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磚瓦窯廠 民族文化聖地

北京有個著名的琉璃廠,這個名字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大名鼎鼎,尤其在文化藝術界更是如同聖地一般的存在。但是要細追究起這名字的由來,恐怕有不少人都不甚明瞭。

皇家磚瓦窯廠 民族文化聖地

皇宮瓦窯

從北京內城出和平門,會看到一條全長不到二里,狹窄而彎曲的街道,就是琉璃廠。談起這條街的歷史,大概要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遼代。當時,如今的琉璃廠所在地正好處於遼南京城的東牆外,在地域上屬都城近郊“燕下鄉海王村”所轄。歷史上的這裡非常繁華,不僅人口稠密,而且經濟繁榮,寺院眾多。其中香火最為鼎盛,佔地最大的寺院是有名的延壽寺,也是金人囚禁宋徽宗的地方。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書畫皇帝在這裡過了多年的階下囚生活,不能不說是一種歷史的巧合或者說是冥冥中的安排。

這條街從一個模糊的海王村延壽寺到被命名為琉璃廠,中間經歷了漫長的時光。隨著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元朝崛起,很快滅亡了金朝,隨後一把大火燒掉了金中都。一朝得意的蒙古人開始在金中都的東北面修建元大都。龐大的城垣和宏偉的宮殿都需要大量的五色琉璃瓦,所以工匠們選址在延壽寺一帶籌建琉璃窯。歷史上元代修建北京城時,曾設窯四座,琉璃廠窯為其中的一座。

元朝同樣是一個短命的王朝,琉璃廠燒瓦的爐火似乎還沒有熄滅,城牆就被大明的軍隊攻破了。到了明朝永樂年間,舉世聞名的故宮破土動工。這項宏偉浩繁的工程前所未有,需要的各種琉璃瓦不僅數量多,而且要求極高。琉璃廠原本的規模已然不夠,於是官窯的規模隨之擴大,琉璃廠成為當時朝廷工部掛號的五大廠之一。歷史記載,當時琉璃廠的面積頗為寬廣,北至西河沿,南到前孫公園衚衕,東至延壽寺街,西至南、北柳巷。在琉璃廠內從北到南直達虎坊橋,有一條通渠流淌。渠的中部有一座小橋,橋之北就是琉璃窯。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修建北京外城後,琉璃廠所在的地方變為城區,因不宜在城裡燒窯,琉璃廠遷至現在的門頭溝區的琉璃渠村,但“琉璃廠”的名字卻保留了下來,直到如今。

文化聖地

琉璃廠真正開始呈現出文化昌盛的局面始於清順治年間。那時候清朝在京城實行“滿漢分城居住”,大批漢族官員為了上朝方便,就住在琉璃廠附近。官員絕大多數是讀書人,在那個年代幾乎是高雅文化的代名詞。他們的到來,為琉璃廠帶來了不可計數的文化氣息。

與此同時,清朝為了選拔人才大行科舉。每年會試、鄉試科舉考試在貢院舉行,大批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子千里迢迢進京趕考,他們隨身帶著大量的珍貴書籍、珍稀文玩、書畫古董。

文人聚集,文化用品的需求自然也就多了起來。再加上學子趕考需要大量的“參考書籍”和“文房四寶”,這些都不可能全部隨身帶來。琉璃廠附近一時間成為了一個龐大的“文化市場”。慢慢地,由於這裡的生意興旺,一些臨時性的書攤逐步發展成了固定的書肆,琉璃廠也逐漸發展成為“京都雅游之所”,形成京城最大的書市和人文薈萃的文化街市,與文化相關的筆墨紙硯、古玩書畫業等也隨之發展起來。

