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趣談與春倌相關的事與物

每年冬至到立春前這段日子,西和坦途關山莊和禮縣龍林、雷王二壩等地的農民,承襲祖業,總要外出到各地說春。民間俗稱他們為“春倌”、“春倌客”、“說春的”和“說春倌的”。他們肩挎褡褳,手執環棍,懷抱纏繞五彩絲線的上面騎著三皇爺的木雕小春牛,揣一疊刻板印成的二十四節氣表(俗稱“春倌帖”),翻山過河,挨門逐戶,以優美的曲調演唱吉祥辭令、人文故事、治家格言、節氣規律等。同時,按主家身世,職業頌功歌德,迎春接福,極盡取悅主家之能,以博一年一度的好感。

民俗:趣談與春倌相關的事與物

春倌是舊對以說唱形式為載體、專門從事傳播農曆節氣的人的尊稱。他的主要目的是傳送刻板印製的農曆二十四節氣表。

關於節氣表在我國曆史上,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黃經),將全年劃分為二十四個段落,包括立春、驚蟄等十二個“節”氣,雨水、春分等十二個“中”氣,統稱“二十四節氣”。各月的“中”氣必在夏曆該月出現(如雨水必在正月出現),沒有“中”氣的月,作為閏月。但“節”氣則可在夏曆本月或上一個月出現(如立春可在正月或十二月出現)。二十四節氣的劃分,起源於我國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代,已運用圭表測日影的方法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個節氣;以後,透過農業生產實踐,又逐漸充實改進,到秦漢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成為農事生產的主要依據。

我國幅員遼闊,在同一節氣各地氣候變化不同,農事活動也不相同。隴南多山,交通不便,早年出現春倌送二十四節氣表,怎能不受歡迎呢?可以說,隴南春倌和黃河流域的春倌略有不同,他所送之“表”,是根據本地氣候、農事改進了的,有其獨特的地域性、傳承性和人文性;年年在送“表”,年年“表”不同。

節氣表上印有春牛交節圖:烈日下,春牛在前,一小童牽韁繩立於牛旁,旁有穀穗及青草等。此圖是很有說法的,為了後面敘述上的方便,先在這裡作以簡單介紹。

春牛:象徵農事的土牛。春牛顏色頭紅,身黃,腹黃,角尾耳黃,膝脛紅,蹄紅,牛口開,牛尾左繳;籠頭用黑色苧構子桑柘木;牛身體長八尺,高四尺,尾巴長一尺二寸。——這是早期的春牛形像。過去的冬至節後,縣衙邀請春倌頭,於辰日按一定方位取水土,用桑柘木為胎骨,按上述尺寸著色要求塑成春牛,蹄踏縣衙門左扇,牛頭向東,祭拜東方木神之位。不過,春倌出行攜帶之春牛,若與此春牛相比較,那體型可就小多了。

民俗:趣談與春倌相關的事與物

芒神:就是勾芒神。芒神為孩童像,身高三尺六寸,平梳兩髻在耳前,左手提罨(yǎn)耳,身著黃衣黑繫腰。系行纏鞋跨全,左闕行纏在腰左懸,鞭手柳枝長二尺四寸,結子用苧五彩蘸染,農忙,芒神立在牛前或牛旁。芒神其實是古樹神,他主要職能之一就是時常鞭打春牛,加速耕種,搞好農事。象二十四節氣表中的《春牛交節圖》,就是這種現象的真實反映:大牛即春牛,孩童即芒神,穀穗自然象徵五穀豐登。民國之前,人們把立春稱為打春。古風俗中,立春前一日有迎春的儀式,由人扮“勾芒神”,鞭土牛,由地方官行香主禮。隴南的迎春活動是隆重的,縣太爺要邀請春倌頭兒和各行各業的一些代表參加。這一日,縣知事擺起全堂執事,步行郊外,集會鄉民,設供燒香。春倌牽出泥塑的土牛,鞭之驅懶,使其勤快,同時編唱春歌,祈禱豐收,最後才將土牛打碎、燒掉,用工具掩埋。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打春”。盧肇《謫連卅書春牛榜子》詩:“不得職田飢欲死,兒儂何事打春牛”,便是這種生活的真實寫照。可以看出,所打之“春牛”和春倌所抱之“春牛”,所敬之“春牛”,交節圖之“春牛”,各有各的象徵,各有各的妙用。但有一點是相同的,沒有拋開“農民的寶貝”——牛這一母體。

