現有功效的養生,是多方面綜合作用的結果,不可能只是練習書法就可以實現的。很多人總結自己的養生經驗,都說自己從沒有注意過養。其實,不養之養,正是一種高明的養生方式。

流程編輯:TF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