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是至誠的表現|文禮學子晨話學習心得(施貝通)

禮是至誠的表現|文禮學子晨話學習心得(施貝通)

143期晨話心得

志道子班:施貝通

行完釋菜禮後兩天就聽了晨話,對於生命好不是一番提撕。這次釋菜禮是我最有感觸的一次。當通贊喊道“迎神”時,我真的有種“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的感覺。當通贊喊道“眾獻官,跪”,所有人都拜下去時,我的眼淚更是止不住地往下掉。我不知道這是為什麼,但心裡的感動如泉水一般湧現出來,是用無數個詞都形容不出的。當我看到所有人都拜下去時,我在想:“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人格,什麼樣的誠意,能聚集這麼多人在這冰冷的雨天前來觀禮”。我那時的感動彷彿真的通於天地,那時的情感不是五味雜陳、洶湧澎湃,而是如此平靜、如此安定,體會著那“至誠如神”,才知什麼是“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天地間好像充滿了聲音,但我好像聽不見,聖人好像就在我眼前,但我好像看不見也摸不著,不過那時能體會一聖賢氣象。在那時,好像當下完成了自我……

“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其實並不複雜,只是一個至誠的體現,當真正發自內心去恭敬、愛戴一個人時,就會想要如此表現。

“色難”不只是對父母,亦是對神明、對一切人。“禮”是一個生命高貴且優雅的體現,看先生與同學們行禮,就如同看到“鄉黨第十”中描述的孔子行禮時一樣。“享禮,有容色”,到什麼場合有什麼面色。面色也是一個人心靈的體現,孔子之所以行禮時面色有如此表現,也說明孔子心目中的“文武之道”是“一張一弛”且與時偕行的,該張時張,該馳時馳。我想,“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在孔子心目中雖然是井井有條,亦是一種自由自在。如晨話行禮,一表開始一表結束,一始一終,一表敬意,一表謝意,是自然且優雅的,聽如此的學問就想要有如此的答覆。有如此的心就有如此的禮,這也是為什麼現在人都不喜歡行繁瑣之禮的原因吧!行禮時心不在嘛,自然顯得繁瑣。這次釋菜禮好像比之前的要快一些,不知是不是我觀禮比之前專注才有的感覺。這次是真的感受到什麼是“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了。

每次晨話開始前我們都會在班裡讀幾章《傳習錄》,這次讀時我就將弟子問陽明當作問我,但我卻回答不出,總是感覺弟子問的問題千奇百怪、無中生有,我再看陽明的回答,也沒有什麼新奇,但總是環環相扣、切中要點。原來是我針對問題回答,陽明針對本源回答,一下就看出弟子想問什麼,而且陽明的回答並無新奇,但卻總是能回答出我們想象不到的答案,看到之後就好像一下點醒我一樣。陽明是以不變應萬變,非常巧妙,是把活的學問用活,而我們是把活的學問用死。先生每次都要講一做學問的方法,但我們領悟時往往都在很長時間之後。

最近聽晨話和答疑都與之前有很大的不同,其實是“差之毫釐”,但卻“謬以千里”,毫釐之差就在於之前聽了覺得它是學問,與我的生命不相關,但現在聽了,每一句都是功夫,每一句都是本體,句句是真實。千里就在於實踐後和沒實踐後的凡夫與聖人之差了。“學問須有頭腦”,這頭腦在我看來只是從被動翻為主動,不是良知自發我們等著,這還是被動,而是有想要從道的心,超俗拔塵的心,沒有此心,怎麼殺都是凡人。由簡入奢易,由奢入簡難,在書院這一年中我們的生命都慢慢由奢入簡,慢慢返璞歸真,在農耕時就常有這種感覺,每個人看到不管是新芽還是花開、結果,都會有種喜悅、滿足,也有種對自然生命成長之讚歎。沒有對世界的要求,只是自自然然就好。但也許一般人就不會有這種感受,無法從中體會生機盎然。

就像《中庸》裡說:“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人莫不生活也,但很少有人能知其真正意義,如果我們的生命過得很充實,是怎麼回味都是很有感覺與嚮往的。

書院的飯菜相對於外面來說是比較簡樸的,但我們卻能吃得很香,並不是體會山珍海味,而是簞食瓢飲也能樂在其中,因為我們知道自己吃的是什麼,知道它的意義所在,嚼在嘴裡的是所有人的努力與天地的力量。當我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並細細體會其中之意義時,也許就可以“不遷怒、不二過”,“不遠復,無祇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