清代著名藏書家李文藻的《琉璃廠書肆記》記載:“琉璃廠兩端有廠東門和廠西門,在琉璃廠中間有一座南北向的橋。橋以東,街道十分狹窄,有售賣眼鏡、煙筒、日用雜品的。橋以西,街道寬闊,有大量的書肆,還有古玩店及賣法帖、裱字畫、雕印章的。”可見當時的琉璃廠即以經營古書、古董、文房四寶為主。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皇帝開四庫全書館,召集眾多大學者參與編校《四庫全書》的工作,成為琉璃廠大發展的一次重大契機。當時前來的官員總共360多位,無一不是學術界的知名人物,滿腹經綸,慧眼如炬。琉璃廠內古籍甚多,為官員學者們考訂、研究帶來了便利。據說那時的琉璃廠儼然成為《四庫全書》的資料查詢圖書館,經常有三五成群的官員學者在這裡開闢《四庫全書》的“第二編纂處”。各地書商聞風而動,紛紛攜帶大量的古籍典章,來到琉璃廠售賣。

琉璃廠在《四庫全書》的編纂過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四庫全書》的編纂也促進了琉璃廠的空前發展,琉璃廠的書肆、筆墨、書畫、古玩生意都達到了鼎盛,讓這裡成為中國名副其實的文化聖地。

老鋪字號

既然是文化聖地,那麼這裡的文化底蘊一定是極為深厚的。百年以上的老店可謂比比皆是,比如槐蔭山房、茹古齋、古藝齋、瑞成齋、萃文閣、一得閣、李福壽筆莊等,還有中國最大的古舊書店中國書店,以及西琉璃廠原有的三大書局—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世界書局。而琉璃廠最著名的老店則是榮寶齋。

有人說:琉璃廠因榮寶齋等著名文化老店而享有盛名。這種說法有它的道理。榮寶齋的前身是“松竹齋”,清光緒年間取“以文會友,榮名為寶”之意,更名為“榮寶齋”。清末,文人墨客常聚此地,而民國年間老一輩書畫家如於右任、張大千、吳昌碩、齊白石等也是這裡的常客。如果仔細看過《開國大典》這部電影和那幅《開國大典》的照片,裡面那位蓄著長鬍子的著名老者沈鈞儒先生使用的鎮尺,就購於榮寶齋。清末民初時,榮寶齋、大千畫廊等琉璃廠老店紛紛爭懸名家書畫於窗前,引來人們駐足觀賞,成為琉璃廠的一道風景。當時,數榮寶齋名畫最多而最為熱鬧。榮寶齋最著名的是木版水印技藝。榮寶齋的木版水印技藝融刻版、印刷、折裁等技術為一體,使水印品的藝術更臻完善。

中國書店是琉璃廠古書店鋪的集大成者,最早是由無數個在琉璃廠匯聚的舊古書肆彙集起來的。據調查,從清代咸豐年間到民國,琉璃廠經營古舊書的店鋪有210餘家。到1940年,仍有45間書鋪。著名的有“來薰閣”“翰文齋”“富晉書社”“邃雅齋”“藻玉堂”“文祿堂”。1950年海王村公園辦電信局,許多古書店古玩字畫鋪都遷移、轉業或關門。剩下的幾十家,在1956年公私合營時合併成立了“北京市中國書店”。所以這裡可以算是琉璃廠古書老鋪的精華所在。

著名的南紙店清秘閣創立於清朝乾隆年間,是全國都少有的“奉旨開店”的南紙鋪。傳說是乾隆皇帝登基之後為了回報自己的乳母周嬤嬤而御賜的,並賜名“清秘閣”,與宋末元初著名書畫家倪瓚的藏書閣同名,讓其經營南紙生意。墨底金字大匾是由當時的三朝元老阿克敦布親自題寫。清朝皇宮、六部官府所用的宣紙、信箋、印泥等文房四寶均採用清秘閣所制。店門前文官下轎,武官下馬,朝中官員下朝後來琉璃廠,都先到清秘閣換下官服,再逛琉璃廠。

琉璃廠大街其實不長,卻可以說是中國文化最為集中的地方。這裡流淌著中華文化的血脈,承載著中華文化的精髓。所以每個來北京的“文化人”都必須要到琉璃廠,即便什麼都不做,走在這條街上也會讓人頓生文化自豪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