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我為什麼說心體至善又說無善無惡?

王陽明:我為什麼說心體至善又說無善無惡?

問題的提出:“心即理”是王陽明心學的根據,他一直在講心之體——良知是至善的,後來在天橋證道,有王門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說的卻是心體無善無惡了,為什麼?

之一:要解釋經典文字

《大學》作為儒家經典,很早就提出了“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樣的概念。

王陽明要提出新見解、新學說,是要以能夠解釋經典文字作為基礎的。若是對經典文字的重要概念解釋不通,是很難有說服力的。

所以,其他諸如格致誠正等等解讀,也是不得不面對經典文字的結果,不然,這些其實都只是一事——致良知。

之二:是一種評價

之所以說心體至善,是因為心之本體即良知乃“天理昭明靈覺處”,良知就是天理,良知之發用,如不被私慾遮蔽的話,無不符合天理,這當然是”至善“的。

因此,良知至善是人對它的一種認識、評價,是我們修煉應當達到的目標。它本身就是個良知,是無所謂善與不善的。

之三:是就其本來狀態來說

所謂心體,就是心的本來狀態。它的本來狀態純乎天理之極,無所謂善無所謂惡,只是過或不及,便成了惡。“不是有一個善,卻又有一個惡來相對也。故善惡只是一物。”

王陽明:我為什麼說心體至善又說無善無惡?

之四:是就其境界上來說

心體無善無惡,還是對其體段的一種描述,是一種境界。

《王陽明年譜》裡有記載:

先生曰:“有隻是你自有,良知本體原來無有,本體只是太虛。太虛之中,日月星辰,風雨露雷,陰霾噎氣,何物不有?而又何一物得為太虛之障?人心本體亦復如是。太虛無形,一過而化,亦何費纖毫氣力?德洪功夫須要如此,便是合得本體功夫。”

對此,著名儒家學者陳來先生在《有無之境》中有精彩的解讀:

“無善無噁心之體”所討論的問題與倫理的善惡無關,是在強調心所本來具有的無滯性。心廣大有如太虛之空,雖然各種星辰風霜在太虛中運動不息,太虛的本然之體是一無所有,風雨雷電星辰在太虛中往來出沒,一過而化,決不會成為滯泥在太虛中的障礙。

人心就其本體即其本然狀態來說,也是純粹的無滯性,這種無滯性與太虛相同,喜怒哀樂充滿人心,但心之本體無喜無怒無哀無樂無煩惱,所以人心雖有喜怒哀樂七情,但應使它們一過而化,不使它們任何一種滯留在心中。

不滯不留,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是人的一種理想精神境界。說白了,就是人當喜則喜,當怒則怒,但喜怒一過,便過去了,不能滯留在心裡一直興奮或者氣呼呼。

這在儒釋道往聖中也有不同角度的描述,諸如孟子的不動心,莊子的無情,《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大程子“情順萬物而無情,有情無累”,小程子“物各付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