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知一毛不拔,卻不知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

皆知一毛不拔,卻不知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

一毛不拔是形容人極其吝嗇自私,卻不知原句想表達的思想另有一番風味。

原句為:損一毫利天下不予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拔下一根毫毛來有利於天下,他不同意,讓普天下來奉養他一人,他也不同意。

今天就來掰扯掰扯這段話的含義吧!

話說春秋戰國時期,墨子的弟子禽滑釐找到當時著名的哲學家楊朱說:“去子體之一毛,以濟一世,汝為之乎?”意思是如果拔你身上一根汗毛,有利於天下人,你幹不幹?

楊朱答道:“天下人的問題,決不是拔一根汗毛所能解決得了的!”

禽滑釐又問道:“假設能的話,你願意嗎?”

楊朱聽後默不作聲走開。

當時儒家著名代表人物孟子(孟軻),在評價楊朱和墨翟時,說道:“楊子主張的是‘貴己’,倘若拔他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利,他也是不幹的,而墨子主張‘兼愛’,只要對天下人有利,即使自己磨光了頭頂,走破了腳板,他也是甘心情願的。”這也是成語一毛不拔的典故。

皆知一毛不拔,卻不知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

然而故事並非就此結束,而後禽滑釐與孟孫陽(楊朱的弟子)說起他與楊朱對話。

孟孫陽說道:“你沒能明白老師的意思,我就解釋一下。如果我打你一頓,給你一萬兩金子,你願意嗎?”

禽滑釐立馬說道:“我願意。”

孟孫陽問道:“我打斷你的腿,給你一個國家,你願意嗎?”

禽滑釐沉默不語,因為他明白如果他說願意,下一個問題就是“取走他的性命,給他整個天下了”。

一根毫毛和一條腿比起來不算什麼,但是如果沒有毫毛,面板就會受損。沒有面板,軀幹就會受損,倘若沒有了軀幹就更不要提生命了。一根毫毛雖然渺小,但是也是身體一部分,不能因為毫毛渺小就不放在眼裡。

皆知一毛不拔,卻不知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

從這件故事,可以看出楊朱的思想主張珍愛自己的生命。面對當時的亂世,他認為如果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取一毫,天下就太平了。

這樣的想法在當時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楊朱生長的年代是戰國初期,各個諸侯為自己利益,經常發生戰爭。而每次的戰爭都會導致數不盡的百姓家破人亡,因此楊朱主張損一毫利天下不予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

倘若諸侯不去多貪一分,就不會有戰爭發生;倘若人民不願損一毫,就沒有人去參加戰爭。

直到如今談起楊朱的主張,依舊匪夷所思。而在當時,楊朱的學說非常出名。孟子曾說道:“天下學說,不歸楊則歸墨。”

由此可見,在當時楊朱學說非常受歡迎,他與主張為天下奉獻自己的墨家學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不過楊朱的學說與“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不同,他主張的是珍愛生命,享受生命,甚至對縱情酒色表示認可。因此極其讓人誤入歧途,只貪圖享樂。卻並未認識到珍愛生命的真正意義。因此楊朱學說在後世的爭議非常之大,也被認為自私自利。

楊朱是第一個提出重視自己生命的人,即便有不少爭議。但是千百年來無時無刻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