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最經典的絕句之一,卻因一字之差引發數百年爭議

唐詩宋詞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文化遺產之一。雖說經歷千年滄桑,很多文化藝術作品都遺失在歷史長河中,但這些詩詞文字作品相比瓷器、字畫之類,更容易流傳於後世。畢竟詩詞膾炙人口,可口耳相傳也可謄抄可出版,還有後世名家專門選取佳作點評。

不過即便如此,唐詩宋詞在千年流傳中也是遺失很多。有的詩集完全散佚、有的有詩無名、有的成為斷句殘篇。最為常見的便是一首詩有多個版本。

杜牧最經典的絕句之一,卻因一字之差引發數百年爭議

比如劉禹錫的《竹枝詞》結尾一句,有的版本作“道是無晴卻有晴”,而有的則作“道是無晴還有晴”。蘇東坡的《卜算子》中“誰見幽人獨往來”也作“時見幽人獨往來”。賀鑄的《青玉案》,既可“試問閒情都幾許”也可“試問閒愁都幾許”等等。

這幾例的版本不同之處倒也無傷大雅,並不足以影響詩句的意境,因而後世也少有爭議。但有的詩句一字易之,則境界頓變,以致後世為此爭議不休。比如晚唐詩人杜牧的這首《山行》:

山行(版本一)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杜牧最經典的絕句之一,卻因一字之差引發數百年爭議

《山行》這首詩一直以來都被收錄入中小學生課本中,是必背唐詩之一,想必大家也都能倒背如流。但此詩還有另外一個版本,不同之處僅僅是一字之差:

山行(版本二)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一個是“白雲深處有人家”,一個是“白雲生處有人家”,一“深”一“生”,這一字之差就讓學界為此爭論不休。

杜牧最經典的絕句之一,卻因一字之差引發數百年爭議

這首詩版本之所以不同在於原版的遺失,後世摘錄的不同。南宋洪邁編纂《萬首唐人絕句》選錄此詩,作“白雲生處有人家”;而明代、清代官方刊行的選本俱都作“白雲深處有人家”!洪邁是詩評大家,且年代較早;而明清版本則是當時官方審定刊行,也不能斷然否定。這個難題從乾隆年間就開始有了爭議,編《四庫全書》時二者皆錄入。

這也就導致如今教材課本選錄也有不同,很多八零後小學時學習的課本中都寫作“白雲深處有人家”;而至九零後時則學習的“白雲生處有人家”版。到現在官方教材都已“生”為準,同時標註“一作:深處”!不過官發的國語辭典還是作“深處”,可見爭議依然存在。

杜牧最經典的絕句之一,卻因一字之差引發數百年爭議

一字之差,竟能產生如此大的爭議,“深”與“生”究竟有何不同?

這個問題就得放諸原詩中品味了,杜牧的這首《山行》絕句,寫山路崎嶇、白雲人家、紅葉之豔的山林秋景,大意大家都熟悉就不做過多解釋。

咱們單說前兩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深)處有人家”,此為詩人行山路小憩,描寫遠望山路所見:山路曲折、蜿蜒綿長、延伸到不知盡頭的山頂,同時突出山勢之高之緩。

而次句則描繪眺望山路時看到山路邊上的幾戶人家,同時以白雲襯托其遠而令人嚮往之境。白雲襯托“人家”,而“生”與“深”便是刻畫白雲了。兩字差別不大,讀音也相近,但意境相差甚遠。

杜牧最經典的絕句之一,卻因一字之差引發數百年爭議

“白雲深處”突出距離遙遠,呼應前句“遠上”之意,同時房屋處雲深之處,也營造出朦朧綽約之感。而“白雲生處”則是雲起之處,也就是橫雲斷嶺的山腰,一個“生”字突出白雲繚繞漂浮的動態,與“寒山石徑”的靜態相映成趣。

“深”者表其遠,意境朦朧,而“生”則表其動,意境生動。但若論這二字高下,則各有佳處,難分軒輊,也正因此才讓歷代評價為此爭論不休。只不過,當代似乎更偏愛“生”字,所以如今我們讀到的大多都是“白雲生處有人家”了。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讀書狗子

北師大教授康震的唐詩解讀課

家長必讀

購買專欄