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龍泉窯簋式爐鑑析

前段時間有朋友發一件標註為“南宋龍泉窯簋式爐”器物圖片請我看,有實拍底圖和專業照。聽說看過的人還挺多,新老意見均有,但何故看老?老在那裡?為何看新?新在哪裡?卻少有人說個道道來。

簋式爐在龍泉窯瓷器收藏中屬於重量級的藏品,正好藉此機會,以這件頗具爭議的器物作為案例,普及一下龍泉窯簋式爐的基本常識。

先上幾張這個簋式爐的多角度圖片,讓讀者們自己評判下:

南宋龍泉窯簋式爐鑑析

南宋龍泉窯簋式爐鑑析

南宋龍泉窯簋式爐鑑析

南宋龍泉窯簋式爐的必備知識點

宋代是特別崇古尚古的朝代,朝廷每逢祭祀性質的場面,均按上古禮制擺放青銅禮器。禮器的品種分類繁多,總計有七大類,北宋時期朝廷收集並儲存了大量的上三古及漢代青銅禮器,同時也燒製了不少瓷質禮器。南宋劃江而治後,由於靖康之難,南遷倉促,朝廷遺漏祭祀禮器,平時祭祀及每年大祭的祭祀用器及其短缺。朝臣周密在《武林舊事》中載:“紹興二十一年,高宗幸清河郡王第,……。。臣張俊進奉:汝窯酒瓶一對、洗一、香爐一…大奩一。”可見在南宋早期,高質量的瓷器是非常缺乏的。後高宗要求以瓷代銅燒製祭祀用禮器,由此開啟了宋代青瓷大規模燒造禮器的序幕。

在宋代燒造禮器的歷史上,龍泉窯可謂獨樹一幟,不但在燒製的規模、質量都超過了宋代任何窯口,在七大類的禮器中,除了兵器、樂器不燒外,其它五類全部燒造,而排在第一類的鼎、簋、鬲都有不少的燒造規模,其中簋式爐燒造數量是最少的,鬲的燒造量最大。

縱觀龍泉窯四大窯口,除了金村窯沒有燒造簋式爐外,其它三個窯口都有燒製,而且製作工藝、審美各有特色。大窯的岙底-垟坳頭一線集中燒製了最大比例的簋式爐。

龍泉窯簋式爐的燒造工藝個窯口、各窯頭都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和獨立的審美風格,集中表現在圈足、雙耳、爐形、收口四個方面,特別是耳與形的搭配上是比較嚴格的。也有極少數特殊的形制,但不具普遍性。特別要指出的是:龍泉窯簋式爐的規格與雙耳的搭配有嚴格規範,在代代師傳徒承的嚴謹工藝傳承的工匠精神影響下,這種成熟規範對產品製作工藝、審美要求都起到了穩定的作用。

我們不特意展開述說龍泉窯各窯口及各窯頭的具體工藝,從這件簋式爐開始,其中遇形說形、遇工說工,同樣可以基本瞭解龍泉窯各窯口簋式爐的具體燒製工藝,並有更直觀的理解,掌握鑑定知識。

眾多藏家不可否認,南宋龍泉窯簋式爐在收藏中是難得碰上的藏品,一般有幸能見到的口徑在8cm-9cm左右。超過10cm,特別是超過12cm口徑以上的極其罕見。本文先不去探究口徑規格的限制與使用者身份的關係,單說大口徑與小口徑簋式爐在南宋時期的工藝規範:

1、耳型 南宋龍泉窯簋式爐中,口徑超過12cm的大口徑爐,其雙耳形態力求忠實於螭龍形。這種龍形源於新石器的c形龍和玉豬龍,多見於戰國、漢代玉器及青銅器紋。其重心穩重而形象生動,想必玩高古玉的藏家深有同感。

南宋龍泉窯簋式爐鑑析

南宋龍泉窯簋式爐鑑析

2、耳與爐形的搭配 至南宋晚期-元早期,龍泉窯簋式爐的形、耳搭配工藝有所改變。具體表現在,由於這個時期的爐身提高,口沿下方雙玄紋處的腰部往裡“束”,雙耳正好“搭”於這個部位。因此,雙耳不像南宋中晚期垂直於器身而往上傾斜,雖然沒有南宋高峰期的極致美感,但其各部分的工藝水平及流暢度依然有非常高的水平。如圖:(左:宋元之際;右:元早。)

