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堯臣: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魯山山行

宋·梅堯臣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

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人家在何許?雲外一聲雞。

山行,也算是詩詞中較為常見的一個題材,大多屬於羈旅之作,是古人的“在路上”。

梅堯臣: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並非一句佯狂的空話,而是真實的寫照。古代詩人年輕時大多都有遠遊的經歷,他們那時應該是意氣風發的,尚且不知道什麼是漂泊羈旅。及至真正地走入了社會,反而充滿了無奈,多因仕宦而不停地行走。

梅堯臣: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山川相阻,路途漫漫,我們一直都在人生的路上,有人在路上愁苦,也有人一邊慢慢走著,一邊細細欣賞沿途的風景。

宋代詩人梅堯臣這首山行詩,就曲盡了山中風景,寫得清新明快。

梅堯臣: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首聯寫千山錯落正適合自己野遊的情趣。這兩句詩採用了倒裝的句法,起句便先說剛好和情趣相符,可見詩人是有多麼驚喜,多麼喜歡眼前的景色。詩人不以路途艱難而生畏,反以之為喜,讓我們能夠強烈地感受到他豪放灑脫的性格。

梅堯臣: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頷聯便詳細地寫了詩人的“野情”所在。行走之中,自然是移步換景,但詩人卻能隨處看出山峰的美。同一座山峰,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就有不一樣的美好姿態。千山之中,“好峰”也不止一處。只要有情趣,處處都有好景緻,梅堯臣無疑是懂得欣賞的人。

梅堯臣: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山中小道曲折蜿蜒,一彎又一彎,獨行幽徑,沉醉其中,不知何處。“幽”“獨”“迷”三字,更見詩人的“野情”。

頸聯兩句描繪的情景充滿了動感,就像自然紀錄片中的一小段。“霜落”“林空”說明時節已是深秋,更是得以看到“熊升樹”和“鹿飲溪”的條件。寒霜降落,才能使木葉凋零,讓山中樹林顯得“空”。

梅堯臣: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這種“空”,當然不是完全的,而在遮與不遮之間,更顯幽邃,但又不會完全阻住人的視線。因此,詩人才能看見熊和鹿。由此可見詩人體察之幽微,筆觸之細膩。

山中多白雲,或許是受杜牧詩句“白雲生處有人家”的影響,梅堯臣看到了白雲,便想到了人家。但這首詩裡的人家不在白雲縈繞之處,而在雲之外。聞雲外雞聲,卻不見人家,這比杜牧所見更加幽深神秘、耐人尋味,一聲雞鳴又襯托出了山中的清靜,更具餘韻。

你可喜歡到山中去,最喜歡山中的什麼風景?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詩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