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謨:因果關係只是由心靈“聯想的習慣”所創造的聯絡

休謨對自然科學的基礎,即因果關係,提出了質疑,因為“因果關係”的觀念包含了超出經驗範圍的結論,所以他質疑它的合法性問題,這個問題又稱為休謨問題。

休謨:因果關係只是由心靈“聯想的習慣”所創造的聯絡

(1)什麼是因果關係

休謨認為,所謂的因果關係,不過是兩個觀念在空間上很接近,在時間上先後出現,只要這個過程不斷重複,那麼我們就會把先出現的觀念稱為原因,後出現的觀念稱為結果,並認為原因與結果之間存在一種“必然性”。如太陽先出現,陽光照在石頭上,石頭後發熱。根據經驗主義的原則,一切知識最終來源於印象,但是在印象中找不到一種“必然性”,只能說,在我們過去的經驗中,每一次太陽照射石頭就熱,但是兩件事是獨立發生的。但是當我們說太陽是石頭熱的原因時,我們說的不僅是過去,還包括未來,即表達了一種普遍判斷和必然性,所以它超出了經驗的範圍。

(2)因果關係建立的基礎

休謨追問因果關係建立的基礎是什麼,為什麼我們會把過去的經驗投射到未來呢?他對“太陽是石頭髮熱的原因”論證到:a。在我過去的經驗,太陽照射和石頭髮熱總是先後出現;b。未來與過去總是相似;c。因此未來每次太陽照射都會導致石頭熱。休謨發現,b中出現了問題,因為它要成立,又需要依賴因果關係的推理:過去的未來與過去的過去相似,所以未來與現在相似。這樣就成了一個迴圈論證,即用因果推理建立起來的經驗作為證明因果關係的前提。

休謨接著問,“因果關係”屬於哪種知識型別?如果是關於觀念的知識,那麼主詞與謂詞之間應該是分析關係,但是從原因的概念是分析不出結果來的,即不能從“太陽”分析出“石頭熱”,因而不能從原因預見結果,所以它不是關於觀念的知識,不具備必然性。如果是關於事實的知識,就會導致迴圈論證,因為關於事實的知識是由因果關係來論證的,不能反過來用它來論證因果關係。所以因果關係不是一種知識。

休謨:因果關係只是由心靈“聯想的習慣”所創造的聯絡

休謨

(3)因果關係的本質

休謨得出結論:“因果關係”並非是由理性所發現關於事件之間的聯絡,而是由於心靈的“聯想的習慣”所創造了的聯絡。如在多次經歷了事件A和事件B總是先後出現之後,心靈就形成了一種聯想的習慣,以後只要經歷到事件A,就會聯想到事件B。他認為,對因果關係必然性的迷信會導致兩個錯誤:迴圈論證的邏輯錯誤和超出經驗預判未來的錯誤。但是他沒有否定因果關係的作用,而是認為因果關係雖然沒有邏輯基礎,但有一定的原則,即心靈的習慣或人性的傾向,而習慣是人生偉大的指南。所以他主張人應該遵循習慣去生活。

(4)評價

休謨問題對後世影響很大。康德說正是休謨將其從獨斷論的夢中驚醒。後來哲學家嘗試用各種學說解決休謨問題,如康德將因果關係視為先驗範疇,還有哲學家提出“規則性理論”等,但目前還沒公認的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