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鏡先生說天下奇才盡在於此,為什麼不提司馬懿?他們有關係嗎?

劉備去襄陽被蔡瑁設計,幸虧的盧馬躍檀溪才脫險。然後劉備就見到了水鏡先生,並被告知:“今天下奇才盡在於此,公當往求之。”

水鏡先生說天下奇才盡在於此,為什麼不提司馬懿?他們有關係嗎?

水鏡先生就是司馬徽。司馬徽字德操,潁川陽翟(河南禹州)人。歷史上評價他有知人識人的能力。只是在演義中,他早已不止是知人了,而是知曉天機的半人半神了。那麼就有了一個問題,這樣的大能耐人,向劉備推薦了臥龍鳳雛,為什麼沒有推薦司馬懿呢?

司馬懿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裡(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這就讓人有些聯想了,司馬徽、司馬懿都姓司馬,而且都是河南人,兩人是否沾親帶故呢?

水鏡先生說天下奇才盡在於此,為什麼不提司馬懿?他們有關係嗎?

司馬在古時不算小姓,源於西周,應該是由官職演變而來。一千多年傳承下來,只憑姓司馬是無法確定他們是實在親戚的,即便是親戚,大約也和劉備與皇帝一樣,翻了半天族譜,才能認個皇叔。禹州和溫縣離得不算遠,二百多里地,可問題是當中隔著一條黃河,這在漢末有點小麻煩。但這也不是問題,崔琰是漢末的名士,胡昭是著名的隱士(都著名了就別隱了)。他們二位都在誇獎司馬懿,以知人聞名的司馬徽沒有理由不知道他。

於是,就有了很多猜測:

水鏡先生說天下奇才盡在於此,為什麼不提司馬懿?他們有關係嗎?

比如有人說這是司馬徽下的一盤大棋,讓劉備得臥龍鳳雛,讓曹操得冢虎(這名字哪來的),這樣就勢均力敵了。這麼猜的人估計屬於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不盼著天下安定,老惦著仗別打完了,勢均力敵有看頭。再說司馬徽即不是天下共主,也不是上帝,再能掐會算也料不到後來那麼多事兒,換句話說,還輪不到他佈局。

再有人說二百多里在漢朝可是個不遠的距離,還隔著黃河。司馬徽不知道司馬懿也正常,而且當時司馬懿還年輕,可能沒那麼大名氣。可司馬懿比諸葛亮還大兩歲,孔明出山是207年,可早在201年曹操就曾慕名徵召司馬懿為官,只是司馬懿未去而已。連曹操都知道的人,司馬徽會因為二百里而不知道?龐統為見司馬徽,可是走了一千多里而來,距離真不是問題。

水鏡先生說天下奇才盡在於此,為什麼不提司馬懿?他們有關係嗎?

要我說,水鏡先生沒推薦司馬懿,大概有下面幾個原因:

首先是位置,當時水鏡和孔明都客居襄陽。這是劉表的地盤,向劉備推薦了能見著。溫縣雖不遠,但在黃河以北,出界了。

其次是體系。臥龍鳳雛均可稱為水鏡先生的弟子,水鏡先生看好劉備,自然也要優先推薦自己人。

其三是知人。孔明和龐統都是有才卻不是權力慾極強的人,或者說佔有慾不強。司馬懿鷹視狼顧,非久居人下之人。

最後是知事。前面提到曹操慕名徵召司馬懿,當時曹操已是大漢司空,挾天子以令諸侯,司馬懿尚且不去,劉備寄居劉表之下,朝不保夕,就是引薦了,估計司馬懿也絕不肯相從。

水鏡先生說天下奇才盡在於此,為什麼不提司馬懿?他們有關係嗎?

說了這麼多,只是水鏡先生不是神,所有記載評述也未必實。我說的自然就更不是歷史真相。只是忽然看到有此巧合,弄了點想頭,權當消遣而已,都別罵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