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中,元宵夜為何總有大事發生?

四大名著中,元宵夜為何總有大事發生?

1

那一夜,許都(今河南許昌)城中,有人喊叫:

“殺盡曹賊,以扶漢室!”

原來,東漢末年,曹操權傾朝野,挾天子令諸侯,朝野共憤,視曹操為國賊。朝中五位大臣便聯手準備在那天晚上解決曹操。

但這五人畢竟勢孤力單。最後他們不是被曹軍擒獲,就是死於亂軍之中。不僅如此,曹操還在漳河水邊斬殺三百多名官員。

那一夜,許都城中屍橫如山,血流成河。

四大名著中,元宵夜為何總有大事發生?

多年後

,同一天夜裡,唐僧師徒來到金平府,進城看燈。

走到金燈橋,看到三盞金燈。

三盞燈,三個晚上燒掉了五萬餘兩銀子。

四大名著中,元宵夜為何總有大事發生?

後來孫悟空了解到,原來是玄英洞裡有三個妖怪:避寒大王、避暑大王、避塵大王,自幼愛吃酥合香油。他們化變成佛像,讓當地百姓供奉香油。光燈油一項的差徭,“每家當一年,要使二百多兩銀子”。

一心向佛的唐僧卻識不出有詐,那一夜,被三個妖怪擄走了。

四大名著中,元宵夜為何總有大事發生?

多年後

,同一天夜裡,大哥宋江同柴進、戴宗、李逵、燕青來京城觀燈。

宋江、柴進與名妓李師師吃酒,卻讓李逵、戴宗看門。李逵看了,心裡發怒,於是

大鬧京城

那一夜,宋江等梁山頭領喬裝進城,原本是以看花燈為名,希望透過李師師聯絡上皇帝,推動招安大業。結果,李逵這麼一鬧,事兒黃了。

四大名著中,元宵夜為何總有大事發生?

多年後

,同一天夜裡,甄士隱三歲之女

英蓮

在看社火花燈時被人抱走,夫婦思女成疾,家院被大火燒成了瓦礫場,自此甄家人非物換。

中國最偉大的古典小說,正是從那一夜起筆,開始了最牛逼的鋪墊。

四大名著中,元宵夜為何總有大事發生?

2

那一夜,是元宵節。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夕節、燈節。這個節日是怎麼來的,學界至今爭議還很大。通常認為,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

“望日”

(即月圓之夜),所以古人很看重這一夜。

又有說法:西漢時,武帝在這一天祭祀

“太一神”

,大張燈火。此後,道教定正月十五為

“上元日”

,佛教將正月十五對應印度曆法中的

“大神變月”

。幾種因素疊加,到隋唐時期逐漸成為了元宵節的常見習俗。

中國的古典文學名著很喜歡拿元宵夜說事兒。最愛君上面所舉的大件事,都出自四大名著的描述。

除此之外,其他名著也非常重視元宵節的書寫。

大家耳熟能詳的

《金瓶梅》

,西門慶至少有四五次利用元宵節賞燈的契機,與有夫之婦偷情。

《聊齋志異》

中,王子服元宵夜出遊,偶遇嬰寧,隨即被勾了魂,相思成疾……

那時候讀這些小說就很生疑:

為什麼古典名著都要把大件事放在元宵夜來寫?

中國傳統的節慶有不少,但重要性各有不同。曾經有個上巳節,在每年的三月初三,很熱鬧,很隆重,但到了宋代,這個節日就走丟了,突然銷聲匿跡。宋代以後,最重要的兩個節日,一個是清明,另一個就是元宵。

當時流傳兩句俗語:

“日日寒食,夜夜元宵”

“日間寒食節,夜裡正月半”

什麼意思呢?寒食節是清明節前一兩天。跟我們現在的理解不一樣,那時候的清明節不是一個悲哀的節日,相反,是一個可以外出踏青因而很歡樂的節日。和元宵節一樣,它們的基調都是歡快的。所以,這兩句話都是形容一個人的小日子過得很舒心,很爽。

反過來看,當時人最看重的,也是這兩個節日。

上面引述的古典名著都

成書於宋元之後

,儘管有些寫的是此前的歷史,比如《三國演義》,但作者在創作的時候還是融入了其生活年代的特色,因此會著重強調元宵節的重要性,並把關鍵情節安排在當夜發生。

四大名著中,元宵夜為何總有大事發生?

