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說夜郎|“曲水流觴”使用的酒杯,貴州漢墓有同款出土

龍說夜郎|“曲水流觴”使用的酒杯,貴州漢墓有同款出土

以文物立足,以史料為盾,

虎視牂牁,鷹瞵萬峰,解讀歷史。

號稱“天下第一行草”的《蘭亭序》中,提到一種喝酒的玩法,叫“曲水流觴”。東晉永和九年,即公元353年,農曆三月三漢族傳統上巳節,浙江紹興一帶會稽郡的文書官員王羲之邀請謝安、孫綽等社會名流、軍政要員四十餘人,“群賢畢至”,於新落成的私家花園蘭亭宴飲,大家列坐環曲的小溪兩旁,“觴(shāng)”就是酒杯,侍者從上游放置酒杯,酒杯浮流而下,任其漂流,停在誰的面前,誰就即興賦詩,沒有文采,賦不出來的,就取杯自罰飲酒,相與為樂。王羲之將這種喝酒方式概括為“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用今天喝茅臺的酒杯,如此高雅的喝酒方式肯定行不通,因為高腳的酒杯在溪水中會搖擺翻覆,那《蘭亭序》中描述的是一種什麼樣的酒杯呢?

龍說夜郎|“曲水流觴”使用的酒杯,貴州漢墓有同款出土

曲水流觴圖

《晉書·束晳傳》記載,文學家束晳曾經對建都洛陽的西晉武帝司馬炎說:“昔周公成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詩云‘羽觴隨波’”。大意是西周的開國元勳周公姬旦,和您一樣,同樣在洛陽歡慶建都,便在流水上舉辦了盛大的集會,用漂浮在水中的酒杯飲酒,所以歷史上有“羽觴隨波”的說法。束晳這段話說明,這種“酌酒於杯,浮於流水,隨波傳送”的喝酒方法,其意義不僅是作為文人雅士間的喝酒娛樂,在更高的層面,也有為國家祈福免災,國之祥瑞的意思。同時,古話中的觴,在前面多了一個形容詞“羽”,是為“羽觴”。這種酒杯呈扁狀橢圓形,杯身如船,船身較淺,透過實驗確能漂浮於水。最主要的特徵是口部左右長沿均有出耳,形如鳥的雙翼,故而得名。雙耳的設計不僅美觀,其實際的作用也非常明顯。一是透過耳部,能讓羽觴在宴席中傳遞時更加方便快捷。二是古人通常是雙手持雙耳,將酒倒入口中,一飲而盡,因此民間又俗稱“耳杯”。

龍說夜郎|“曲水流觴”使用的酒杯,貴州漢墓有同款出土

東漢銅耳杯,興仁交樂6號墓出土

按文學家束晳的話,耳杯早在中國古代的西周時期便已存在,但目前考古發掘面世較早的,卻只到戰國中晚期。目前出土的耳杯主要集中在漢代,因此可以看出漢代是其主要盛行的時期,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魏晉南北朝,之後便逐漸衰落。在貴州的漢代墓葬中,也常常出土耳杯。赫章可樂的3號、8號、49號,興仁交樂的6號、7號、11號、14號,以及清鎮15號,平壩天龍68號等多個墓葬中,均有出土,並且數量不少。這些耳杯主要有青銅和漆器兩種材質,樣式相同,均為扁狀橢圓形,弧壁,淺腹,平底,杯口長沿兩側有半月形雙耳,酷似一艘船。耳杯的大小略有不同,大的通長16。5釐米左右,小的通長11釐米左右,高僅3釐米左右。杯耳多與杯口平齊或微微上翹,上翹的略早,平齊的略晚,顯示這些墓葬雖均為漢代,但時代也有早有晚。同時,這些耳杯有素面無紋飾的,也有裝飾水草紋、魚紋、鳳紋、雲紋的,並且紋飾多集中在耳部和內底。

龍說夜郎|“曲水流觴”使用的酒杯,貴州漢墓有同款出土

魚紋銅耳杯,興仁交樂11號墓出土

龍說夜郎|“曲水流觴”使用的酒杯,貴州漢墓有同款出土

清鎮15號漢墓出土漆耳杯線描圖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耳杯呈現出來的這種橢圓狀船形,並不是代表“曲水流觴”習俗裡可以在溪水裡浮漂起來的“船”。這種扁狀的橢圓形,其實是古人表達雙手合抔。所謂“抔(póu)”,就是用兩手捧的樣子,甚至有一種說法,耳杯的雙耳,就是代表雙手捧起時大拇指的形象。最早在西漢時期的《禮記·禮運》中,就有“汙樽抔飲”的記載,意思是人們在祭奠天地祖先時,掘黃土為坑,把土坑當成可以盛酒的酒樽,然後俯身以手捧酒而飲,表達對祖先的謙卑,對鬼神的恭敬。

龍說夜郎|“曲水流觴”使用的酒杯,貴州漢墓有同款出土

興仁交樂漢墓出土的銅耳杯

古人這種雙手合捧飲酒的方式,稱為“抔飲”,其實就是“杯”字的前身,從挖地手捧,演變到木字旁的酒杯,不知是否和製造耳杯的材質有關。從已經出土的漢代耳杯情況分析,主要有玉、漆、銅、金、銀、陶等多種材質,其中材質為玉的,較為少見,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徐州獅子山西漢楚王墓均只出土一件。材質為漆、銅、金、銀的,多為墓主人的實用器。陶質的則一般是隨葬用的明器。但耳杯一次出土數量最多且最奢華的,的確是木質的漆耳杯。1972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同時出土了90件漆木耳杯,樣式相同,均為扁狀橢圓形,整體器形線條圓柔,小平底,月牙狀雙耳微微上翹。這批耳杯有大有小,內髹紅漆,外髹黑漆,捲雲紋飾流暢優美,主要分佈在內底、口沿及雙耳,杯底黑漆書有“君幸食”或“君幸酒”,大概是“請君吃飯”或“請君喝酒”之意,說明這些漆木耳杯可以用於盛酒,同時也可以盛羹飯。

龍說夜郎|“曲水流觴”使用的酒杯,貴州漢墓有同款出土

“君幸酒”漆木耳杯,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漢代的漆器製造工藝複雜,造成價值昂貴。據漢宣帝時期廬江守丞桓寬在《鹽鐵論·散不足》一文中談到漆器時,雲:“一杯棬(圈)用百人之力”,即製造一個漆木耳杯,要耗費一百個工。又道:“夫一文杯,得銅杯十”,意思是一個紋飾繁縟的漆木耳杯,其價值等於10個青銅耳杯。桓寬這個記載可能有誇大之嫌,但必須承認,漆耳杯不僅更有利於“曲水流觴”,透過精美程度對比,漆耳杯的確感覺比銅耳杯更加高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