南宋龍泉窯簋式爐鑑析

南宋龍泉窯簋式爐鑑析

龍泉窯大口徑簋式爐之特點

透過上述龍泉窯大口徑簋式爐的觀察,我們可以總結出幾個特點:

(1)無論南宋宋高峰期還是宋元之際或元早,雙耳都作螭龍裝飾,並有具體勾勒的模印。如龍頭的角、眼睛,龍尾部上翹並在中間作具體裝飾。大口徑簋式爐一般配以高圈足,以顯示其力度。

(2)整個爐身造型直徑最大處在爐肚,束頸後微撇口,雙耳的根部下搭在爐肚,上搭在頸部束口處。南宋高峰期的爐身高較矮,隨著時間往後推移,爐身逐步變高。從拉坯工藝及燒造成功率來說,南宋高峰期的難度較大,但重心穩、耳身配合協調,古韻十足。其整體線條的細微變化,是由爐身的拉坯造型與雙螭龍耳模印的變化而形成。

(3)無論南宋高峰期還是宋元之際或元早,其整體制作線條非常流暢,尚古風氣濃郁,這是南宋朝廷文化、文人與龍泉窯工匠密切配合,在無數次的設計與實踐中最後形成的結果。這種線條及造型還必須與高超的窯溫控制技術相結合才得以體現,一個環節的微小失誤,就會造成走形、開裂而成為廢品,所謂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這裡還需要說明的是:大口簋式爐燒造僅在龍泉窯大窯的岙底-垟坳頭一線,溪口及湖山窯燒製的簋式爐都在10 cm以下。

龍泉窯小口徑簋式爐之特點及燒製地點

(1)龍泉窯宋元時期,口徑在10cm及以下的,為小口徑簋式爐,一般普遍在8cm-8。5cm為多,小口徑簋式爐的燒製量遠遠大於大口徑。簋式爐爐肚直徑大於口徑,因此口徑每增大0。5cm其雙耳及肚徑即相應加大,同時燒製難度亦成倍增加。

(2)小口徑簋式爐燒製窯口及窯頭眾多,燒製時間跨度較大,形制多樣。其燒製窯口涵蓋龍泉除金村窯外的大窯、湖山、溪口三個大窯群,且各有特點。因為今天的話題不牽涉,我們這裡暫不探討溪口及黑胎類簋式爐。

(3)龍泉窯小口徑簋式爐具體特點歸結如下:1、並不是簡單的大號簋式爐縮小版。其器型的流暢度仍然非常好,在南宋時期,就有高矮兩種形式,而不是像大口徑全部重心低矮。我們分別例舉大窯的岙底(宋/元、垟岙頭(南宋),湖山窯(宋/元):

南宋龍泉窯簋式爐鑑析

南宋龍泉窯簋式爐鑑析

2、從各窯口簋式爐的器型,我們可以看出三個特點:一是大窯所有窯頭的口沿收口,只略撇即止,束口位置明顯比大口徑的靠上。二是大窯所有窯頭的雙耳都只是寫意式的大致螭龍外形,精細的垟岙頭簋式爐也只點了眼睛,而不作任何具體裝飾,這是與大口徑簋式爐的最大區別!

三是唯獨湖山窯在宋元時期雙耳有作螭龍細部模印

,但與大口徑的有很大區別,並有向魚化龍方向發展的傾向(如圖):

南宋龍泉窯簋式爐鑑析

南宋龍泉窯簋式爐鑑析

南宋龍泉窯簋式爐鑑析

不同的形制及工藝與相之匹配的胎釉,反映了龍泉各窯口的配方差別,反過來說也就是特定的形制及工藝必須和這個形制所生產的原料及加工工藝相匹配。(具體詳細分析胎釉及與其匹配窯口的相關專業知識,請關注本人在北京中藝藏龍泉窯專業課程,由於篇幅這裡不一一詳述)。

言歸正傳,回到開始,我們可以對本文開篇所標的那個爐與南宋龍泉窯主要窯口的簋式爐作一個全面比較分析。

首先我們提取該爐雙耳的製作手法:該爐口徑僅9cm,屬於小口徑,但卻按上了大口徑的耳朵,細節上似乎做了模印工藝,但整體缺乏力度,不排除非模印製作。這個爐能在南宋的各大窯口中找到同類器形嗎?透過圖片比對,大家自有分曉。(所有比較之器均為基本同口徑)