3

那麼,元宵節為什麼會這麼受歡迎呢?簡單來說,這個節日真的不一般。

在古代,官府最怕的是夜晚降臨。因為夜色中,對人民的控制難度趨大,很多違法犯罪也容易藉此發生。所以古代大多數時期都有

宵禁

的法令,夜幕降臨後,城門就會關閉,居民區也封閉起來,如無要事,嚴禁在街上晃盪行走,吃個宵夜烤串更是不可能的事。

犯了宵禁的人,受到的處罰也挺重,重則處死,輕則杖刑。

然而,每年元宵節前後幾天,官府都會解除宵禁。這就好比久在籠中的小鳥,那幾天突然得了自由,自然高興得不得了。

我們沒有經歷過宵禁制度,對夜裡不能出門行走的約束難以有切身感受。但古人的體會可就深了。元宵節之所以倍受青睞,主要原因其實不在於這個節日有多少儀式,多少歡樂,這些都是附加在宵禁解除的基礎之上的。最關鍵的一點,就是

宵禁的解除

,大家可以外出體驗真正的夜生活。

不僅如此,元宵節期間,上街觀燈、遊玩的人們還能突破貴賤、男女、老幼的界限,一起加入狂歡的隊伍。

有一年元宵節,司馬光的夫人想要出外看燈,司馬光問:

“家中點燈,何必出看?”

夫人回答:

“兼欲看遊人。”

司馬光反問:

“我難道是鬼嗎?”

這個故事很能說明,元宵夜的很多日常禁忌都被消解掉了。

一些學者比較準確地將元宵節定義為

古代中國的狂歡節

臺灣學者陳熙遠在他的文章

《中國夜未眠——明清時期的元宵、夜禁與狂歡 》

中指出,百姓在“不夜城”裡以點燈為名或在觀燈之餘,逾越各種禮典與法度,並顛覆日常生活所預設規律的、慣性的時空秩序——從日夜之差、城鄉之隔、男女之防到貴賤之別。事實上對禮教規範與法律秩序的挑釁與嘲弄,正是元宵民俗各類活動遊戲規則的主軸。

說白了,這個節日帶有身心解放的性質。

四大名著中,元宵夜為何總有大事發生?

4

對朝廷而言,元宵節不僅是展現太平盛世、與民同樂的契機,也是紓解社會矛盾的解壓閥,所以皇帝們樂得一年一次解除宵禁。

這個沒有宵禁的元宵假期,也一再得到延長。

唐玄宗規定正月十四日至十六日,連續放假3天;宋太祖追加十七、十八兩天,假期多至5天;明太祖更規定,從正月初八至十七日“放燈十天”。不過到了清朝,元宵假又迴歸為5天。

早在隋朝,正月十五夜,城市已是“不夜城”。當時人

柳彧

在一封給隋文帝的奏疏中說,元宵夜鑼鼓喧天,火光照地,人戴獸面,什麼歌舞表演、奇裝異服、男女混同,成何體統?他請求皇帝禁止正月十五的侈靡之俗。

隋文帝同意了。

但一項活動一旦成為傳統,想禁也禁不住了。

後面的皇帝知道禁不住,乾脆利用這個機會與民同樂,宣揚天威。

宋徽宗時代,元宵當晚,皇帝要親臨宣德樓看燈。於是,御街兩旁擁擠的人群,在觀看百戲和花燈表演的同時,也能隔著一層黃色的絲織品看到皇帝神秘的面孔。

正月十六早上,皇帝會再次出現在城樓,如果人們不是過於疏懶或是晚上喝醉了酒,只要能足夠早地起床趕到宮門口,會觀看得更加清楚。

這在古代中國,幾乎是破天荒的事。

然而,宋徽宗仍然沉醉於太平盛世的迷夢之中,北宋的喪鐘已經敲響。

四大名著中,元宵夜為何總有大事發生?

到了南宋,元宵節的過節氣氛仍然十分濃烈,全然不因偏安一隅而消減。

當時人過節瘋到什麼程度?舉個例子,除了看燈,逛街,就是外出喝酒,喝得醉醺醺的,才想到要回家。酗酒所產生的混亂局面,居然在當時催生了一個只有在元宵節出現的職業:一些人在夜闌之後,舉著小燈“掃街”,往往可以撿到醉酒人遺失的貴重金銀首飾,收穫頗豐。

不管政治如何變遷,人們總需要找到屬於他們自己的娛樂。

元宵節可以是狂歡節,可以是情人節,可以是吃貨節,可以是戲劇節,也可以是古典小說裡的關鍵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