關於“×龍治水”、“×牛耕田”、“×人共餅”和“×屠共豬”。二十四節氣表上往往印有“×龍治水”的字樣,這是什麼意思?

“×龍治水”是根據干支紀日定出來的。即每年從正月初一到十二日,哪一日逢“辰”,便幾龍治水。龍不多不少,便說這年的年成不旱不澇;否則,龍少年成偏旱,龍多年成偏澇,都會影響農業收成。

“×牛耕田”是用同樣的方法來確定認同的,耕牛的數目多少,標示著當年收成的豐欠和耕種的情況。即從正月初一至十二日,哪一日逢“醜”,便是幾牛耕田。如初一逢“醜”,便是一牛耕田;十二日逢“醜”,便是十二牛耕田……牛少土地則失耕,牛多則豐收。

“×人共餅”首先是用“天干”中的“丙日”來定奪,可寫成“×人共丙”。也有另一說,就是手抓糧食來數,剔出糧食中的秕粒,按一定比例來確定。如秕粒佔六分之一,便是“六人共餅”,依次類推。人多餅少,則預示欠收,是饑荒年;餅多人少,則預示莊稼成,是豐收年;不多不少,則預示來年莊稼平常,人不飢不飽。

豬在十二相屬中排在第十二位,一般通稱“亥。“×屠共豬”同樣是用干支紀日法定出來的:從初一到十二日,那一日逢“亥”,便是“×屠共豬”,推算極其簡單。豬是由野性馴化而來。人工馴養繁殖至今,一直在經濟、生活中是必不可缺的。屠宰的多與少,人們是非常看重的。

民俗:趣談與春倌相關的事與物

“×龍治水”、“×牛耕田”和“×人共餅(丙)”和“×屠共豬(豕)”,我們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去看,認為是封建統治階級給春倌加上的迷信色彩。試想“天干”和“地支”是人定的,二十四節氣表是春倌按曆法編制刻印的,這在過去的許多年代裡,其積極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數千年來,人們一日都離不開水,水是農業的命脈;土地歷來是農民生活的依賴,也是國家的財富,豬是農家經濟的主要來源……時至今天,人們也沒有忽視。這一事象在春倌“表”中得到明顯彰示,就可想而知了。

關於褡褳和環棍褡褳,俗稱“錢衩子”,是春倌隨身常帶之物。它通常是用白大布或麻布做成的袋子,兩頭封口,中間一側開口。春倌說春時通常挎在肩上,其作用很明顯:一面用來裝傳送的二十四節氣表;另一面用來裝人們賜贈的米麵等物。過去一直如此,現在古俗不變,除有的肩挎“錢衩子”外,也有帶挎包的,多數人則不帶錢衩或挎包。

環棍,俗稱鞭杆。是春倌攜帶之物,長三尺、五尺不等,其功用是多方面的:一、打狗防身。試想,春倌東家進、西家出的,說春不知要走多少村子多少家,不提防惡狗能行嗎?二、防匪患。過去的年代,社會很少安定,土匪時常出沒,惡人常常剪徑,不防身也是不行的。三、驅狼撥草。隴南多山多草木,春倌在山野行走,常遇野狼猛獸和毒蛇之物,此棍正好派上用場。筆者自幼生活在隴南,年年遇春倌,交了許多春倌朋友,天南地北,無所不談。

以上所記,只是調查所得的一些零散相關內容,是出於以後敘述等方面的需要;後面有些內容中還會詳細敘述。(彭戰獲撰稿)

民俗:趣談與春倌相關的事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