與大窯垟岙頭對比

南宋龍泉窯簋式爐鑑析

南宋龍泉窯簋式爐鑑析

南宋龍泉窯簋式爐鑑析

與大窯葉塢底對比

從下圖對比中可以明顯感覺到與葉塢底也不可比,不但形,甚至連胎釉也有巨大區別。考察葉塢底南宋黑胎官窯樣本,葉塢底簋式爐的雙耳製作帶有明顯的官窯特徵,在這裡只作比較,就不展開敘述。各位是否明顯感覺到該爐耳朵不但沒有力度,而且下掛嚴重?這個原因後面再作說明。

南宋龍泉窯簋式爐鑑析

南宋龍泉窯簋式爐鑑析

南宋龍泉窯簋式爐鑑析

與湖山窯之比較

湖山窯地處遂昌境內與龍泉相鄰,燒造龍泉窯歷史可追述到北宋,其燒造質量高、品種齊全,部分文房雅玩、擺件燒造工藝甚至超過大窯和溪口,是龍泉窯的重要窯口。其簋式爐燒造量超過溪口。下面我們把該爐與湖山窯作個對比:從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到湖山窯的螭龍耳有別與其他窯口,龍身雖也作細節模印,但形和工與大口徑簋式爐是完全不同的!該爐的爐身拉形和湖山窯對比相差甚大,比較中可以明顯感覺到嚴重缺乏力度和古韻,說明該爐與湖山窯也沒有關係。

南宋龍泉窯簋式爐鑑析

南宋龍泉窯簋式爐鑑析

南宋龍泉窯簋式爐鑑析

口沿處理之分析對比

無論大口徑還是小口徑、無論南宋高峰期還是宋元之際,龍泉窯簋式爐的收口只作向外略敞口,最多在收邊處作卷口止,以顯向上的力度。唯獨湖山窯的小口徑簋式爐例外,但仔細觀察其原因,與爐身的拉坯形制有關係,湖山窯簋式爐的爐身非常獨特,低處鼓肚,往裡斜拉坯至口沿下作C型外敞翻口,過渡很短,同樣有非常好的力度感。

下面我們將各窯口的口沿作一個比較分析,發現一個有趣現象,該爐的口沿這塊與湖山窯非常接近,與其他窯口區無論在螭龍耳、收口工藝別都非常大。分析到這裡,我們最後只能把它與湖山窯作進一步比較。

南宋龍泉窯簋式爐鑑析

南宋龍泉窯簋式爐鑑析

南宋龍泉窯簋式爐鑑析

南宋龍泉窯簋式爐鑑析

南宋龍泉窯簋式爐鑑析

先作全圖比較:1、兩者為完全不同的釉質配方;2、整體形制也有效大區別;3、由於爐身拉坯形制的差距,及其雙耳的不同,與爐身合成後,形成了強烈的反差,該爐似“趴著”的感覺,雙耳下垂無力。而強配以大口徑的雙耳給人畫蛇添足的感覺,爐身的拉坯不到位、雙耳與爐身的兩個搭點錯位,造成了這個結果!

南宋龍泉窯簋式爐鑑析

南宋龍泉窯簋式爐鑑析

南宋龍泉窯簋式爐鑑析

圈足處理及胎之比較

老窯瓷和明清瓷看底都是非常重要的環節,龍泉窯小口徑簋式爐很多資訊點在圈足上,唯一露胎點對判斷瓷器的胎土、修足工藝、窯紅、氧化程度等等各方面有著重大的參考價值,這裡我們歸集到湖山窯後,拿出各自的底作一詳細比較:

1、明顯完全不同的胎質、胎色,該爐的胎顯出瓷實、緻密的新器特點;2、不同的修足及圈足內處理工藝;3、釉光差距非常大;4、窯紅的出紅顯示出“死胎”的感覺。湖山器為灰黑胎,符合出土器的典型特徵。

南宋龍泉窯簋式爐鑑析

南宋龍泉窯簋式爐鑑析

總結

透過上述圖片及文字的比較分析,該爐為龍泉窯小口徑簋式爐,但配上了大口徑雙耳,這是畫蛇添足,嚴重違反了南宋時期的嚴格工藝傳承;其次,爐身拉坯的“渣鬥”式教條,造成了雙耳的“錯搭”,形成了下垂的無力效果;第三、翻口口沿與爐身的錯誤處理,最後形成了非任何窯口燒製的無“出生證”的結果。最後,該爐仍然存在釉“嫩”、胎“實”、出紅“死胎”等傳統仿器典型特徵。

寫這篇鑑定文章,就器論器,目的在於普及一些龍泉窯常識,共同提高鑑賞水平,亦是拋磚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